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ICT”新工科视角下线上线下美育课程的共生关系研究

2021-10-13 01:27霞,邱
美育学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通识网课美育

李 霞,邱 康

(1.北京邮电大学 美育中心,北京 100876;2.北京市京源学校,北京 100040)

近年来,国家陆续发布了一系列与美育相关的政策。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2014年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文件第二项的第四点明确指出:“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艺术课程。”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对美育工作做了最权威的战略性部署。2019年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的文件又再次强调了学校美育工作是培根铸魂的工作。2020年1月,教育部长陈宝国针对德智体美劳的“五育”提出新的一年要“划出美育硬杠杠”等要求。

这些政策充分说明国家对于美育工作的重视。目前许多高校都将美育作为重要的工作,成立了专门的研究管理机构,同时对美育课程做了必修的相应规定,这些举措对高校的美育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而对于培养信息计算机通信技术领域(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简称ICT)新工科创新人才的院校来说,美育建设尤其重要。

在ICT的工科领域中,艺术曾经被视为是一个与技术平行几乎没有交集的领域,大多数企业觉得决定产品价值的只有技术。同时,很多大学生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的学习上[1]。但是近年来苹果系列产品的成功见证了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对ICT行业的价值和意义。例如皮克斯动画公司的成功便得益于图像、硬件和软件三者的完美整合,得益于乔布斯将艺术创意和技术的结合。乔布斯说“皮克斯同时尊重好莱坞和硅谷的文化”[2]。又如微软推出的“微软小冰”是一款融合了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语音和计算机视觉等技术的完备的音乐机器人。第一代版本虽然唱得挺自然,但有时候不太在调上。第二代解决了基本音准。第三代又在音质、自然度,包括衔接上做了算法改进。第四代唱歌模型主要改进了三个方面:一是加入了换气的声音,通过与音乐人的交流,研发人员觉得加入换气会提高演唱的自然度;二是加入了控制因素,使得它在字和字之间、转音的地方能更加流畅、平滑;三是加入了更多训练数据,在风格上更加成型。从微软小冰唱歌模型的迭代可以看出,研发人员不仅要有过硬的AI技术能力,还要有一定的音乐素养,要能发现音准、音质等方面的问题并加以改进。[3]由此可见,ICT产品研发人员的美学素养有时是决定产品质量与高度的重要一环,也是制约很多研发人员的瓶颈。英国科学家贝弗里奇说:“有重要独创性贡献的科学家,常常是兴趣广泛的人,或是研究过他们专修学科之外科目的人。独创性常常在于发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研究对象或设想之间的联系或相似点,而原来以为这些对象或设想彼此没有关系。”[4]对于ICT专业的新工科学生来说,创新型人才的宽口径、广博化的知识和思维基础,便是将美的规律融入计算机信息通信技术中,培养大学生的审美直觉和丰富的想象力,从而促进知识进步和创新。[5]

同时,本文也针对工科院校ICT专业的本科生做了一次美育调研。调研采用线上问卷与访谈的形式,共回收问卷1367份,有效问卷1259份。结果显示,在选择艺术公选课的目的中虽然有67%和4.6%的学生选择了学分和出国,但是也有65.8%的同学选择了提高审美眼光、培养艺术修养,有67.9%的同学选择了放松心情满足兴趣,有68.3%同学购物时总是或者大多数时候会考虑美的因素。这些都说明越来越多ICT专业的大学生主观上愿意选修艺术课。

为了达到国家对美育通识教育的要求,满足企业对大学生跨专业美学素养的需求,满足大学生对美育的精神渴望,各大院校陆续开足马力增设了大量的艺术通识课,并对美育通识课的学分有了明确的要求。例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五所大学包括艺术在内的通识课程的学分达到并超过8学分。[6]对于以工科为主的院校来说,也在艺术通识课的建设中加大了力度,例如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纷纷成立了相关机构负责美育的课程建设,为美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美育线下课程与线上课程的优缺点比较

