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业集群集聚绩效及竞争态势比较
——基于湖南省14个市州的实证分析

2021-10-18 12:52张子妍
市场论坛 2021年7期
关键词:市州区位集群

彭 丹 张子妍

“产业集群”(industry cluster)的概念来源于著名学者迈克尔·波特的著作《国家竞争优势》(《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他认为产业集群是指大量相互关联的企业及其配套机构集聚在某一特定的领域上(通常以主导产业为核心),并形成强大且可持续的竞争优势的现象(Porter,1998)。产业集群作为产业组织发展的一种高级形式和重要特征,不仅构成了当今世界经济的基本空间框架,而且往往还是一个产业或地区甚至是一个国家的竞争力所在(胡宇橙,王庆生,2010)。因此,构建产业集群已成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必然趋势和必由之路。旅游业的发展与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密不可分,但由于旅游产品具有不可移动的特性,旅游者只能在到达旅游目的地之后才能消费相关的旅游产品,这就使得旅游业相关产品和服务更容易在某一特定的区域内实现集聚。因此,科学量化分析区域旅游产业集群的集聚绩效和竞争态势对于不同区域间的比较研究以及制定合理可行的集群发展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一直是被国内外学者重点关注但同时又颇具争议的问题。上世纪90年代,国外旅游产业集群研究开始起步,迄今为止研究成果较为丰富,国内对于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稍晚于国外。1990年,波特提出了著名的“钻石模型”(Michael Porter Diamond Model)理论,用以强调营造产业集群对于提升某一地区产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Porter,1990),为旅游产业集群研究开创了先例。从总体上看,对于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国外主要侧重于定性的案例分析研究,理论研究和定量研究较少,而国内则以实证分析为主。具体而言,目前国内旅游产业集群研究内容以基础理论、形成机制与演化等方面为主,对旅游产业集群绩效及竞争研究有所欠缺。由于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动态演变的过程,所以本研究并不讨论旅游产业集群存在与否,而是侧重于对旅游产业集群的集聚绩效进行测度并分析其发展现状与竞争态势。因此,本文以湖南省14个市州为例,对各市州旅游产业集群的集聚绩效及其竞争态势进行比较分析和实证研究,并提出若干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针对性对策建议,以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旅游产业集群集聚绩效的测度方法

区位熵(Location Quotient,LQ)是经济学中常用的分析区域产业优势的指标,1996年Haggett首次将该指标运用于区位分析中。使用区位熵测算方法对目的地旅游产业集聚绩效进行测量,测量结果可用以判断该区域是否存在旅游产业集群现象及其所处的阶段(曹宁,2013)。本文运用旅游收入区位熵对湖南省14个市州旅游产业集群集聚绩效进行测度,其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eij表示i市州旅游产业总收入;ei表示i市州生产总值;Eij表示湖南省旅游产业总收入;Ei表示湖南省生产总值。LQ是该市州的区位熵,指某一市州的旅游产业总收入与该市州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占湖南省旅游业总收入与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的比重。若LQ值大于1,表明该市州旅游产业专门化水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现有集聚规模较大,集群化趋势较为明显或已经形成了旅游产业集群;若LQ值小于1,则表示该市州的集聚规模小于全省平均水平,集群化趋势较不明显。

二、湖南省旅游产业集群研究

(一)湖南省旅游业发展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湖南省旅游产业发展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旅游业已经成为湖南省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据《湖南统计年鉴2020》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湖南全省共接待外来旅游总人数共8.32亿人次,同比增长9.4%,旅游总收入达到9762.32亿元,同比增长14.4%。历年各市州旅游接待总收入与总人次见图1①湖南省统计局.“湖南统计年鉴2020”[R].http://222.240.193.190/2020t1jnj/indexch.htm.。可见,无论是旅游接待人数还是获得的旅游总收入,都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总的来说,目前湖南省旅游产业发展迅速,增长态势良好,在经济发展脚步加快的同时,旅游市场也日益发展成熟,并拥有相当的竞争实力。

图1 湖南省2010-2019年旅游接待总人数(万人次)与总收入(亿元)

(二)湖南省旅游产业集群集聚绩效测度

为了解湖南省旅游产业发展集群程度,本文测算了湖南省各市州旅游产业的区位熵指数,以求对各市州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借鉴。为保证区位熵数据来源的一致性与有效性,通过计算得出的湖南省14个市州的旅游收入区位熵指数(绩效值)LQ以及绩效增长指数P均由《湖南统计年鉴》(2011-2020)中的旅游总收入与GDP数据(见表1)中得到。

