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伴而歌 相邻而隔

2021-10-13 00:13王淼
关键词:文学

摘 要:文學与绘画的学科间性问题,在学界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笔者旨在通过:分析学科成果宏观数据、考据“绘画性”概念范畴、梳理中西诗画理论脉络、论证“文学绘画性”学科间性可能与途径,这四个维度,对“文学绘画性”的学术发展现状,作一宏观爬梳。

关键词:绘画性;诗画理论;学科间性;宏观数据;文学

近年来,学者对于学科间性及其下位分支的文学与绘画之间的学科间性问题的关注度持久而热烈,关于“文学绘画性”的研究成果丰硕庞杂。笔者旨在提纲挈领作“文学绘画性”的宏观爬梳分类,即分析学科成果宏观数据、考据“绘画性”概念范畴、梳理中西诗画理论脉络、论证“文学绘画性”学科间性可能与途径。需要说明的是,这四个维度探讨的问题并非绝然割裂,因此所梳理出的文献内容有少量重叠交杂之处。

一、分析学科成果宏观数据①

首先,截至2020年11月23日,在中国知网中,笔者以“文学绘画性”为关键词检索,共查到165篇相关研究文献。从图一可查,学界对于这一话题的探讨较为持久热烈。在2001年后,特别是近10年,学界对“文学绘画性”的关注出现了三次研究高潮。对这一庞杂话题的具体关注点,如图二所示,学界主要集中在“文学性”与“绘画性”这两个理论维度进行探讨。同时,将其理论实践应用在“小说创作”“文学作品”“绘画作品”“绘画艺术”等具体研究对象之中。其中,期刊论文为109篇;学位论文共48篇;会议论文共4篇:其中1篇为国际会议②论文,3篇为国内会议论文。

其次,笔者以“诗画理论”作为关键词检索,共得到25份研究成果。其中,期刊论文为23篇(包含6篇外文文献),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共3篇。从图三可查,和“文学绘画性”的研究趋势对应一致。学界对于诗画理论的研究成果虽然较少,但是在近10年出现了三次爆发点。其具体的相关学术话题点如图四所示,学界则主要集中在对“诗画理论”本身的探讨,对“画中有诗”“诗画同源”“比较研究”等下位概念话题的研究。

综上,笔者认为学界对于这一话题有所关注,特别是在近10年,学界产出了较为可观的研究成果。其中,相关成果主要构成为期刊文献,较为简短精炼、切入点较小,研究内容更多关注于理论应用实践,对于具体理论构建阐释较为不足。

二、考据“绘画性”概念范畴

开宗明义,“文学的绘画性”是文学与绘画的学科间性研究中的重要概念术语。这一维度的概念明晰,为之后的理论梳理与间性合理论证提供了较为清晰的研究范畴。

现有文献将“绘画性”概念分为以下类别阐释:其一,对“绘画性”概念范畴进行考量;其二,对文学的“绘画性”进行研究:分为对文学的“绘画性”本体、小说、诗歌的研究。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有关“文学绘画性“的研究成果较为丰硕庞杂,故笔者旨在画骨描形,对于文献细碎分支有所筛选。

(一)对“绘画性”概念范畴进行考量

文学的绘画性是文学与绘画的学科间性研究的学科产物。与此同时,“绘画性”作为术语常常被研究者直接使用,但是学界对于“绘画性”这一术语的概念边界、内涵范畴都未形成公认定论。在笔者目前所查资料中,此类研究成果较少。目前笔者所查文献包括以下7篇,其中包括4篇学位论文、2篇期刊论文、1篇会议论文:2017年完成的《黑白装饰画中装饰性与绘画性的关系探析》[1]《浅谈当代绘画的绘画性和观念性》[2]硕士学位论文、期刊论文《“绘画性”概念源流考》[3],2016年完成的《中国古代叙事性绘画研究》[4],2015年完成的《中国工笔画评价标准体系的探究与建构——重绘画性视角》[5]博士学位论文,2015年发表的会议论文《东亚传统绘画的绘画性和风流》[6],2010年发表的期刊论文《论中国当代艺术中的“绘画性”》[7]。

