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 网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影响因素分析

2021-10-18 08:57梁文文冷玲倻周艳华
科学技术创新 2021年27期
关键词:路堤格栅间距

梁文文 冷玲倻 周艳华

(江西科技学院,江西 南昌 330098)

1 概述

桩网复合地基具有沉降变形小、变形稳定时间短且造价相对较低等突出优点[1-2],在国内外公路路堤、铁路路基、机场等深厚软土地基处理中广泛应用[2-5]。桩网复合地基是由桩作为竖向加强体、土工格栅碎石垫层作为水平加强体,与路堤填土及桩间土相互作用的受力体系[2],其荷载传递机制十分复杂。在上部填土荷载的作用下,由于褥垫层的可变形特性,允许刚性桩体“上穿”产生桩土差异变形,使应力重分配,从而充分发挥了桩、网、土的承载能力,有效控制沉降变形[1-2]。桩土应力比指桩顶平面上桩顶和桩间土的土压力比值,是承载力和沉降计算的重要参数[2,6],反映了桩- 网复合地基中桩土荷载的分配情况,也是评价加固效果的重要指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1-2,6]。

本文主要采用理论推导和数值模拟等相结合的方法,考虑拉膜效应影响下对桩一网复合地基桩- 土应力比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

2 桩土应力比分析

桩土差异沉降产生后,褥垫层中的加筋材料开始发生形变,通过产生的拉力将桩间土承受的部分应力传递到桩顶上来。为简化计算,假设加筋材料均匀变形,且变形后挠曲线为二次抛物线,建立平面应变模型如图1 所示。

图1 拉膜效应分析模型

建立如图所示直角坐标系,挠曲线过点M(B,ΔS)得挠曲线方程为:

假设加筋材料均匀变形,筋材平均张拉力T 表示为

3 数值模拟研究

3.1 计算模型的建立

模拟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PLAXIS 进行, 采用Mohr-Coulomb 模型对路堤填土、桩间土体以及下卧层上的土体进行模拟;土工格栅采用PLAXIS 中的格栅单元模拟,且仅承受拉力,其拉伸刚度为1000kN/m;褥垫层材料也采用Mohr-Coulomb 模型来模拟;桩体假定为弹性模型;桩与格栅、垫层与土之间的接触问题采用接触单元(Interface Element)模拟。地基土是分层的,为了方便起见,将地基土简化为两层计算。在模型底部和侧面设置水平向约束和竖向固定约束。为了显示初始地应力的作用,在未加入填土荷载前,先考虑在自重作用下对地基土进行计算,获得初始地应力。模拟时假设地下水的水位和地基表面齐平。数值模拟中各土层物理力学参数如表1 所示。

表1 材料的基本力学参数

在本模型中,设置路堤填筑高度为5.5m,预压土高为3m,坡比为1:1.5,路基顶面宽度为16m,路基底宽为38.75m;模型宽70m,高47m;下卧层厚度为20m,加固区厚度为18m;桩长18m,桩间距3.5m,桩顶设置50cm 厚的褥垫层,图2。

图2 有限元计算模型

3.2 桩土应力比影响因素分析

桩土应力比是复合地基中的一个原始概念和计算参数,并且展示复合地基的一个重要内容:桩与周围土体一起承担来自上面传递的荷载。如果从设计方面来考虑,有关承载力和控制沉降的计算,桩土应力比的选取和计算起着决定性作用。

3.3 桩间距对桩土应力比的影响

图3 为桩间距对桩土应力比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桩间距对桩土应力比影响较大,随着桩间距的增大,桩土应力比逐渐增加,加筋对桩土应力比影响较小,表2。

表2 桩间距对桩土应力比的影响

图3 桩间距对桩土应力比的影响

3.4 筋带拉伸刚桩土应力比的影响

图4 为筋带拉伸刚度对桩土应力比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筋带拉伸刚度可增大桩土应力比,随着筋带拉伸刚度的增加,桩土差异沉降逐渐增大,但增大程度很小。

图4 筋带拉伸刚度对桩土应力比的影响

4 结论

4.1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得出了桩土应力比的计算公式,同时分析各因素对桩土应力比的影响。

4.2 桩间距对桩土应力比影响较大,桩间距增大50%,桩土应力比增加了56%,加筋对桩土应力比影响较小。

表3 筋带拉伸刚度对桩土应力比的影响

4.3 筋带拉伸刚度可增大桩土应力比,随着筋带拉伸刚度的增加,桩土应力比逐渐增大,但增大程度很小。

猜你喜欢
路堤格栅间距
导流格栅对发射箱内流场环境影响研究
嵌入式反压护道作用下软基路堤稳定性研究
开始和结束
铁路浸水路堤优化的边坡稳定分析
一种海洋工程中格栅的现场修改方法
基于经济性和热平衡的主动进气格栅策略开发(续2)
基于经济性和热平衡的主动进气格栅策略开发(续1)
非均匀间距的低副瓣宽带微带阵列天线设计
桩承式路堤中土拱效应演变规律宏细观研究
填石路堤强夯施工技术及路基响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