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治疗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

2021-10-15 00:13周建国陆秀盼解一鸣于正茅光耀
康颐 2021年16期
关键词:重症哮喘呼吸衰竭安全性

周建国 陆秀盼 解一鸣 于正 茅光耀

【摘要】目的:对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接受急诊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随机将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56例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为实验组(28例,应用急诊治疗)、对照组(28例,应用常规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各身体指标变化。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6.43%,27/28)比对照组(71.43%,20/28)高,P<0.05;经治疗,实验组PaCO2(46.76±2.09)mmHg、PaO2(74.11±1.86)mmHg、pH(7.49±0.04),较之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治疗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确切,可尽快恢复各项身体指标。

【关键词】急诊治疗;重症哮喘;呼吸衰竭;安全性;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R562.25 【文献标识码】A 【DOI】

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属于呼吸系统疾病,很多重症哮喘患者发病时都表现出气道堵塞,致使患者各项指标产生问题并出现血流比例失调的情况,直接影响其呼吸功能,甚至还会诱发呼吸衰竭[1]。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以呼吸困难、头晕眼花为主要症状,甚至还会昏迷,使肺部功能受到影响。临床中,急诊治疗的应用可明显增强疗效,使患者不适感得以改善,进一步优化患者生活质量,加快其恢复速度。由此可见,深入研究并分析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十分有必要。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础资料

课题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56例进行统计学比对,按照入院序号划分两组,对照组28例,男18例,女10例,年龄范围在32~72岁之间,中位年龄(58.39±2.26)岁,实验组28例,男15例,女13例,年龄范围在30~75岁之间,中位年龄(58.33±2.22)岁,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接近,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结合患者病情实施糖皮质激素与β2受体激动剂治疗。此外,应采取祛痰、吸氧以及维持电解质平衡等针对性治疗手段[2]。

实验组应用急诊治疗,患者接受BiPAP呼吸机口鼻面罩正压通气治疗期间,应选择S/T模式,将最初呼吸频率设置成每分钟12-18次,每分钟氧流量5升。同时,吸气压力为10-20cmH20,而呼气压力为5-10cmH20。治疗期间,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作出调整。

1.3 评价指标

(1)比较患者临床疗效。临床治疗评价标准由显效、有效、无效三部分组成。显效,即经治疗后身体各指标恢复正常且没有呼吸障碍;有效,即经治疗后身体各指标恢复理想且呼吸有所改善;无效,即经治疗后身体各指标没有改善且不良症状没有缓解。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总和[3]。

(2)对两组治疗前后各身体指标变化进行评估。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SPSS19.0版本分析所得数据,P<0.05作为统计学差异基础表达。

2 结果

2.1 实验组、对照组临床疗效分析

组间总有效率比照,P<0.05。(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身体指标变化比较

治疗后,实验组各项指标较之于对照组,P<0.05。(表2)。

3 讨论

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属于呼吸系统疾病,会直接影响患者呼吸功能。目前阶段,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各领域均取得了理想发展机遇,同时也加剧了环境污染程度[4]。受不规律生活习惯的影响,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患病率明显提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此疾病的临床症状以气喘和呼吸困难为主,若情况严重还会对患者生命造成威胁。临床研究中,急诊治疗可使疗效显著提高,使患者不适感得以改善,进一步优化患者生活质量,以缩短病情恢复周期[5]。

在研究中,实验组患者采用急诊治疗,与对照组各项指标相比,P<0.05。由此表明,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接受急诊治疗,可明显优化临床治疗效果,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患者各项身体指标的恢复速度。

总体来讲,急诊治疗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确切,使病情恢复周期明显缩短,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祖菲亚·努尔买买提.重症哮喘伴发呼吸衰竭患者中采取急诊抢救的临床效果与应用价值[J].中华养生保健,2020,38(7):185-186.

[2]王耀辉.急诊治疗用于呼吸衰竭合并重症哮喘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华养生保健,2020,38(2):48-49.

[3]賈芳芳.急诊治疗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0,11(20):32-34.

[4]华玉宝,王利云,吕芳.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护理效果分析[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20,8(11):644-645.

[5]梅林,张婷婷,唐海莲,等.机械通气辅助治疗在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急诊抢救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6):46-47.

*通讯作者:茅光耀,泰州市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重症哮喘呼吸衰竭安全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治疗临床效果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无创正压通气对胸外科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俯卧位通气在ICU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西药临床应用中合理用药对其安全性的影响
关于桥梁设计中的安全性与耐久性问题的几点思考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急诊抢救重症哮喘联合小剂量肾上腺素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无创呼吸机治疗重症哮喘40例临床研究
重症哮喘呼吸内科综合治疗效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