首先,论文《论中国当代艺术中的“绘画性”》《“绘画性”概念源流考》分别对“绘画性”这一概念进行了单篇研究梳理。

其一,黄勇学者在《论中国当代艺术中的“绘画性”》中,对“绘画性”将这一模糊的定义限定在“中国当代艺术的绘画性以及与之相应的图像化问题上”。研究者认为过去的概念太过宽泛宏大,因此按照不同时期归纳论证“绘画性”内涵:即绘画性在形式结构、平面性、手工性内涵与面临的挑战。其中,研究者阐明了中国当代艺术中的“绘画性”,即“绘画性、形式美与民族性”、绘画性本身的消解与转向、当代艺术的“绘画性”;说明了在中国艺术中成长的“绘画性”更加注重形式、结构以及民族化改良的模仿,而并非仅仅照搬西方绘画中的“绘画性”表现方式。面对照相机等现代技术、当代艺术对于“绘画性”本身的消解,研究者将“绘画性”的积极探索分为“纪实的绘画性”“绘画性的观念”“观念化的绘画性”“波普化的绘画性”[7]。研究者大量举例论证“绘画性”问题,但始终没有提出自己对“绘画性”较为认可的、直接明了的定义,而是通过排除法,论证“绘画性”的表现。

其二,学者鲍明源相较黄勇学者的详尽阐释更加直接,二者论述可相互作为补充。在《“绘画性”概念源流考》中,学者鲍明源按照古希腊与古罗马、文艺复兴、照相术发明后、现代与后现代这四个大的分期,梳理出了“绘画性”概念范畴的历史与渊源。他认为“绘画性”是通过“技艺与模仿”以及将表现与现实赋予理想主义后进行编码,在古希腊与古罗马时期萌芽的。在文艺复兴时,通过对“技术与崇高”[3]的追求与强化,“绘画性”的内涵得以丰富。值得一提的是,作者特别说明“绘画性”的困境与转型:在照相机发明后,绘画本身的不可替代性所产生的“绘画性”,一定程度上被消解。面对这一危机,“绘画性”转向对哲学的求救:黑格尔首先将“绘画性”上升至概念自觉维度,即“所以我们眼前所见到的不再是上述神和人的造型的思想,而是按照特殊事物的偶然性揭示出来的特殊的具体的人物。”[3]此外,“绘画性”通过对于“纯粹”的追求,借助英国美学家克莱夫·贝尔的“有意味的形式”、本雅明的“灵光”:强调了绘画存在于此在时间、空间中手工性,正因此“绘画性”是不可以被消解和替代的。通过层层梳理,研究者为“绘画性”概念范畴作出如下限定:“绘画包含了形式、技术、情绪、知识、消费、语言、审美、个性等元素,并且在不同的作品中这些选项都有着最彼此不同的体现。最后绘画性又打开了一个区别于现实世界的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有更自由的语法和更简便的规则。”[3]

其次,《黑白装饰画中裝饰性与绘画性的关系探析》《浅谈当代绘画的绘画性和观念性》《东亚传统绘画的绘画性和风流》这三篇论文对于“绘画性”这一概念边界,相较于上文所提到的鲍明源学者研究,略显含混与单薄,但是仍然对相关内容有较为可参考的明确考量。

其一,在论文《黑白装饰画中装饰性与绘画性的关系探析》中,研究者专辟一章对“绘画性”进行了定义。项竞婵所认同的定义是:“绘画性是绘画作品的基本属性之一。它从绘画语言入手,囊括了构图、造型、色彩、空间、肌理等因素,是一幅作品的核心,也是作者精神性表达,追求个性化语言的外在直观形式。‘绘画性作为一个有着广泛内涵的学术概念,是在当代才被提出的。”[1]而这样的概念在其余的论文中,虽未单独提出论述,但在论证过程中也已经有所体现。笔者此处不再赘述。