(一)美育线下课程的缺陷

我国最早开始通识教育改革的高校大多沿用哈佛大学“核心课程”的设置[6],高校的艺术公选课以线下课程为主,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工科院校的美育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发展,但也会因为艺术实践不够、专业与艺术的割裂式学习等现象造成学生习得的美学知识不能交叉融会。[7]具体运行中的瓶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艺术的门类众多,教师配比不足。艺术主要包括文学、音乐、舞蹈、雕塑、绘画、建筑、戏剧、电影八大门类,门类间的专业跨度很大,一般高校美育的师资很难覆盖到所有领域,因此通常出现开课需求与师资配比之间的真空地带。

2.美育通识教育缺少“老中青”教学梯队,年轻教师的培养周期长。美育师资中缺乏经验丰富能够将知识融会贯通的高职称老教师,尤其缺少能够讲授跨IT专业美学知识的教师。在工科院校中,具备艺术背景的老教师多为专业教师,尤其以数字媒体或者设计类教师为主,精力主要放在了专业建设和项目论文的考核中,对通识课程的研究往往无暇顾及。

3.理论与鉴赏类线下课程课容量有限,学生人数多,互动困难。艺术理论课程容量一般按照教室的最大容量设定,由于师资有限,选课人数常突破百人,授课方式仍然以单向讲授为主,缺乏互动。

4.线下实践课程的课容量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实践是艺术培养的有效途径,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程形式,但是由于课容量太小,一般不超过30人,常常出现学生抢不到课程的情况。

5.教室空间与时间的资源要求较高。线下课程需要固定的教室和授课时间,对于校区狭小、教室场地资源紧张的高校来说排课会有一定的困难,从而也影响了选修课时间选择的自由度。

(二)美育线上课程的优点与不足

上述一系列线下课程的短板,催生了线上的艺术通识网络课程。目前各大院校采用的通识网课一般是由教育公司组织国内顶尖高校中有影响力的教师录制的课程,很快在美育线下课程开设不足的院校尤其是工科院校中得到了大力推广。例如北京大学叶朗先生主讲的“艺术与审美”这门网络公选课在成为国家精品课程后很快就涵盖600多所大学,选课学生达19万人。[8]

线上课程的优势有:

第一,学习时间自由,内容可以回放。

调研中有91.5%的同学选择网课的原因就是学习进程自己控制,学习时间灵活自由。目前线上课程一般将内容分为15分钟左右的片段,也是便于学生利用碎片时间进行自我学习。网课的回放和跳阅以及快进功能能够给学生提供自我选择和管理的空间,提高了自主学习的效率。

第二,门类齐全,师资雄厚。

网课可以集众多高校和艺术馆的优势资源为一体,请不同专业的老师分别制作八大门类的艺术课程,解决高校艺术门类教师覆盖不全的问题。如由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台湾大学、上海戏剧学院等高校联合制作的“‘非遗’之首——昆曲经典艺术欣赏”就是国家级精品课程。其他如清华大学吴焕加老师的“外国建筑赏析”、北京大学和中国国家博物馆参与的“世界著名博物馆艺术经典”等都为各高校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

第三,选课的学生容量大,可以多年多次重复性开课。

网络课程没有教室的座位数量限制,因此课容量没有上限。同时前期投入后反复开课费用基本不会增加,人员成本和教室成本低很多。

第四,课程的管理简单。

线上课程具体管理由公司负责,其中考勤、期中与期末的考核、试题批阅和成绩生成及试卷分析等工作均可以由后台自动生成,教学和管理较线下课程轻松很多。

第五,互动和答疑的时间、机会多。

艺术通识网络课程会安排相应的直播互动时间,而平时学生自主学习时也可以网上留言提问,老师会在课后解答,这样可以形成教辅人员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以泛在形式存在的多方互动。