湖南省14个市州2010-2019年旅游收入区位熵指数如表2所示。湖南省14个市州中区位熵持续大于1的市州包括湘潭市、张家界市、郴州市、怀化市以及湘西州,这些市州的旅游产业集聚规模和专业化程度较高,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趋势也较为明显,其中集聚绩效最高的张家界市,近10年平均区位熵指数达到4.92;长沙、益阳的区位熵呈现出波动下降的趋势,产业集聚程度越来越低,不利于旅游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株洲、衡阳、邵阳、岳阳、永州以及娄底的区位熵有波动上升的趋势,表明这些市州未来极有可能形成产业集群;常德市的区位熵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的稳定状态,旅游产业的专业化水平及程度较低,产业集群形成难度较大。总的来说,湖南省14个市州的LQ值差异较大,有些市州的旅游产业专业化水平获得较大发展(如张家界、湘西州),已经或即将形成产业集群,而有些市州的专业化程度低、集聚规模小(如常德),接下来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促进其旅游产业的发展。

表2 2009-2018年湖南省14个市州旅游收入区位熵

此外,如果以2010年和2019年两个时间截面的LQ值为参考,以2010年作为基期,可以根据下式计算这两个时间截面之间的旅游产业集群绩效增长指数P,用以反映各地旅游产业集聚绩效在时间维度上的总体变化趋势。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湖南省各市州旅游产业集群集聚情况

其中:LQit为i市州第t年的集聚绩效值;LQi0为i市州基期的集聚绩效值;P为产业集群绩效增长指数。若P≥0,则该市州旅游产业的集聚程度不断提高或保持不变,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增强或持续稳定;若P<0,则该区域旅游产业集聚程度正在缩小,未形成产业集群或集群竞争优势不明显。

据表3所示,湖南省14个市州中,长沙、岳阳、常德、益阳四市的P值<0,其旅游产业集聚程度正在缩小,需采取措施抑制继续下降的趋势;株洲、湘潭、衡阳、邵阳、张家界、郴州、永州、怀化、娄底以及湘西州的集群绩效增长指数P>0,说明这些市州的区域旅游产业集聚程度正在加大,未来很有可能形成产业集群或进一步扩大其现有产业集群规模,从而增强该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整体实力;值得注意的是,岳阳、常德、张家界和怀化市旅游产业集群绩效增长指数P变动幅度较小,表明这些城市在过去十年间旅游产业集群水平保持稳定,未来应该着力加大产业合作,争取尽快形成产业集群或扩大其现有规模与范围。

三、旅游产业集群竞争态势比较分析

根据以上得出的绩效值LQ和绩效增长指数P,本文借鉴张河清等(2010)对广东省各城市旅游产业集群竞争态势进行比较分析时所建构的模型,将当期LQ值(即2019年数值)作为空间维度上的静态指标(横轴),P值作为时间维度上的动态指标(纵轴),以0和1作为临界值,将湖南省各市州分别划入强势区域、潜力区域、弱势区域、实力区域四个区域象限,构建出区域旅游产业集群竞争态势比较模型(见图2)。通过这一模型,可以对湖南省14个市州旅游产业集群的竞争态势现状进行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为各市州未来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提供方向指引。

图2 区域旅游产业集群竞争态势比较模型

根据上述模型,位于第Ⅰ象限的市州LQ>1,P+,可视为旅游发展的强势区域;第Ⅱ象限的市州LQ<1,P+,是旅游发展的潜力区域;第Ⅲ象限的市州LQ<1,P-,属于弱势区域;第Ⅳ象限的市州LQ>1,P+,是为竞争力最强的实力区域。根据湖南省各市州区位熵指数(绩效值)和绩效增长指数情况,可以将其划分入不同的区域,对比分析各市州旅游产业集群的竞争态势(表4)。

表4 湖南省各市州旅游产业集群竞争态势对比分析表

(一)强势区域

位于第Ⅰ象限即强势区域的市州包括湘潭市、郴州市、永州市、怀化市、娄底市以及湘西州共6大市州。这些市州的旅游产业集聚绩效值LQ均大于1,意味着高于湖南省全省平均水平,同时绩效增长指数P为正数,说明这些市州实现了生产力在空间布局上的优化,同时有效整合了旅游资源,发挥出一定的竞争优势,形成了旅游产业集群。未来这些市州应该树立区域整体开发观念,继续发挥整体优势,并争取培育出地方旅游集群品牌,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以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二)潜力区域

