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贸港战略的海南港口产业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1-10-12 10:20邓春黄景贵黄一鹤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21年9期
关键词:港口现状问题

邓春 黄景贵 黄一鹤

【关键词】海南自贸港;港口;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21)09-0014-04

1 港口发展现状

1.1 港口基础设施现状

1.1.1 港口生产性泊位

截至2020年末,海南省沿海已经开发利用港口岸线约48 km,约占全省岸线的2%。2019年末,海南分港口码头泊位情况详见表1。乌场港受航道淤积影响,货运功能未能实现,故不计入该表中。

2019年,海南省港口共完成货物吞吐量19 839万t,其中集装箱吞吐量为268万TEU,共计4 988万t,滚装汽车吞吐量为508万辆,共计6 345万t,旅客吞吐量为1 526万人次。海南港口货物吞吐量主要集中在北部海口港,2019年海口港实际完成货物吞吐量12 447万t,占全省港口总量的 62.7%,西部洋浦、八所两港货物吞吐量合计占全省总量的32.9%。目前,全省集装箱和公共散杂货泊位年实际吞吐量超过年设计通过能力,处于超负荷运作[1]。

1.1.2 邮轮游艇码头

(1)邮轮码头。海南目前有2个邮轮码头:一是三亚凤凰岛国际邮轮港(母港)码头,一期拥有1个8万t级泊位,配套1万m2的客运联检楼;二期建有2个15万t级泊位(码头结构按可停靠22.5万t级豪华邮轮预留),配套一个临时联检长廊。二是海口秀英港临时邮轮泊位(20号泊位),配套一个简易口岸联检设施,可停靠5万t级邮轮。除此之外,儋州海花岛邮轮港已完成填海工程,后续建设正在推进中。

(2)游艇码头。目前,海南共建成游艇码头14个,泊位1 826个,主要分布在三亚、海口、陵水、万宁和文昌等市县。在建或拟建码头13个,泊位约1 900个。对外开放的游艇码头如下:三亚鸿洲国际游艇码头2010年9月对境外游艇开放,系海南省第一个游艇开放口岸。规划1 000个泊位,现已建成407个,可用于境外游艇停泊。码头联检区于2010年验收启用,可办理游艇出入境手续。陵水清水湾游艇会码头2017年11月临时对境外游艇开放,系海南省第二个游艇开放码头,开放期限与国家批准清水湾海上景区海域开放时间同步。规划780个泊位(现已建成299个),其中公共泊位区俱乐部游艇码头493个,高端别墅区半私家游艇码头泊位121个,别墅区私家游艇码头泊位166个。游艇会码头所属海域为国家批准境外游艇可临时进入的8个海上景区(海南东营、博鳌、石梅湾神州半岛、海棠湾、南山、龙沐湾、棋子湾和临高角),可临时办理游艇出入境手续[2]。

1.2 航線

1.2.1 外贸航线

截至2020年底,与海南通航的国家和地区有美国、日本、韩国、朝鲜、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缅甸、新加坡、孟加拉国、沙特、澳大利亚、新西兰、法国、德国、意大利和我国的台湾、香港地区。外贸集装箱航线由海口经香港中转至世界各地的国际班轮,以及海口至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柬埔寨等直达国际航线,有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9条。

1.2.2 内贸航线

目前,海南已经开通北方航线、华南航线、港澳航线,涵盖国内近30个港口,如北方航线的宁波、上海、南通、南京、连云港、青岛、烟台、大连、天津、秦皇岛、营口等港口;华南航线的广州、黄埔、汕头、湛江、北海、防城等港口;港澳航线的香港和澳门。国内集装箱航线开通了至全国沿海各港口的33条班轮航线。

1.2.3 客滚及旅游航线

海南开通了至广州、蛇口、湛江、海安、北海等客船、客滚船航线,目前海口至海安、北海航线正常运行。凭借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的优势,以及独特的区位及资源,海南港航控股有限公司运营海口、三亚至西沙永乐群岛生态旅游客运航线,是第一家开通运营西沙海洋旅游航线的企业。此外,海南开通“清澜港—三沙、清澜港—港澳”专属航线,主营三沙旅游。

1.3 发展特点

1.3.1 初步形成以“四方五港”为主体,其他港口为补充的总体格局

海南港口现已形成“四方五港多点”的布局形态,即以北有海口港、南有三亚港、西有洋浦港和八所港、东有清澜港为主体,以龙湾港、万宁乌场港、乐东港、金牌港、陵水港和三沙港(码头群)、昌江港等多个港(点)为补充的格局,港口布局日趋均衡,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北部的海口港是全国沿海主要港口之一、海南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通过跨海峡运输联系海南岛与内陆地区,是以陆岛滚装、集装箱、煤炭、粮食、件杂货运输为主的综合性港口;西部的洋浦港是海南重点发展的大型临港产业基地,以石化、林浆纸等临港产业发展所需的油品、煤炭、集装箱等货物运输为主;西部的八所港以服务南海油气上岸加工储运为主,兼顾东方市生产生活物资运输;南部的三亚港以旅游客运为特色,兼顾琼南地区生产生活物资运输;东部的清澜港是文昌航天发射基地及三沙市生活补给、人员往来的重要保障通道,同时兼顾文昌市生产生活物资运输[3]。