线上课程在拥有诸多优点,得到高校和师生认可、缓解线下教学压力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不足之处,具体包括:

第一,缺少面对面的真实感。

直播互动无法取代面对面的交流。主讲老师得不到学生的表情、眼神的即时反馈,学生也很难与主讲教师进行深度沟通,问题帖子多为教辅人员的回复。调研结果显示62.5%的学生在网课上“只听课,不发言”,交互效果并不好。

第二,无法进行艺术实践的指导。

艺术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书法、剪纸、声乐、舞蹈等课程都需要现场的实践指导、手把手地示范、同学间的观摩和身临其境的沉浸感,而这些网课都无法做到。

第三,线上的学习效果难以保证。

线上课程的时间自由也恰恰造成自主学习能力弱的学生达不到应有的学习效果。调研结果显示按照要求每周学习的学生仅占22.2%。同学觉得没有持续学习的动力,有55.3%的同学觉得容易拖拉,有57.7%的同学认为注意力容易分散,网课容易成为学生“刷分”的工具。

第四,内容固定,个性特色不够。

线上课程以录播为主,内容不仅固定而且宽泛,无法及时跟进最新的信息,尤其缺少针对本校自身特色的课程,对于IT专业的学生来说,就是缺少通专融合的信息美学类的课程。

第五,对网络和环境的依赖度高。

虽然线上课程不需要固定教室,但是一个安静合适的wifi环境和空间却是必要的。

(三)美育线下课程的优势

事物都有两面性,这些线上课程的劣势恰恰体现了线下课程的优势,具体包括:

1.线下课程的艺术沉浸与体验感强。艺术的参与感是最吸引学生地方,如同学间美术作品的观摩,书法老师的挥笔泼墨,声乐课程中的视唱练耳,舞蹈戏曲等课程中的现场表演等。同时面对面授课可以获得眼神、面部表情等及时的互动反馈,更容易激发肢体语言的自由表达,使课程更为活跃、生动和沉浸。

2.线下课程考核的方式灵活。目前网课的考核主要以在线问题闯关为主,这种方式并不适合艺术实践类课程。调查结果显示,59.1%的学生希望注重“课堂平时表现”,47.3%的学生看重“教学成果展览”,甚至有20.3%的同学愿意“参加演出、比赛”,并通过这些方式来体现成绩。以作品或者表演的效果测评显然更符合艺术的特点。

3.线下教师队伍年轻化,课程形式灵活化、内容更新常态化。线下授课的年轻教师观念新、思维活,紧跟时代的课程内容与授课方式容易激起学生的共鸣。如流行音乐、流行电影等课程都可以结合当下热门的和学生喜闻乐见的歌曲、影片进行讲解。调查中针对“学生喜爱的音乐形式”中就有62.7%的同学选择了rap等流行音乐。同时,线下课程还可以采用讲座、参观、项目制等学生更愿意接受的美育形式。

4.可以建设针对ICT专业的特色美育通识课程。跨学科的IT专业通识美育课程更符合ICT专业学生的需求和特点,调查结果显示67.5%的学生认为需要开设ICT专业相关的交叉类美育公选课。不同的学校应该量身定制一些自己的特色课程。

由此可见,传统的线下美育课程与新兴的线上美育课程利弊参半(见表1)。

表1 线上与线下课程的利弊对比

二、美育线上与线下课程间的“碰撞”与“互促”

线上与线下课程在展现各自的优势的同时也在碰撞着。线上课程推广后的几年内美育课程出现了互相挤压但是彼此促进的现象。

(一)对于线下课程的促进

1.部分线下课程被逼停,促进课程整改。由于线上课程的冲击,线下选课人数骤减。在缓解线下课程压力的同时也造成部分线下课程选课人数不够,出现老师备好课却未能开课的情况,尤其对缺少课时的老师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2.质量不高的线下“水课”浮出水面,促进教学改革。网课的兴起必然会激励老师们对存在多年质量不高的“水课”进行教学改革,尤其是以鉴赏、理论类为主的课程,如“影视鉴赏”课上成影视放映课,“音乐鉴赏”课上成MTV播放课,“外国美术简史”上成外国美术家逸事等。[9]

