线上驻留项目:共时的合作

2021-10-09 16:41王芷子
画刊 2021年9期
关键词:参与者媒介语境

王芷子

近两年来,实体空间的机会受限,艺术机构将目光转向线上,艺术家们也寻求新的创作和展示方式。线上驻留项目(online residencies)是在这段时间中涌现的工作框架之一。在分隔两国的情况下,我与好友杨绮柔共同参加了加拿大艺术机构Artengine and En Masse的线上驻留项目“COLLAB-19”。从项目的申请、创作、与其他成员的交流到最终的呈现,全程借由网络进行。与线下驻留项目相仿,此次项目聚焦创作过程以及艺术家与机构的协作,此外也引发了关于如何更好地通过网络回应当下的情境,以及何为驻留等问题的讨论。

“COLLAB-19”面向职业生涯各个阶段的艺术家开放,时长4周,主题是对疫情背景下工作方式的改变做出回应,在特殊时期促进艺术家之间的共同创作。除了常规的申请要求外,比较特殊的是每组须由至少两位、有多样文化背景的艺术家构成,并对如何使用数字工具进行线上合作创作提出设想。

最终确定的几组艺术家,其往常的创作媒介包括影像、雕塑、装置、声音等,少有涉及网络。但在这次的驻留项目中,他们对这些媒介的重新审视却快速发生,并将其转换成可能的创作媒介。如娜塔莉·芬克尔斯坦(Natalie Finkelstein)和尼尔·凯利(Neah Kelly)应用社交媒体Instagram作为平台,在社交账号“语法学校规则”(grammarschoolrules)中发起了一个鼓励公众参与的绘画游戏,主页的内容由参与者创作的作品构成。

另一组艺术家Kasra Goodarznezhad与Taymah Armatrading邀请生活在多伦多各区域的少数群体讲述与地点相关的故事并制作线上声音地图《地下海滩》(Beach Beneath)。

杨绮柔和我的项目《编制潮汐》(Weave the Waves)也以网站为载体,通过每一个后续的网页作品去解读和回应前一页中对方的作品,轮流进行创作。

这些作品中涌现的一种倾向是以具体的规则作为创作的依据,规则不同,给予参与者的想象和创作空间也各异;既激发了回应与参与,也引起了各式各样的理解与误读。在一次Zoom会议中,几个小组也讨论到了作品构思方式的共同點。当我们被时空分隔而进行合作时,规则和框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促进共同创作并包容沟通中的误解等因素,产生积极的效果。从指令到范式等,规则在艺术中可以激发创造力,而在线上语境中,规则带来的也许是构建虚拟社区的可能性。

这些作品或不能被归类为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以网络为媒介和批判对象的“网络艺术”,但无疑显示出创作者与新媒介之间关系的转变。不论是在表现手法、展示平台,还是在传播方式等方面,网络都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和塑造着今天的创作。如同2018年芝加哥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展览标题“我在互联网上长大”(I Was Raised on the Internet)所暗含的:互联网即使不是创作的主题,也已经成为当下艺术创作的语境中的重要板块,影响着创作者的思维和体验方式。

驻留期间我们主要通过线上会议平台Zoom进行一周两次的会面。每组成员通过屏幕共享展示一周中作品的进度,其他成员进行反馈,评论作品的形式,给出可供参考的作品和书籍,或提出问题等。在此过程中,所有线上驻留成员得以比较充分和紧密地关注各自作品的发展进度。这种开放式讨论往往形式自由而收获颇多,不仅提供了知识或建议层面的交流,也使得每位参与者感到虽然身处各地,但仍在共同创作。相较于同样在视频会议软件上进行的工作会议、讲座、教学等,驻留项目的Zoom会议中成员的参与程度都较高,讨论的时间和方式也更加灵活。每个人都在会议中慷慨展示自己所在的环境,除了常见的室内场景外也偶有意外。一次有位成员正在一面壁画前踩着脚手架工作,另一位则常在午休期间在车内与小组视频。这样的讨论氛围轻松,但也需要对每次会议进行精心的组织和时间协调才能够顺利进行。

线上驻留仍然需要一定程度的管理以及劳动,但虚拟空间或许可以提供一个更便利、对经费要求较低的平台,支持艺术家进行多样化的实验。由于其在线上发生的性质,驻留的过程也常和网络发布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社交媒体上的参与以及分享都被提上议程,在成员之间进行讨论与组织。由于合作完全发生在线上,任务分配和具体事务的安排也要求参与者对社交媒体、聊天软件等的使用更加投入,并寻求更有效的沟通方法。除了工作群的交流方式之外,如何构建具有创造性而高效的线上群体也是这次驻留实践关注的话题。其中的一个尝试是使用新的聊天软件Slack,为驻留项目的信息发布、时间协调、艺术分享和反馈等内容建立分区,在每个板块讨论具体的事务。这样便构建了一个驻留项目的专属空间,与日常的信息流所使用的平台有所区隔;参与者既在这个平台上进行事务性沟通,也进行创造性的讨论,并且内容因分区而更加清晰。

近年来出现的线上驻留项目还有日本的Co-iki创办的“Creativity from Home”[1]、4A现代亚洲艺术中心关注华裔历史与生存现状的项目“Digital Diasporas 联网离散”[2],以及圣彼得堡艺术驻留项目等[3]。这些实践关注的方向各不相同。而此前,线上驻留也已有小范围内的实验,比如以“边缘”为贯穿主题的“63rd -77th STEPS”[4],提供策展机会、结合线上与线下空间的Oslo10[5]。

线上驻留并不像一般意义上的驻留项目那样发生在特定的地理空间,而是参与者们共同入驻某一时段,通过组织与合作进行同时创作。放在2019年底后的语境中,在区域性愈加凸显的今天,共时性也许是我们唯一的共同居所。线上驻留提出的设想和可能性或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中是具有探索价值的:如何远距离地进行具有创造力的合作?艺术家能在这样特殊的时空语境下做出怎样的回应?这些问题的答案都需要在共时性中不断摸索。

注释:

[1] http://co-iki.org/en_US/events/creativity-from-home/

[2] https://chinaresidencies.com/news/335

[3] https://virtualresidency.p-10.ru

[4] http://www.63rd77thsteps.com/exhibition.html

[5] https://www.oslo10.ch/en

责任编辑:孟 尧

猜你喜欢
参与者媒介语境
虚拟社会化与批判缺失:代际媒介观演进与媒介素养研究
语境与语境教学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当心,说谎会上瘾!
论媒介批评的层面
享受生活的老人活得长
想象拥抱能减轻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