其二,在论文《浅谈当代绘画的绘画性和观念性》中,对于绘画中的“绘画性”有了更加系统的研究。作者汤宗霖在论文中,分别从中国当代绘画的现状、基本内涵、中西方发展进程、“绘画性的增强与观念的开启”“观念性的增强”“绘画从未离开”“绘画性和观念在中西方艺术家中的表现”七个节段中,详尽探讨当代绘画中的“绘画性”以及观念性。在论述中,作者定义“绘画性”:“现在人们对于在绘画性一词的理解上存在着一定的误区,人们普遍认为绘画性是指作品的手工绘制,它不仅是指不可机器复制且手工绘制的绘画作品,还在某种程度上是用来有别于其他存在形式的图像和具有高低强弱区别的绘画图像,所以我们可以总结性地去说绘画性高低强弱是区别作品的核心元素。”[2]显然,在这里作者对于“绘画性”的范围有所缩小和明确,表明并非所有图像都具有“绘画性”,而所有的绘画作品也并非具有相同的“绘画性”。

其三,在《东亚传统绘画的绘画性和风流》论文中,研究者并未直接定义传统绘画的“绘画性”,而是通过“问题的提出”“传统绘画的思维形式:‘时间”“绘画性的表现形式:‘隐喻性还原”“以绘画性为根基:‘风流”,这四个板块,将“绘画性”的解读融入文本叙述。在论述研究中,研究者概括“绘画性”为:“传统绘画中绘画性的根源在于表现事物本性这一点上。从气韵生动的用语被特别强调这一点来看,传统绘画中想重点地显出的就是事物的生命感和生动性。”此外,研究者还对”绘画性”本身作用于绘画的意义进行了一定探讨阐释:“传统绘画的绘画性来源就是从风流态度转化为绘画方法、绘画技术。传统绘画的绘画性以隐喻性还原地表现形式为基础的同时,且从通过线描运用的文化性游艺的时间来显出。”[6]

基于此,笔者认为目前研究者对此部分的关注度与论述强度相对其他方面较低,仅有单篇文献对此进行较为明确具体的论述。同时,对于“绘画性”术语的边界范畴,学界目前并无明确共识,该术语本身存在一定的研究探讨空间。

(二)对文学的“绘画性”进行研究

对于文学绘画性研究的相关文献数量较多,种类较为庞杂。对于这一部分的术语范畴梳理,鲜少有单纯概念界限的相关成果。研究者更倾向于将对文学的“绘画性”理解,融入对小说、诗歌等的研究之中。

1. 文学的“绘画性”研究

在笔者所查文献中,对于文学的“绘画性”研究文献相对较少,其中引用率较高的文献有以下2篇:2011年发表的期刊论文《对“文学性”与“绘画性”的探究——以鲁迅先生倡导的“新兴版画运动”为例》[8],2016年发表的期刊论文《论文学的“绘画性”》[9]。

其一,论文《对“文学性”与“绘画性”的探究——以鲁迅先生倡导的“新兴版画运动”为例》,以文学与绘画的深层隐秘关系入手,对“文学性”与“绘画性”这两个概念进行边界限定。尽管,研究者并未直接对文学的“绘画性”这一概念范畴进行探讨界定,但是其对于“文学性”“绘画性”确定直接的定性阐述,对于文学“绘画性”本身的概念范畴界定有着一定的积极启发。学者段保国避免直接论证文学的“绘画性”,转而将其从文学与绘画中提炼出,成为两个独立的“文学性”“绘画性”概念,进行分别探讨。其中,学者段保国认为“文学性”就是:“文学性成分、要素,也即文学模式、文学特有的表达方式。”;“绘画性”就是:“即绘画性独立于其他艺术门类的特征。”[8]