(二)对于线上课程的促进

1.线上课程“刷分”现象明显,促进美育的实质性引导。从调查问卷中可以知道不少同学选修美育课程只为满足毕业的学分要求,网络课程因其松散的管理和结课的高分成为部分同学刷分的途径。网课报告数据显示22门线上混合式课程的平均分为90.9分,而线下课程的平均分一般在85分以内。美育的引导作用容易被扭曲。

2.网课内容与学生期望有差距,促进线上课程内容更新与线下青年教师队伍的培养。录课教师多为艺术领域的权威资深教师,课程内容虽然渊博,但是与流行文化之间会存在时代落差,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大。从目前选课人数看,在万人左右的学生基数中线上艺术选课人数一学期仅为500人左右,该学期6门课程中最多168人,最少仅14人。

3.线上课程的互动形同虚设,促进沟通方式的改进。尽管网络课程设置有直播互动课时和课后的答疑环节,但是在线环境、在线人数、学习环境等原因都会让互动的效果大打折扣。访谈中有同学反映:“互动环节很‘水’,提一个问题下面同样的答案一串,就是为了刷分,实质性互动不够。”有62.5%的学生选择只听课,不发言,部分原因是“课后答疑的时间会滞后,经常等到答案时,已经对问题本身没有了兴趣”。

4.网课数据的真实性被质疑,督促改进线上课程效果评估的方式。教育公司的课程质量结果显示95%的同学高度认可线上课程,但本文针对学生所做的调研中对网课表示非常满意的仅占15.4%,比较满意的占28.7%,在5分制的评分中分值为3.5分,虽然总体对网课是肯定的,但是与公司给出的95%的结果大相径庭。这种两套数据的强烈反差对网课评估方式和评估结果本身的可信度都提出了质疑。

由此可见,线上与线下课程在互相碰撞中暴露出的彼此间的不足,恰恰促成了教学质量的互相监督与促进作用,也为其互补和共生奠定了基础。

三、线下与线上课程间的“互补”与“共生”

随着高校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技术开始重塑以多媒体辅助教学为主、计算机与互联网替补教学为辅的传统教学生态格局,个性化和自主性的理想教学样态逐步实现。[10]要建设好面向ICT专业的高校美育,线上与线下课程的在“互促”基础上的“互补”与“依存共生”关系至关重要。其“共生”的基础便是优势互补。

第一,艺术门类间的互补。

以本校教师的优势艺术门类入手,突出优势门类的课程建设,从实践入手激发学生兴趣,运用最匹配的授课方式打造本校的特色美育“金课”。同时,以网课补充师资缺失或者弱势的艺术门类课程。

第二,理论与实践间的互补。

目前高校美育呈现出艺术教育的鉴赏化倾向,但是这种高校教育是不完整的。因为有相当部分大学生没有相应的艺术技能,没有切身体验基础上的艺术鉴赏无法激起心理上的艺术通感与审美涟漪。[11]因此,艺术实践教学非常重要,这点在教育部的指导意见中也得到了体现。线下课程拥有场地、现场指导等优势,应当以突出年轻化、表现性强的实践性课程为主,强调“听中学”“说中学”“做中学”“感觉中学”等传统教学的变革方法。[12]而网课则以有深度有广度的理论和鉴赏类课程的部分作为不可或缺的重要补充。

