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三叉神经痛35例临床观察

2021-10-20 08:07赵春荣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1年18期
关键词:卡马西平三叉神经痛活血

赵春荣

河南省长垣中西医结合医院,河南 长垣 453400

三叉神经痛好发于中老年人群,患者多见短暂性、阵发性且反复发作的剧痛,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需积极治疗。目前,临床多采用西药治疗三叉神经痛患者,以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1]。既往,临床上多采用卡马西平治疗,具有抗惊厥和抗外周神经痛的作用,但该药存在一定副作用,不宜长期服用[2]。而中医学认为,三叉神经痛属“头风”范畴,多为外感风邪或久居湿地,以致清阳不升,气血凝滞所引起,故治疗应以活血通络、祛风止痛为主。芎芷愈风汤有活血、镇痛、祛风的作用,且药性较为温和。鉴于此,本研究探讨芎芷愈风汤联合卡马西平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7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纳入研究,采用抽签法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年龄45~62岁;病程2~6年。观察组年龄44~63岁;病程3~7年。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

1.2 诊断标准 西医依据《三叉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3]中相关诊断标准:①影像学检查显示颅内存在占位或压迫;②发射电生理学检测显示脑神经损伤;③存在三叉神经感觉减退。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中瘀阻脑络证以及气血亏虚证,主症:头痛反复,经久不愈,痛处固定,痛如锥刺;次症:神疲乏力,面色恍白,心悸少寐;舌脉:舌质紫暗,脉细涩。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近期内未服用其它药物;③依从性较高。排除标准:①试验药物过敏;②合并其它引发头痛的疾病;③合并脏器功能不全;④存在精神疾病。

1.4 方法 对照组给予卡马西平片(华润紫竹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80802,规格:0.1g)治疗,口服,初始剂量0.8g·次-1,2次·d-1,而后每间隔1 d增加0.1~0.2 g,总剂量不得超过1.2 g·d-1,持续治疗20 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芎芷愈风汤治疗,方药组成:川芎30 g,白芷15 g,羌活15 g,防风15 g,毛冬青30 g,当归12 g,全蝎6 g,甘草6g;随证加减:阴虚甚者加生地黄30g;痰湿甚者加陈皮30 g,苍术30g;淤血甚者加桃仁30 g,红花30 g;每日1剂,水煎取汁300 mL,于早晚分服。持续用药20 d。

1.5 观察指标 ①治疗前和治疗20 d时,抽取两组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4 mL,3000 r·min-1离心处理10 min后,取血浆,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β-内啡肽(β-endorphin,β-EP)水平,试剂盒均来自上海酶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并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操作;②采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elf-Rating Scale of Sleep,SRSS)[5]评估两组治疗前和治疗20 d时的睡眠质量,该量表包含10个评分项,每个评分项由好至坏以1~5分表示,总分为各项得分相加共计50分,分值越低表示睡眠质量越高。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性别、疾病类型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年龄、病程、血浆CGRP、β-EP水平以及SRSS评分以表示,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用配对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浆CGRP、β-EP水平 治疗前,两组血浆CGRP、β-EP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0 d时,两组血浆CGRP水平较治疗前低,血浆β-EP水平较治疗前高,且对照组血浆CGRP水平高于观察组,血浆β-EP水平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浆CGRP、β-EP水平对比

2.2 睡眠质量 治疗前,两组SRS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0 d时,两组SRSS评分均较治疗前低,且对照组SRSS评分高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SRSS评分对比 (分,

3 讨论

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方式较多,包括手术治疗、介入治疗、药物治疗等,而药物治疗是临床首选的治疗方式,疗效较好。其中卡马西平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首选药物,其属羟胺衍生物类药,可通过调控钙离子通道,阻滞神经兴奋的传导,从而缓解患者的疼痛情况[6]。但该药的副作用较大,以致患者不能持续接受治疗,影响治疗效果。因此,需积极探寻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以改善三叉神经痛患者病情。而中医学中,将三叉神经痛纳入“头风”范畴,多为外感风邪,上犯于脑,或久居湿地,湿邪内阻,以致清阳不升,气血凝滞,静脉失养,发为头风,故治疗应以活血通络、祛风止痛为主。

β-EP具有镇痛作用,其应激时在机体内的含量会增加;而CGRP广泛分布在神经系统,可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故而上述指标水平可反映患者治疗效果[7]。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20d时,对照组血浆CGRP水平高于观察组,血浆β-EP水平低于观察组,表明在三叉神经痛患者应用芎芷愈风汤治疗的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的血浆CGRP、β-EP水平。分析其原因在于,芎芷愈风汤方中以川芎为君药,起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以白芷、防风为臣药,起解表散寒、祛风除湿的功效;以羌活、毛冬青、当归、全蝎为佐药,起息风镇痉、活血通络、祛风止痛的功效;甘草为使药,起益气定痛、调和诸药的功效。诸药合用,共奏活血通络、祛风止痛的功效。同时经现代药理研究[8-10]证实,芎芷愈风汤方中当归、全蝎、羌活等药具有镇痛的作用,可通过激活机体内源性镇痛物质活性,增加其含量,使血浆CGRP水平降低,血浆β-EP水平升高,从而起到镇痛的效果。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20d时,对照组SRSS评分高于于观察组,表明芎芷愈风汤治疗三叉神经痛,可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分析其原因在于,芎芷愈风汤方中白芍有中枢抑制作用,可通过阻滞神经兴奋的传导,起到镇静和催眠的效果,从而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11]。

综上所述,芎芷愈风汤联合卡马西平治疗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疗效较好,可调节血浆CGRP、β-EP水平,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猜你喜欢
卡马西平三叉神经痛活血
难以忍受的疼痛——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难忍 家庭自灸速缓解
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研究进展
卡马西平与加巴喷丁对复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价值比较
“能帮医师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机器人”在京面世
卡马西平与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脑炎后癫痫的疗效观察
补肾活血祛瘀方治疗中风病恢复期100例
活血舒筋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6例
活血化痰法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
卡马西平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