位于第Ⅱ象限即潜力区域的市州包括株洲、衡阳及邵阳。这些市州的旅游产业集聚绩效值LQ小于1,因而低于湖南省全省的平均水平,但绩效增长指数P为正数,说明这三个市州虽然目前的旅游产业集聚水平较低,但未来发展态势良好,具有形成旅游产业集群的优势条件,竞争优势有待发掘。因此,这些市州未来应该加快旅游产业的发展力度,着力营造宽松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努力改善当地的旅游产业集聚条件,提高旅游产业专业化程度,充分发挥其发展潜力,力求形成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旅游产业集群。

(三)弱势区域

位于第Ⅲ象限即弱势区域的市州包括长沙、岳阳、常德和益阳四个城市。这些城市的旅游产业集聚绩效值LQ小于1,且绩效增长指数P也为负数,说明这四个城市的旅游竞争整体实力较弱,旅游产业规模化程度低于湖南全省平均水平,未来甚至还有继续下降的趋势。长沙作为湖南省的省会城市,旅游资源丰富且知名度高,具有突出的区域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综合集聚效益低,专业化程度不足,创新能力不高等问题(左冰,2017),从而导致长沙的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水平相比其他省会城市稍逊一筹。而另外三个城市由于处于湖南旅游发展的边缘地区,旅游区位及交通条件较差,同时旅游资源也相对缺乏,旅游业在地区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占的比重不高,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较弱。处于弱势区域的城市,需要提高旅游产业的地位,加大投入完善旅游功能配套和基础设施,优化和调整旅游产业空间结构,同时寻求区域合作,形成优势互补同时又各具特色的旅游发展新格局。

(四)实力区域

位于第Ⅳ象限即实力区域的只有张家界一个城市。该市的旅游产业集聚绩效值LQ历年来均大于1,且与其他市州拉开较大差距。说明张家界市的旅游产业集群的集聚程度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并且具有相当强的综合竞争力。但同时其绩效增长指数P在过去10年间有7年均为负数,说明近年来该市旅游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程波动式上升,但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准。今后,张家界可以尝试通过各种方式组建大型旅游企业集团,以加快旅游企业的集聚速度,同时大力开发休闲旅游产品,以促进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李田,等,2018),从而使当地旅游产业集群规模不断扩大,整体竞争实力不断增强,不断提高对当地经济发展的贡献度。

四、结语

旅游产业集群是旅游核心吸引物、旅游企业及其相关企业和部门出于共同的战略目标,聚集在一定区域空间内而形成的一种产业形态(贺小荣,胡强盛,2018),其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不言而喻。本文基于湖南省14个市州2009-2018年十年间旅游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的面板数据和截面数据,运用区位熵指数LQ和绩效增长指数P来对旅游产业集群的集聚绩效进行测度,发现湖南省各市州旅游产业集群的集聚绩效差异较大,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表现在北部城市集聚绩效差,中西部和南部地区城市绩效增长指数高,发展潜力大。同时,通过区域旅游产业集群竞争态势比较模型的建构,将湖南省14个市州分别划入强势区域、潜力区域、弱势区域和实力区域四个区域象限内,通过分析其旅游产业集聚发展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未来发展建议。目前,湖南省旅游产业集群程度最高的城市是张家界,湘西州次之,岳阳、常德及益阳相对较低。这主要是由于张家界和湘西州地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产业集群在一定程度上会产生溢出效应,这对于地区经济发展无疑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一言以蔽之,湖南省内部各市州旅游产业集群地集聚绩效和综合竞争力差异较大。为促进湖南省旅游产业的协调健康发展,应该让政府和市场共同发挥作用。首先政府应当制定切实可行的区域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目标,在集群化发展的初期,必须做到政府“在场”,用强有力的政治经济手段主导当地旅游产业发展;而在集群化发展的成熟期,政府要开始进行角色转变,适当“放权”,充分调动各方旅游企业的积极性,运用市场的力量主导产业发展,而政府则需“退居二线”,更好地发挥其监管与引导作用。同时必须做到因地制宜,充分发掘各市州现有旅游资源,运用各方手段进行整合以发挥最大竞争优势,有针对性地形成以市州为单位的旅游产业集群品牌效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挖掘地方特色,加大产品创新与专业化程度,是湖南省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必经之路。◆

猜你喜欢
市州区位集群
袁奇峰:广州南CBD,优越区位截留全城商机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连锁餐饮企业区位选择
连锁餐饮企业区位选择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2017:市州报社长在谋划什么?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
如何辩证看待“区位条件”
区位分析专题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