1.3.2 新港区开发进一步提升了码头设施大型化、专业化水平

重点推进新海、马村、洋浦、神头等一批新港区开发,建成一批滚装、集装箱、油品码头,码头大型化、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目前,共建成各类生产性泊位71个,其中万吨级及以上深水泊位32个,新增普通货物通过能力5 960万t、集装箱通过能力65万TEU、滚装汽车通过能力170万辆、旅客运输能力1 278万人次。

1.3.3 港口吞吐量持续增长,有力支撑了海南省经济发展

2000年以来,海南省港口货物吞吐量年均增长13.8%,承担了海南岛约98%以上的进出岛货物运输。进出港货物中,60%为维持岛内生产生活所必需的煤炭、石油、钢铁、粮食、汽车零部件等能源、原材料物资及日用品等物资,40%为出岛的农产品、矿石、石油等资源性产品,以及汽车、化工材料等工业制成品,支撑了海南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琼州海峡通道作为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共承担了海南进出岛30%以上的货物运输。

1.3.4 集装箱业务加快发展,初步建成西南内贸转运枢纽

海南港口集装箱业务呈快速增长趋势,2000年以来年均增长22.3%,较全国沿海港口平均增速高出7.2个百分点。目前,以海口港为核心的海南港口群初步建立了以国内沿海运输为主、近洋航线为辅的集装箱航线网络,基本覆盖国内沿海各港口,辐射东南亚和中东等国家和地区。

1.3.5 客运业务稳步发展,较好地服务国际旅游岛的建设

琼州海峡客滚、粵海铁路通道及海南邮轮游艇码头的建设,有力支撑了客运业务较快增长。2005年以来,海南港口旅客吞吐量增速达9.6%。以海口港和三亚港为主,开通了海口、三亚至西沙的南海航线及海南—越南的出境航线,共接待进出境邮轮旅客16.2万人次,其中接待国际访问邮轮6艘次,共3.5万人次。此外,依托海南岛优良的海域资源,全省游艇业快速发展,游艇保有量为391艘,共注册备案游艇会6家,位列全国前列,有力地促进了海南水上休闲旅游运动等服务业的发展。

1.4 存在问题

(1)港口区位、资源优势尚未充分发挥。海南区位优势明显,建港条件优良,旅游资源丰富,但其港口功能仍以简单的装卸、仓储、配送等物流功能为主,保税、国际中转、国际配送、电子商务、信息、金融服务、船供、展示交易等增值服务功能尚未完全开发,港口物流链延伸不够,港口邮轮航线单游艇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相对滞后[4]。

(2)港口科学发展水平亟待进一步提高。港口功能布局较为分散,岸线资源集约利用效率较低,新港区统一规划、规模化开发、集约化建设水平不高,老港区改造任务重,海南港口在港产城融合发展、与国际旅游岛相适应的生态绿色发展等理念仍存在差距。

(3)港口对海南经济的带动作用有待进一步提升。海南省外向型经济不发达,外贸依存度只有30%,周边腹地产业发展滞后,依托港口的物流园区、产业园区规模小、布局分散。

2 港口发展基本思路

中央要求海南自贸港建设要以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根据这一发展方向和海南港口的现状,明确了海南港航业未来的发展重点,一是打造更高层次的现代港口物流服务业和相关航运服务业,二是打造更加开放的新兴港口产业——邮轮、游艇等航运旅游业。

2.1 发展原则

(1)坚持服务国家战略。积极融入海南自由贸易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主动服务国家开发南海和发展海洋经济的大局,加快推进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大力提升港口在海南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

(2)坚持深化改革。发挥海南岛独特区位优势,突破关键环节,推动海南更高水平和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构建海南港口更加开放的经济体制。

(3)坚持一体化发展。在区域战略下,发挥后发优势,把握经济转型发展战略契机,促进琼、粤西、桂港口群区域合作,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

(4)坚持生态建设。绿色、低碳、循环是海南生态建设和发展的基本途径,要贯彻到“港产城”融合发展的各方面、全过程。

2.2 发展定位和主要任务

2.2.1 发展定位

海南港口是海南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中国面向印度洋、太平洋主门户的重要支撑,是中国(海南)特色自由贸易港的核心载体和基础平台,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南海资源开发维权的有力保障,是海南省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重要引擎,是海南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关键节点和重要依托。

2.2.2 主要任务

(1)提升海南中转枢纽港的地位。充分发挥海南的区位和资源优势,打造政策制高点,建成面向全球的制度创新平台和资源配置平台。以此为突破和抓手,加强辐射全球的国际航运枢纽、现代物流和国际转口贸易中心建设,建设具有辐射国际国内渗透力和影响力的临港产业基地。

