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记忆(组诗)

2021-10-12 02:39李永立
参花·青春文学 2021年10期
关键词:淮北蚌埠波涛

一条淮河把中国分为南北

淮河,于中国

从江河纵横的词典中

读出声来

分为南北

淮河,于安徽

拥土为地

把身着茂密丛林的田野,称为淮南

把水滚成雪,从此淮北

淮河与哪条河流都不一样

从河南桐柏山流出来

这不,竟流成一条南北地理分界线

河水荡漾着中国南部和北部的风光

我无法抵达它的源头

一棵橘树

在淮南结出的果子,叫橘

在淮北结出的果子,叫枳

我却容易赶着一月

平均气温0℃线

往南,大河大湖可以行船

往北,冰封千里

还有一条线是它本身固有的

平均年降水量八百毫米等值线

给我的诗句

分界出湿润,和半湿润

当然,一河两岸上

那一束诗意的麦穗上,是淮北

那一束诗意的稻穗上,是淮南

在风中,向着岁月高声朗读

让风穿越时空

传得很古,也很清新

淮河记忆

水源于山,人生于淮

往东,是流徙

也是归去

千里淮河,谁能做到

一日千里?

河道曲直有度

水,如此委屈

于大地素描中,勾勒出那些起伏

甩出一马平川后

又安顿好那些湾里的村庄

从信阳、潢川、淮滨、固始

出了河南

尤其进了珠城蚌埠

男人和女人的口气

已经变得含糊不清

沿河而来

是一行柳树献出的飘逸的长发

是一行杨树献出的手掌

为明天指路

雨下在淮河里,雨淋在汉字上

我在河水的留白处,饮酒

吟诗,回忆

就这样,贴近了淮河

淮河边最大的城市

淮河干流上有很多座城市

蚌埠是最大的

知道城市渊源的河蚌,对我说

它漂亮的贝壳一开一翕

这个城市黎明初开,激流奔腾

这个城市蚌生珠,珠圆玉润

河埠头已不复存在

珠光宝气却保留下来

在历史上

与蚌埠联系最多的两个字是“治淮”

“大禹南下淮泗,娶涂山氏女为妻

三过家门而不入”

大禹可谓是治淮第一人

淮河布衣一样在夏天行走

流寇一样在天下恣肆

这个国家治淮决心矢志不渝

从暴雨中伸出的双手,也是热的

再回到历史,蚌埠聚集人气

才演变为淮河干流上最大的城市

我曾认为是淮河激荡的水声

是我蚌埠人民的另一种语言

花鼓灯的蚌埠,泗州戏的蚌埠

五河民歌的蚌埠

千里淮河上一颗明珠的蚌埠

也是我们共同乡愁里的蚌埠

在淮河的波涛上耕耘

淮河之上,波涛之上

千里淮河,渔民耕耘,船东耕耘

船只犁开波涛,是笛声从天明出发

又向黄昏靠拢

穿越两省或者三省

真乃三生有幸

站在船头,风吹罗裳

货船一路高歌猛进

九曲十八弯

到了蚌埠,几乎不再东进

船多运粮,运煤,拉送红麻

从信阳明港入水的船只多是运煤

从河南潢川出发的船只多是运粮

从安徽利辛入水的船只多是拉送红麻

出发吧,与倒影做一对兄弟

搏击吧,用尖叫代替尖叫

停靠吧,到处是援手,到处是热火朝天

而渔船,行走半径小于半日

网撒欢乐,收网自如

不愿上钩的浪里白条

渔民也不会网开一面

舟之上,喜悦没有分量

这么多年,我就住在淮河边

让市声在一旁喧嚣,这么多年

我喜欢用我喜欢的方式,对抗虚无

和自己

在一盏神灯的照耀下

静静读书,静静写作

飞翔的河水

引来许多希望的眼睛

这让我可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用三十分钟洗涤,浇几棵就要渴死的花

或把一条湿毛巾,搭在门前的树上

伴着一条母亲河

我坐在桌前,钓诗

背后是那片广袤的淮北平原

祖先告诉我

我应当至少把我的田地收拾好

這么多年,我就住在淮河边

笑着出手,笑着隐身

选读淮河中俊美的诗歌,把它当酒吃

也替别人修改风声

移动一条河流,甜蜜着意境

作者简介:李永立,男,安徽萧县人,国家二级作家,系宿州市作协副主席,作品散见多家文学报刊,并多次获奖。

(责任编辑 葛星星)

猜你喜欢
淮北蚌埠波涛
淮北市融入徐州都市圈产业对接路径研究
波涛的脾气
虚舟
小院系列之二
两袖清风
打开
一个人想钓上整个大海
蚌埠儿童绘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