第三,经典艺术与流行艺术的互补。

在对音乐内容喜好的多选题中,虽然有62.7%的同学选择了流行音乐,但仍然有42.7%的同学选择了古典民族音乐,说明喜好经典艺术的学生并不少,传统文化在年轻人心中是有根基的。这部分内容可以突出网络课程的教学优势,借助丰富的网络资源、多媒体展示并结合广博的理论讲授能很好地普及传承下去。而流行艺术则更适合线下讲授与体验,如需要借助midi等音乐工具来模拟、演奏和合成的各种数字化电子音乐等。

第四,大美育与IT通识融合美育的互补。

大美育是一个宽泛的美学概念。高等教育一方面是知识传播的媒体,另一方面更是知识生产、创新的“胚芽”,涉及人的、教育的、发展的各个方面。[13]对于面向IT专业的美育课程来说,大美育依靠线上课程去营造氛围和梳理概念进行知识传播是非常有效的。而对于知识生产即培育创新的“胚芽”层面,则应该以校内线下课程去打造特色的ICT跨学科美学迁移的课程内容,实现《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促进的目标。

第五,固定教室与泛在学习的互补,以教师为中心与以学生为中心的互补。

虽然以学生为中心的“互联网+教学”的补充方式日益普及,但是应当以固定地点固定时间的“教学+互联网”学习方式为基础,按照审美化教学原则将课程的教学因素与活动进行审美化转化。[14]从学生的反馈显示,支持线下为主、线上为辅的同学占到了总人数的44.8%。目前在选过艺术公选课的学生中,选择线下艺术公选课的人占67.66%。

适合线上还是线下除了重点考虑课程自身的因素外,还需要对学生的特点和学生的行为进行研究。本文采用卡方检验的方法对调研数据进行了深度挖掘和分析。分析结果见表2至表5。

表2 线下线上课程的选择

由表2学生的课程选择占比和表3卡方检验结果可以得出:倾向于线下课程的同学,更喜欢实践课的形式,说明线下应该以体现学生为中心的实践课为主。同时,表4线上课程活跃度和表5卡方检验的结果显示,在网课上活跃度高的人,对线上教学的认可度更高,那么这部分同学可以优选线上课程。

表3 线下线上课程占比的卡方检验

表4 线上课程的活跃度

表5 线上课程活跃度的卡方检验

目前线下与线上课程在碰撞与磨合后已经基本形成以线下教学为主、线上教学为辅的“共生”关系。但是还需要明确“线下教学+互联网”而不是“互联网+教学”的共同体的定位,需要根据互补互促的原则结合ICT专业的特点,需要建设科学化、系统化的美育生态系统。(图1)

图1 线上线下课程共生体系的生态树

四、结语

《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2015年起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到2018年,取得突破性进展,美育资源配置逐步优化,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各级各类学校开齐开足美育课程,到2020年,初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美育体系”,“鼓励各级各类学校结合‘互联网+’发展新形势,创新学校美育教育教学方式,加强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学习平台建设。”因此,在ICT新工科的视角下,需要有目标地加强线下课程的多模态课程形式,有选择地增加线上课程,并逐步形成:其一,大美育课程教学与信息网络平台和技术的深度融合,包括线上MOOC+线下审美知识系统、线上翻转课堂+线下艺术实践与体验互动、线上二维码+线下多元物化形态、线上云平台和大数据+线下美育综合效果测评等;其二,在审美观点和延伸视野下带动多学科跨界联网、ICT美学的跨界联网、思维方式的迁移联网、线上线下教师学生的联网,打造一个互联互通的美育生态共同体。[15]线上线下课程可形成螺旋缠绕的基因式共同体,并通过基因式相互依存共同成长的共生关系促进彼此的教学改革与思维的发展,最终实现美学知识在ICT专业人才培养中的迁移,为创新型的技术人才成就未来打下审美基础。

猜你喜欢
通识网课美育
“以美会友,以美育人”:2022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美育研讨会召开
论公民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对网课不能听之任之
遏止网课乱象重在落实
规范网课平台是对教育的捍卫
营造良好的网课环境须齐抓共管
通识少年小课堂 无线电寻宝之旅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