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从教材到阅读的桥梁

2021-10-13 01:06周健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读书教材

周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阶段必须完成145万字的阅读量。但是,学生仅仅依靠教材是不能完成阅读量的。学生课外自主阅读,效率低下,结果不尽如人意。统编教材的编者也注意到了这一点,通过讲读、略读、自读等课文编排,将课外阅读纳入课堂教学中,目的是以教材为依托,主动拓展课外阅读,为学生语文素养提升奠定基础。本文探讨的是,在教学中,教师如何依托教材,拓展课外阅读的一些策略。

一、阅读选择

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首先要学会选择好书。在这方面,学生的分析能力还有所欠缺。对此,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帮助学生选择课外读物,搭建课内课外阅读的桥梁,满足学生的阅读欲望,理解教材的内容。

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为学生推荐读物。比如,在教学《鲁滨逊漂流记》这篇课文时,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要有机拓展,鼓励学生课外阅读整本名著。教师也可以根据单元主题为学生推荐读物。比如,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文分别是《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女娲补天》,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快乐读书吧”的内容,根据单元主题给学生推荐中外神话,有效填补课内阅读的空白。

需要注意的是,在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的时候,一方面,教师要选择适当的内容,帮助学生更深地理解教材;另一方面,教师也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在阅读量上进行掌控,比如针对长篇名著,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年龄节选长篇名著的片段进行阅读,提高阅读效果。

二、阅读指导

在统编教材中,编者已经在单元要素中渗透了读书方法,比如默读、跳读、快速浏览等,但是,对于大多数小学生来说,他们的课外阅读往往是自由散漫的,未能真正通过课外阅读达成提取有效信息、丰富情感的目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托教材中提及的读书策略,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

比如,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目标中提到“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这恰恰是课外阅读的重点方法之一。小学生由于识字量有限,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遇到生字词。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提及的方法,结合注释、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词。

学生掌握方法是一回事,能够运用这些方法培养自己的阅读习惯,则是另一回事。在教材中,编者安排一单元的内容,旨在帮助学生理解难懂的词语。在教学中,教师可能需要一个月、一学期,乃至更长的时间,帮助学生灵活运用这些词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阅读评价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生来说,开展课外阅读活动,首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对阅读产生了兴趣,他们才会想尽办法找书来阅读;如果学生不感兴趣,即便教师将课外阅读当作业,他们也只是敷衍了事。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着力点在教师评价上。

教师点评是一种评价,通过比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是一种评价;定期举办读书笔记展览活动,办手抄报,分享阅读心得,也是一种阅读评价。教师要敢于发散思维,调动一切有利于阅读的因素,如有必要甚至可以每周上一节阅读交流课,鼓励学生上台分享阅读心得,或者每节语文课留几分钟,让学生分享阅读心得,激发阅读兴趣。

笔者曾在班级里开展“读书小讲堂”活动,每期围绕一本书,比如《西游记》《昆虫记》等,学生自由组合,三四人一组开展活动,有人做宣传海报,有人负责推介一本书,有人分享阅读感悟,最后教师点评,评出“读书之星”。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讀书热情高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会阅读,而且还敢说敢写,敢于主动参加班级活动,独立思考能力、表演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总之,教师既要搭建平台,敢于放手,鼓励学生自主进行课外阅读;同时,教师也要立足教材,认真钻研,鼓励学生将教材和课外读物联系起来进行阅读,培养阅读兴趣,提升语文综合能力。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读书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我爱读书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我们一起读书吧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