其二,论文《论文学的“绘画性”》直接界定文学的“绘画性”。张欢认为文学是空间的艺术,绘画是时间的艺术,二者之间有着互为借用的方法。正因为此,文学的“绘画性”:“体现在文学对绘画技法的借鉴上”[9]。研究者从文学和色彩与光影、中国绘画、西方绘画这三个方面,阐明了文学如何通过绘画性帮助其凸显文学性的。

2. 文学“绘画性”小说维度研究

对于小说维度的文学“绘画性”研究,其中引用率较高的文献有以下4篇:2004年发表的期刊论文《论现代小说的绘画性特征》[10],2009年写成的学位论文《色彩与旋律之美——从〈浪〉〈到灯塔去〉管窥伍尔夫小说的绘画性与音乐性》[10],2014年发表的论文《莫言小说的绘画性》[12],2015年发表的《谷崎润一郎短篇小说语言的绘画性》[13]。需要注意的是,探讨文学与绘画之间关系的文献同样较多,但因为其对于文学的绘画性并未上升到自觉意识,故笔者并未将此类文献归类为文学的“绘画性”文献。

其一,在论文《论现代小说的绘画性特征》中,尹成君、冯志才学者点明小说与绘画所属同一艺术范畴,存在一定“互文性”。在后文中,研究者论述了这样的观点:“现代小说的绘画性特征首先是通过语词描绘的可观性而获得。”[10]此外,研究者还从审美共层、审美个性的维度,论述了“绘画性”对于现代小说而言是其作为一门艺术存在必要条件的特征。对于审美个性维度,研究者则从三个方面,表达了“绘画性”在现代小说中的体现:其一,小说可以通过绘画性,把心理世界具象成物理世界;其二,小说可以通过绘画性将抽象的想象世界实现成为现实世界;其三,小说可以通过绘画性将不具有美感的画面,美化加工成为带有美感的画面。在论述过程中,研究者涉猎多篇现代小说:例如,沈从文的《市集》《边城》、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等,得出了这样的结果:“绘画中有意味的形式及内在精神,在现代小说的文本中的展现是有着明显的痕迹的。”[10]

其二,在学位论文《色彩与旋律之美——从〈浪〉〈到灯塔去〉管窥伍尔夫小说的绘画性与音乐性》中,研究者杜馨将文学的绘画性研究对于小说的研究范围扩大到了世界文学之中,将文学的绘画性作为伍尔夫小说的特征之一,加以论述。显然,论文并未对“绘画性”以及文学的绘画性,这一概念范畴进行明晰。但在后文论述中,研究者杜馨分别从“光影变幻的视觉效果运用”“富有色彩的语言建构”[11],这两方面论述了绘画性在伍尔夫这两部小说中的具体呈现以及效果。

其三,在论文《莫言小说的绘画性》中,学者李光安对于莫言小说的绘画性进行了具体分析。李光安学者在论文并未直接定义文学的绘画性,而是用类似的论述巧妙滑过,对绘画性呈现出一种含混模糊的印象感受:“美学思想、文学与绘画在互动中发展,美学思想、文学深刻影响着绘画的风尚,而美学思想、绘画也会反映在文学作品中。莫言的小说展现了一种极具特色的绘画性。”[12]同时,学者还借用了美学思想作为文学与绘画之间的沟通中介,即美学思想和文学对绘画产生影响,而绘画与美学思想因此反向将这种影响作用于文学。研究者经由此路径将文学与绘画性之间的壁垒打通。

其四,在论文《谷崎润一郎短篇小说语言的绘画性》中,学者张能泉未能完成文学的“绘画性”概念范畴限定,而是直接将文学的“绘画性”与“小说语言的视觉图像性”[12]等类似概念内涵等同,之后以此为基础展开对谷崎润一郎短篇小说语言的绘画性探讨。

