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人际交往中拒绝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

2021-10-11 01:16顾美蓉
文理导航 2021年29期
关键词:人际交往小学生

顾美蓉

【摘 要】拒绝能力作为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质量的重要因素,教师需将此作为培养重点。本文首先针对培养小学生拒绝能力重要性加以阐述,其次针对小学生人际交往中拒绝能力的培养策略提出几点建议,望借此可切实推动学生人际交往中拒绝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长期发展。

【关键词】人际交往;拒绝能力;小学生

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背景下,针对人才也提出更高要求,高水平的人际交往能力已成为学生必备素质。小学阶段作为培养学生良好人际交往技能的关键阶段,要求教师需加以足够重视,推动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提升。

一、培养小学生拒绝能力重要性

伴随时代高速发展,人才交际能力现已成为人才所需具备的一项必备素质,针对人才发展而言具备重要意义。人才培养、发展的重要时期即为小学阶段,此也为人才适应集体生活及学会人际交往的基础阶段,在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及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多数学生家庭为独生子女家庭,并未具备同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经验,使得学生在刚进入校园生活时会产生不适应情况,人际协调能力较差,部分学生不知应如何拒绝他人所提出的无理要求,增添自身学习、生活烦恼,甚至影响自身学习生活的正常展开,针对此现象,教师应积极展开积极探索,将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拒绝能力的培养作为重点,增强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借此还可为学生在社会中获得良好发展打下基础。

二、小学生人际交往中拒绝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传授人际交往原则

人际交往过程中,掌握人际交往原则,为培养学生拒绝能力养成的重要因素,借此除可为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构建打下基础外,还可有助于学生良好人际关系协调能力的提升。分析小学生人际关系特点发现多为垂直关系,学生入学前接触最为密切的为父母,学生入学后接触最为密切的为班主任及班级学生,学生上学成为学生展开人际交往的重要途径。据相关研究指出,因小学阶段学生尚未形成成熟的平行人际关系,因此,学生在朋友交往时,多为同桌、邻居等。少先队及班集体组织针对学生平行人际关系的发展具备重要意义,伴随学生年龄的增长,学生参与班集体的行为动机将会强化,学生进入高年级后,此阶段学生已形成初步的思维能力,针对事物逐步形成自身观点,是非观逐渐形成。加之班集体中所接触的事物处理略为繁杂,无疑为学生锻炼自身协调沟通能力及拒绝能力提供良好条件。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可将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渗透至学科教学活动中。课堂学习中,学生针对某个知识点所产生的观点、看法各不相同,在思维层面易产生碰撞,此时教师便应结合此阶段学生发展特点,将人际交往规则向学生传授。小学合作学习过程中,还应教会学生如何礼貌拒绝他人的无理要求,借此推动学生良好拒绝能力的形成。同时,教师还应重视自身榜样作用的充分发挥,借助自身良好行为示范,促使學生将所掌握人际交往规则应用至实际交流过程中。

(二)设计人际交往游戏

结合此阶段小学生心理特点、行为特点而言,学生针对游戏具备强烈参与兴趣,游戏具备内容丰富、情节性强、形式灵活多变,可对学生娱乐、竞赛、审美、运动等多种需求加以满足。学生在游戏参与过程中,可通过游戏的共同完成,收获喜悦感、成就感。通过游戏活动的展开,还可为学生间展开人际沟通提供机会,借助不同观点的碰撞,实现学生拒绝能力及协调能力的培养。低年级小学体育课程教学活动中,此阶段学生思维模式多以形象思维为主,从众心理、模仿心理强烈,自我约束能力及认知能力薄弱,使得学生难以分辨事物好坏,此时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引导,推动学生健康体育运动习惯的养成。除此之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身观念,也应对他人观点认真聆听,提高学生道德品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重视自身教育理念的更新,以新课标为指导,改进游戏方式,促使学生可积极参与至教学活动中。教学活动中,教师设计教学游戏时,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游戏活动,学生在组内各自分工,学生针对不合理分工现象敢于提出质疑,拒绝无理要求。借此,除可推动组内成员分工明确、合理外,针对学生协调能力也可加以锻炼,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教师在学生发生冲突时,应及时加以调节,推动学生良好人际交往氛围的构建。

(三)鼓励学生敢于说“不”

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否敢于说“不”为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质量,推动良好人际关系构建的重要因素。因此,身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鼓励并引导学生敢于说“不”。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应让学生清晰认知到如下几点:一为针对自身无法完成的事情应即刻拒绝。学生在周围朋友向自己寻求帮助时,若无法帮助朋友完成事情的办理,则应即刻拒绝,不可拖泥带水,予以模棱两可的回答;二为应为自己留有余地。当朋友所寻求帮助的事情具备一定难度时,学生应为自己预留空间,因此阶段学生年龄较小,针对多数事物难以形成正确认知,为此,学生可问询家长或教师,予以相应建议;三为可向朋友提供建议。针对朋友所寻求的帮助,虽无法直接向朋友提供帮助,但可同朋友共同商讨问题解决方式,为朋友解决问题出谋划策;四为应针对自己无法提供帮助的原因加以阐述,朋友所寻求的帮助,多为经思考后提出的,因此,在无法提供帮助时,应解释原因,借此还可消除朋友间可能产生的误解,针对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具备重要意义。

(四)构建良好师生关系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还应重视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为学生敢于表达拒绝营造良好班级氛围。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重视自身榜样作用、人格魅力的彰显,实现和谐、严肃的课堂氛围的构建,借助晕轮效应、首因效应实现师生情感的培养,推动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对每位学生加以尊重、热爱、帮助,针对学生所提出的合理要求均应予以满足,教师针对学生所提出的建议、意见应积极采纳。教师针对屡屡犯错的学生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借助赞扬、微笑对内向的学生加以鼓励,教师针对故意扰乱课堂秩序的学生,应以严厉眼神加以制止;在学生间产生不愉快时,教师应冷静对待,对事件的前因后果加以清晰了解后再行处理,针对可与同学友好相处的学生应予以表扬,将此种行为向班级范围内推广。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对学生内心世界加以了解,针对学生的孤独、气愤、失望等情绪予以了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学生排解不良情绪。教学活动中,教师对于学生发自内心的尊重、负责、热爱,除可获得学生信任外,还可针对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起到一定推动作用,借此为学生勇于表达自身观念提供良好空间。

猜你喜欢
人际交往小学生
小学生迷惑行为鉴赏
如何成为泳池里最抢镜的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舞动治疗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改善的相关理论研究
社交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被人情绑架的乡村酒席——记忆乡村文化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