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绿色富农曲

2021-10-14 09:40文|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农畜产品河套绿色

文| 祁 娟 邬 佳

近年来,五原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天赋河套”区域公用品牌为引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走出了一条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符合五原实际的富民强县之路。

夯实产业基础,走绿色发展之路

五原县坚持绿色农业发展方向,全县耕地完成一轮配套改造,灌排体系实现全级畅通,新增土地20多万亩,补齐了农业基础短板。在此基础上,五原县积极改造中低产田,选取代表性强、盐碱地治理基础相对扎实的4个村进行试验示范,举全县之力推进盐碱地改良工程。与中国农科院等17家科研院所、30位专家合作,开展22个研究课题试验;引进73家企业试验改盐新技术21项、改盐新产品36个;采取撒施脱硫石膏、明沙、有机肥、改良剂、种植耐盐作物“五位一体”技术改良土壤5万亩,叠加实施“上膜下秸”“暗管排盐”等技术,让昔日的盐碱白变成了今天的生态绿。全然不见过去“满眼一片白茫茫,寸草不生碱圪梁。年年辛苦都瞎忙,大片土地尽撂荒。”的情形。取而代之的是田成方、路成网、渠相连、树成行的田园画卷。

好产品是“产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近年来,五原县始终坚持“绿色兴农、质量兴农”,在规模化发展的基础上,启动“绿色农业”的“新引擎”。通过开展控肥增效、控药减害、控水降耗、控膜提效“四控”行动,不断强化源头管控措施。全县建起有机肥企业6家,智能配肥站20家,虫情测报点4处,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点12个,残膜回收站13个,秸秆综合利用企业20家,“四控”园区69处。通过“四控”行动,既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又促进了农产品品质提升,有效实现了农民增收、农村变美、土壤变健康、农业生产提质增效。

延伸产业链条,走集群化发展之路

五原县坚持把绿色食品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新抓手,大力推进绿色食品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规划引领、精准招商、品牌支撑战略,打造集生产、加工、流通、服务为一体的产业集群,对延长产业链、优化供应链、提升价值链,破解产业链条较短、农业效益不高等关键问题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为提升品牌价值、精深加工附加值,五原县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构建起以县城为中心、交通干线为延伸、辐射全县域的产业布局,形成订单合同、“农企银”协作、股份合作等多种模式,培育合作社1097家、家庭农牧场133个,全面推行“五星级”管理,促进农畜产品品质提升。依托农畜产品加工业,引进168家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产业关联度高的龙头企业,支持“农”字号龙头企业技改创新,实现上下游产业链协作发展,全县322家企业围绕农畜产品进行精深加工,农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率达到71%,实现销售收入26亿元、增加值2.6亿元,形成“种养加”于一体的集群化、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拓宽销售渠道,走品牌化发展之路

一直以来,五原县绿色优质农产品大部分都在本地及周边县市行销,尽管获得了非常好的口碑,但市场范围尚有待拓展。为解决这一问题,五原县提出“互联网+县域经济”的发展理念,立足整个河套地区绿色特色农产品的资源优势,提出了“买河套、卖全国”的电子商务发展思路。

在河套电子商务产业园的直播间内,网红主播正在为大家讲解如何挑选冰糖西红柿,每一场直播都会带来上万人的关注,订单遍布全国各地。依托河套电子商务产业园,五原县的优质土鸡蛋1颗卖到了3元,糯玉米1棒卖到了7.8元,“灯笼红”香瓜1斤卖到了45元,黄柿子1斤卖到了15元……这都得益于“农商结合”的思路,得益于“网商+企业+农户”“企业+农户”“网商+农户”三种紧密的农企利益联结模式。河套电子商务产业园利用国内各大电商平台,逐步扩大了河套绿色优质农产品线上推广渠道与手段,实现土鸡蛋、红腌菜、早熟梨、石磨面等“子品牌”产品溢价。农产品通过搭上互联网的快车,成为农民致富的“金疙瘩”。

销路打开后,对品质的把关必须更加严格。五原县不断拧紧农畜产品质量监管安全阀,积极构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管理系统,建立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和数据库配置完善监测手段,从标准化基地建设、质量安全追溯、产品检验检测等方面进行全程监管,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下,五原县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实的举措,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新作为。

猜你喜欢
农畜产品河套绿色
绿色低碳
河套地区南美白对虾养殖试验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近代晋陕移民与“河套”内涵变迁
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研讨
第2届中蒙博览会国际绿色农畜产品展在呼和浩特市隆重举办
西藏农畜产品产业化现状与发展对策
西藏农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需求趋势研究
河套灌区:兴水利强基础 惠民生促和谐
河套灌区试用无人机获取作物需水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