基于以上论述,笔者认为学界对于文学“绘画性”本身的定义尚不明确。在研究中,学者常常将其简化置换为“诗画同源”“诗中有画”“文学的图像表达”等类似的话语。

3. 文学“绘画性”诗歌维度研究

对于诗歌维度的文学“绘画性”研究,研究文献引用量较高文献成果,相比小说较少。其中,以下2篇:2009年发表的期刊论文《试论艾青诗歌的绘画性——对“诗中有画”的再认识》[14],2017年发表的《梁宗岱法译〈陶潜诗选〉的绘画性》,学界引用率较高。

其一,在论文《试论艾青诗歌的绘画性——对“诗中有画”的再认识》中,学者谢珊珊开宗名义以“诗中有画”作为了论述切入点,对爱情诗歌的绘画性进行论述。显然,同上文小说研究类似,在诗歌研究中,研究者也常常将“绘画性”的概念与其他概念置换等同,模糊滑过,并不进行定性描述。

其二,在论文《梁宗岱法译〈陶潜诗选〉的绘画性》中,学者陈庆、仲伟合将文学绘画性的诗歌维度研究拓展至詩歌翻译之中,即诗歌维度的文学“绘画性”为:“诗歌与绘画之间的亲缘关系决定了绘画性是诗歌和诗歌翻译的内在特征,绘画性是诗歌翻译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此外,因为“绘画性”至今学界尚无定论,故学者陈庆、仲伟合综合各家之言,对诗歌与绘画的共同性给出了简明清晰的阐述:诗歌与绘画本身在发生学维度上有着天然的同构关系;诗歌与绘画在审美认知以及审美心理上具有相互连通的可能;诗歌与绘画在表现对象上也有相同之处,均可描摹客观与主观之物;诗歌与绘画二者在创作的技术层面以及思想的构建层面有着相通性;诗歌与绘画“二者的生产内容与最终表达形式具有同质性”;诗歌与绘画二者的“审美的话语体系具有相通性”[15]。在明晰对于诗歌绘画性的认识和定义之后,研究者借用梁宗岱对于《陶潜诗选》的法译翻译案例,分别从具象以及抽象两个维度——即该作品对于中西方的绘画手法、方法以及原理的借鉴与移植借用;该作品对中西绘画的思想与理念的模仿与学习——对该翻译作品中的绘画性进行了论述。

基于此,笔者认为相较于小说的绘画性研究,诗歌绘画性研究对象更加多样,即涉及了翻译案例;诗歌绘画性对于其本身概念的阐释虽然仍旧较为含混,但开始有一定的术语概念探讨意识,并适度提出学者个人的清晰的概念边界;诗歌绘画性的研究仍有较大空间供后来者发挥。

三、梳理中西诗画理论脉络

在上文对“绘画性”这一概念范畴的理论较为详尽爬梳后,笔者将展开对于其相关理论的文献梳理。由于学界对于“绘画性”这一术语尚无定论,相关理论并不成熟。在研究过程中,学界通常将该类问题的关注焦点,移情于诗画理论。故笔者将对此进行梳理,为读者提供一个与文学“绘画性”相关的理论文献鸟瞰图。

需要说明的是,以“诗画理论”为关键词的检索结果中,文献成果大多是集中在较为具体的研究对象之中,例如对莱辛与苏轼的诗画理论的比较:期刊论文《莱辛与苏轼诗画理论之比较》[16](2011)、对莱辛诗画理论的探讨:学位论文《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拉奥孔〉诗画界限批判》[17](2007)、以苏轼为例对中国诗画理论的探讨:期刊论文《以苏轼为例:中国哲学语境中的诗画理论》[18](2004)等等。这类研究成果有着重要研究意义,但对于整体把握中西诗画理论脉络的意义较小,故笔者仅在此处简单提及,不再赘述相关内容。