(2)建设琼州海峡经济一体化、对外开放的门户。把握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契机,充分发挥桂、粤西地区的土地、劳动力、港口、环境容量等后发优势,积极承接并转型升级。大力推进琼州海峡一体化发展,发挥海南区域中心和政策优势,促进琼桂粤协同协作、互补发展,将海南建设成为三地经济融合发展、对外开放的重要支撑和门户。

(3)成为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重要依托。充分对接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发展理念和城市品格,进一步完善邮轮游艇等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打造邮轮与旅游产业融合的集聚区。加强政策扶持,创新特色品牌,打造面向东盟和南海地区的特色邮轮航线。加强海南特色旅游文化产业建设,助力到访海南郵轮航线发展,大力发展游艇产业。

(4)成为服务南海开发的前沿和保障基地。海南地处南海最前端,建设南海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是海南自贸港建设中“三区一中心”中的“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的战略定位之一,依托南海油气资源开发和石油化工产业等海洋经济重点产业建设,加快建设南海资源开发和后勤补给基地,提高应急保障能力,主动服务国家南海开发大局,促进南海经济的科学发展,绿色崛起。

3 对策建议

海南省委省政府及各级港口主管部门要认真学习和领会中央、各部委及领导人关于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政策、文件、重要讲话,牢牢抓做自贸港建设给海南港口产业带来的重大机遇,打造更具活力的港口体制机制,拓展更加开放的发展局面,实施更加开放的投资、贸易、旅游等政策。

3.1 加大港航服务发展政策支持

一是创新国际船舶注册登记制度,放宽船舶登记条件,允许船舶登记主体的外商出资比例突破50%的限制。探索第二船籍登记制度试点,争取一批中资方便旗船舶转籍海南。二是鼓励支持海南港航企业加强与国际化港口运营商和航运公司的合作。

3.2 提升港口综合服务能力

一是增強港口物流服务功能,提升大宗商品储备加工交易能力,将洋浦港打造成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航运枢纽港、航运服务基地和国家大宗商品储运加工交易基地,鼓励发展国际中转、国际采购及国际配送业务。二是推动电子口岸建设,提高口岸监管、查验效能、提高通关效率和服务水平。创新口岸监管机制,简化口岸管理模式,推动“一关三检”一体化管理模式,完善大通关服务,提高口岸服务效率。三是以琼州海峡港航一体化发展为先导,高起点、高标准地建设琼州海峡综合运输枢纽等。

3.3 创新邮轮管理政策

一是创新邮轮出入境互免签证政策,或针对性地实行凭护照、出入境通行证、身份证登轮等一系列通关政策。二是推动海南环岛游、“邮轮+飞机”等模式,吸引邮轮访问航线的发展,针对通过邮轮入境海南岛的境外旅客实行免签、限时免签或落地签等政策。三是积极发展邮轮船供业务,推进邮轮船供物资出口退税和快速转关机制。四是利用外资力量,培养海南的邮轮公司建立及发展。优化对邮轮和邮轮旅客多点挂靠、入境免签、检疫检验等服务,使海南邮轮旅游产业成为“泛南海旅游经济合作圈”的先导产业。五是建设邮轮综合服务区,为邮轮提供船舶修理、燃料供应、物资配送、废弃物接收等在港服务。

3.4 建设中国最具标志性的游艇度假区

一是简化游艇码头的审批建设程序。放宽航行条件,合理划定游艇航路,扩大开放口岸和水域,允许经批准的境外游艇停泊航行海南,扩大游艇赛事规模和知名度。二是创新游艇监管模式。统一游艇的主体监管部门,并建立一整套跨部门、跨区域的监管信息资源共享、监管执法结果互通、应急事件处置互动的联动监管机制。同时,放宽游艇旅游管制,引入国外资本到海南游艇业,推动游艇自由行,公海游艇度假。三是建设一大批吸引游客的游艇旅游项目,推广海南游艇大众化,充分利用海南优秀内河资源开辟海南“内河-海洋”联合游艇线路。

参 考 文 献

[1]董三仁,彭青林,李磊.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任务和根本动力: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推进制度创新观察[EB/OL].(2019-04-27)[2020-01-07].http://www.hinews.cn/news/system/2019/04/27/032082863.shtml.

[2]海南省委书记.加快建设美好新海南[EB/OL].(2017-09-01)[2019-03-01].https://www.sohu.com/a/168737891_157267.

[3]夏斯明.海南自由贸易港港口物流发展策略[J].中国港口,2021(1):53-57.

[4]刘翠翠,黄晓野.“一带一路”下港口物流生态圈及对策——以海南自贸港为例[J].商业经济研究,2020(20):153-155.

猜你喜欢
港口现状问题
《威海港口》
Fog
港口上的笑脸
去港口走走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