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经济人素养意识的培养路径分析

2021-10-11 22:11张晓红
新课程·上旬 2021年36期
关键词:经济人培养路径中学生

张晓红

摘 要:在倡导科学发展的时代,我们更要关注经济发展质量。中学生应具备社会情怀,关注我国经济发展新方向,联系实际学习经济基本常识,提高经济适应能力,培养经济人的素质和养成经济人的情怀。

关键词:中学生;经济人;培养路径

一、写作背景

2012年6月,“里约+20”峰会,绿色经济成为主要议题之一。绿色经济的核心是维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资源的过度消耗。提高资源产出效率是在同等资源消耗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生产产品。随着人类对经济系统物质基础理解的不断加深,各个国家日益重视能够提高本国资源产出效率相关的政策,希望能以更少的自然资源使用、更低的排放获得最多的经济增长。

二、理论支持

1.课程标准

契合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理念,要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政治生活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民主气息的教育过程中,提高自主学习和发展的能力。

2.核心素养要求

核心素养从其发展趋势看,大体涉及“人格构成及其发展”“学力模型”和“学校愿景”研究三大领域,而这三大领域也启发了我们对核心素养的认识。

基础教育的使命是奠定每一个儿童学力发展的基础和人格发展的基础,但其中人格发展的研究是首要的。

人格的结构与发展研究所引出的发展法则,为界定“核心素养”提供了基本视点:人格并不是个体心理机能与要素的简单总和,而是相互关联的内在条件的总体,这些要素交互作用,使得人格不断形成新的品质;人格并非单从个人自身之中就能求得诸要素之依据,它是受自然的、社会的条件和具体的、历史的条件所制约的一种存在;人格并不是仅受周遭外在条件所制约的,而是能动地作用于自然与社会,乃至个人自身,从而展开创造性变革的一种存在;人格并不是脱离社会集体的个体存在,唯有介入社会、集体的关系之中,才能作为社会的、集体的行动的个人而存在。

3.经济生活模块涉及知识概述

高中思想政治经济生活模块涉及关于经济发展的知识基本都是围绕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增长的维度展开的。在第一单元消费专题中,绿色消费知识强调5R原则。在第四单元提到的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等围绕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论述都是指向循环经济发展思维的,其共同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节约资源的意识,在参与经济活动中自觉践行科学经济发展方式。

4.人的现代化发展理论

(1)人的现代化

人的现代化演变历史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开始的。世界大战让人们看到科学技术的盲目发展因缺乏人文控制所导致的生灵涂炭这一恶果。人类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反思自身,继而在西方出现了“人的现代化运动”这一现象。

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英格尔斯所提出的“人的现代化素质指标”这一说法。在英格尔斯看来,“现代化”包括很多方面,其中一个方面就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人”向“现代人”转变的过程。英格尔斯经过实践调查研究指出了现代人的十二个品质特征。

研究现代化最早的视角是从国家现代化开始的,对人的现代化研究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郑永廷。我国学者对人的现代化的研究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针对人的现代化特征、指标体系进行研究,其主要观点是“认为人的现代化主要是人的素质的现代化。人的素质包括人的生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其中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最为重要”。这是我国学者对人的现代化素质的经典介绍。郑永廷认为:“人的现代化,就是指人的现代化特征发生、发展的现实活动,包括人的价值观念、思想道德、知识结构、工作和生活方式由传统性向现代性的转变,由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变。”继而提出了现代性主要体现为“独立自主、民主平等、开放宽容、科学真理、全面发展、高度社会化等进步的、主导性价值观”。

(2)人的现代化维度

郑永廷提出,人的现代化维度主要分为三部分:一是自身全面协调发展,二是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三是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人的自身发展的内在维度,实际上是人的本质的展现与发展。人的本质是人的自然性、实践性、精神性的统一。人的现代化就是人的自然性、实践性和精神性三个维度素质的现代化。”“人与社会协调发展,首先表现为人对现代社会的适应性,而不是对立性或者冲突性,这是人的现代化的前提;同时,表现为人对现实社会的能动性,即人的现代化对社会现代化的推动与促进,而不是对现代社会的依赖性。”“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尺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确立人与社会、自然协调统一发展与可持续发展观念;其二,提高科学认识、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能力;其三,增强合理认识、改造和利用自然的价值目标;其四,讲究环境伦理、生态伦理。”

随着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网络在当代社会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在网络开放时代,人们面对多元化的信息,多元的价值观念充斥着人们的精神世界,树立统一的价值观念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维度。社会的飞速发展给人们带来物质享受的同时,也使人们的精神家园一度落空。一方面,多元的价值取向反而造成精神世界的虚无;另一方面,多元文化会造成人性的异化。

总而言之,当前思想价值观领域的根本问题在于人们精神世界的虚无,缺乏科学的信仰。在这种情况下,用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引领人们的思想,构筑人们的精神世界,对于精神文明建设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

三、商品交易会——经济人素养培养实践分析

1.实现人的现代化是经济人的最终追求

在马克思看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对自身本质的真正占有。人的现代化其实也就是人的本质的复归,这里所说的人首先是物质与精神的结合体。人生活在社会当中,社会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各种条件,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在对“人的现代化”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学者们提出“人的现代化是自由全面协调发展”这一说法。人的全面发展必然包括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发展。物质需要可以通过社会生产而得到相应的实现。我们知道,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在实现国际现代化的过程中为促进人的现代化提供重要条件。但是在物质得到满足的同时,精神需要不一定得到满足。这时,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通过教育这一手段为人们输送科学的精神养分,为实现人的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精神支持,更为人的现代化注入了精神力量。在参与商品交易中,学生通过商品置换实现资源最优化,樹立循环经济发展思维,自觉在经济发展中实现最优化平衡,最终目的是实现自身的现代化发展。

猜你喜欢
经济人培养路径中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路径探究
高职院校营销专业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保定市高校培养服务外包人才的路径研究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方式如何与时俱进
学龄前幼儿纯粹经济人假设研究
公共选择理论方法论及其评析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