如上文提到的文献检索漏洞,笔者适当跳出“诗画理论”关键词,并检索到多篇研究“诗画关系”的研究成果。与上文所提及的问题类似,该类文献虽成果丰富,但大都切入点较小,注重理论实践,忽略理论本身梳理,故笔者此处并未过多提及。但在这之中,有1篇引用率较高的文献,即2014年发表的期刊论文《“诗画”视域中的图文关系探究》[19],对于中西诗画理论脉络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在这篇论文中,学者杨向荣事实上将“诗画关系”理论的探讨划分为“图文关系”的下位研究对象,即“诗画关系、语图关系、言象关系等命题都属于图文关系的问题域,而其中诗画关系又尤其具有代表性。”在这样的定位下,学者杨向荣分别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梳理中西诗画理论。其一,“柏拉图与达·芬奇的视觉革新诉求”。研究者认为柏拉图之所以反对诗人对包括绘画在内的艺术进行模仿,是因为其“反视觉观念”的一种体现。这在某种意义上,其实是诗画关系讨论的萌芽和先声。此后,达·芬奇反驳了绘画的机械技艺的错位定位后,认为绘画是一种科学。在此认识基础之上,达·芬奇对诗歌和绘画进行了比较,即“他隐约提及了诗是时间的艺术,绘画是空间的艺术的区别。”而学者杨向荣认为这其实是莱辛诗画观的一种幼芽时期。其二,“德国启蒙时期的诗画争论”。这一时期的诗画理论发展脉络是:从温克尔曼的诗画一致性,到莱辛的诗画异质观:即对于诗画的表现媒介以及如何表现的探讨,再到中国学者钱钟书对莱辛理论的反驳:即“诗歌能够同于画和通于画,画却难以同于诗和通于诗。”其三,“中国古代的诗画关系论”。学者杨向荣指出,相较于西方的从技艺、方法等实体角度阐述诗歌与绘画的关系,中方的诗画相同是指二者在“虚的方面是相通的”[19]。也就是说,对于中国而言,学者们对于诗画理论一直坚持着“诗画同源”的观点,只不过不同时期,“画”这一含义所指会有相应的变化。此外,学者杨向荣还指出中国的“诗画一律”理论,该理论由苏轼提出,并在宋代文人以及画家那里变成了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审美的姿态,最终在明清变为“题诗入画”。

在梳理过程中,笔者发现对于文学的“绘画性”理论本身的发展,学界研究成果较少。这一点,也可以从笔者对相关文献进行检索时的方式,窥探一二。因为对于文学的“绘画性”理论探讨较少,只好依照学界现状,转而将文学“绘画性”简化为“诗画”相关理论。这一做法显然欠妥,同时也显露了学界对于文学“绘画性”理论研究的不足,说明后来者在此维度有较大的研究空间。

四、论证“文学绘画性”学科间性可能与途径

“文学绘画性”之中存在的学科间性究竟是否具有合理性与可能性呢?跳出前文限定关键词检索,笔者在这篇2020年发表的论文《跨门类艺术史研究的空间及其路径——以文学与绘画的关联为中心》中,得到了启发。

在论文中,学者陈琳琳通过“文学与绘画的‘艺术门类间性”“题画文学与诗意绘画:综合艺术形式的‘文本间性”“文学家与画家:‘主体间性与艺术场的形成”“从诗、画的沟通看‘有限度的艺术普遍性”四个维度,以文学与绘画为例,具体阐述了学科间性的可能性及其实现途径。

学者陈琳琳在对现象进行分析梳理之后,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实现“学科间性”研究的跨越:其一,对于超越了单一类别的艺术表现形式,应当“被‘汇通或‘打通为一种‘整合复数的史料,成为一般艺术史的研究对象”。基于此,研究便可以打破单一门类的艺术研究的思维局限与僵化模式,以此为突破,久而久之可通过这样的方式提升对于相关理论的研究与构建。其二,研究者指出,“复合文本”由于其天然属性:生成于多种媒介滋养下的构筑之中,其本身就与绘画、摄影等等艺术类别实现了“对等性”。基于此,学界同时应将研究焦点集中于此类对象背后的间性关系及其艺术学理论研究。其三,对于实现学科间性,除去研究客体本身的突破扩展以外,研究者本身也应该发挥其“主体间性”,主动打破艺术研究的固有桎梏,寻找或孵化出新的艺术门类,更好地把握学科融合的现在与未来。其四,学者陈琳琳指出:在学科间性的考量之下,文学与绘画之间的间性理论,有着较广博的覆盖面与内涵域。因此,对于现如今十分主流的“艺术的跨界”,学界应该突破较为隔离单一的艺术史的研究,以更开阔的研究视域,在艺术理论的整体框架之下,“寻求各艺术门类的相互关系及其共同规律,并进一步体认各艺术门类无法相互取代的本体特殊性。”[20]

基于此,笔者发现学界对此维度的探讨与研究还存在较多盲点,这些都亟需后来者完善补充。但无论如何,令笔者感到欣喜的是,学界已经开始对学科间性可操作性的探讨有了自觉的理论与实践意识。

四、结语

“文学的绘画性”是学界保有持久热情的研究热点与焦点。笔者上文对文学绘画性研究成果与现状进行了整理与爬梳。显然,学界对于相关概念范畴的探讨尚存在争议,对于相关理论的研究仍待补充。这些不足,都为后来者的研究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注 释:

① 计算机根据关键词检索,智能筛选得出以上研究成果。这样的检索之中可能存在人的思维与机器算法的不对等,从而产生检索误差。但是,此类误差对于学界已有研究成果的整体把握,影响较小,故笔者认为此结果仍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特此说明。

② 此处的国际会议是指会议级别为国际会议,并不仅局限于论文写作语言。

参考文献:

[1] 项竞婵.黑白装饰画中装饰性与绘画性的关系探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7.

[2] 汤宗霖.浅谈当代绘画的绘画性和观念性[D].西安美术学院,2017.

[3] 鲍明源.“绘画性”概念源流考[J].大众文艺,2017,(15).

[4] 杨澜.中国古代叙事性绘画研究[J].艺术教育,2016,(006).

[5] 王希.中国工笔画评价标准体系的探究与建构—重绘画性视角[D].天津大学,2015.

[6] 郑锡道. 东亚传统绘画的绘画性和风流[A].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文艺美学研究(2015春季卷)[C].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2015:19.

[7] 黄勇.论中国当代艺术中的“绘画性”[J].美术研究,2010,(1).

[8] 段保国.对“文学性”与“绘画性”的探究——以鲁迅先生倡导的“新兴版畫运动”为例,2011.

[9] 张欢.论文学的绘画性[J].艺术的教育性,2016.

[10] 尹成君.论现代小说的绘画性特征[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

[11] 杜馨.色彩与旋律之美——从《海浪》《到灯塔去》管窥伍尔夫小说的绘画性与音乐性[J].东北师范大学,2009.

[12] 李光安.莫言小说的绘画性[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13] 张能泉.谷崎润一郎短篇小说语言的绘画性[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14] 谢珊珊.试论艾青诗歌的绘画性——对“诗中有画”的再认识[J].名作欣赏,2009.

[15] 陈庆.仲伟合.梁宗岱法译《陶潜诗选》的绘画性[J].外语教学, 2017.

[16] 王瑞.莱辛与苏轼诗画理论之比较[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

[17] 金文超.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J].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

[18] 闾海燕.以苏轼为例:中国哲学语境中的诗画理论[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19] 杨向荣.“诗画”视域中的图文关系探究[J].求索,2014.

[20] 陈琳琳.跨门类艺术史研究的空间及其路径——以文学与绘画的关联为中心[J].当代文坛,2020.

作者简介:王淼,武汉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猜你喜欢
文学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文学大师的遣词造句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文学画中话
《台港文学选刊》2017年总目录
中外文学中的“顽童”
文学小说
文学
文学社团简介
文学寿星叶圣陶的养身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