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义响应关系在古诗教学中的应用

2021-10-20 05:14马蕊峰
中学生学习报 2021年15期
关键词:内在逻辑古诗教学主旨

马蕊峰

摘要:古诗教学是初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古诗的解读较为随意,并没有一种科学的方法。语义响应关系就是一种科学的、简单明了的、可操作性强的方法,本文重在介绍这一方法在古诗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古诗教学;内在逻辑;语义流动;响应;分析;主旨

古诗是我们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就说过,诗歌是语文中最语文的部分。同时引经据典是中国表达的很重要的一种方式,代表着一个人的品味和素养,所以经典的教育就非常重要。

可是“诗无达诂”。“诗无达诂”语出董仲舒《春秋繁露》卷五《精华》。“达诂”的意思是确切的训诂或解释。那么诗无达诂的意思就是诗歌没有一个确切的解释,有含蓄意义和模糊空间。在艺术鉴赏中,又由于诗的含义常常并不显露,甚至于“兴发于此,而义归于彼”(白居易《与元九书》),加上鉴赏者的心理、情感状态的不同,对同一首诗,常常因鉴赏者的不同而会有不同的解释。所以,“诗无达诂”在后世又被引申为审美鉴赏中的差异性。同一部作品,鉴赏者各以其情而自得,这在艺术鉴赏中,是常见的事实。即西方所说的一千个读者,即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也就是法国诗人瓦勒利所说的“诗中章句并无正解真旨”。这种说法导致了很多人随意解读诗歌,所以对同一首诗歌的教学就会有不同的版本,导致了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会有困惑,不能彻底搞明白诗歌的主旨,对诗歌的学习就停留在了表面,没有更进一步的深入理解,这样只是会背,谈不上理解,谈不上运用,更谈不上文化的传承。

诗歌文本的教学价值本身很高。如果学生能读懂诗歌,沉入其中,品味诗歌之美,那么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审美能力等就会得到很大的增强,同时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陶冶了情操,收获了智慧。

诗人在写诗的时候,就是把他对生活、政治、自然、人生的认识与感悟表达出来,并且希望读者通过读诗能够理解自己的诉求、表现自己的才能、表达自己的主张、求得情感的共鸣。所以诗歌的文本结构应该是诗意完整,文气贯通的,但很多时候,我们对诗歌的理解却不能达到这种完整与贯通,很多时候是割裂的,片面的,这也造成了我们在教学上对诗歌内容把握上的困惑。如王维的《使至塞上》,一些版本的教材和教参都解释为,诗人轻车简从,单人慰边,然后诗人以征蓬自比,表达飘零之感,最后看到大漠的雄浑壮丽的景象,表达了作者的深切感受,最后一联作者碰见了侦察兵,侦察兵告诉他都护在前线打了胜仗,作者内心很是惊喜。这样的解释,完全忽视了文本的整体表达,诗歌被肢解,每一联之间没有建立起联系,学生通过学习也是不明白,不清楚。

实际上,文本中的语句之间总是会形成相互响应的关系。每一个语句都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的响应,构成了文本中的语境。通过语境之间的语义响应关系,发现文本意义之间的流动与连接。才能形成情感表达的连贯性,只是这种流动与连接,也称为关联性。这种关联有的是显性的,有的是隐性的。隐性的关联性,初看起来好像诗句与诗句之间是孤立的、撕裂的,其实不然。诗歌中,不管是律诗还是绝句,都应该遵循诗歌当中的起承转合的理念,隐性的关联性应该仔细分析,找到诗句之间的流动点,达到准确把握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的目的。

语义响应关系是诗句之间存在的一种内在的关联。这种内在关联有可能是时间上的关联,也有地点上的关联,也有因果关系的关联,也有混合两种的关联,如果学生在分析诗歌时能找出意象,找到意象的特点及关联性,紧紧抓住这些关联性,就能更准确的解读诗歌。

下面我就以小学初中阶段学生学过的刘禹锡的诗歌为例,来分析在古诗词教学中运用分析诗句之间的语义响应的四种关系来准确的解读诗歌。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我们共学习了五首刘禹锡的诗歌,其中《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初中所学,其余四首《浪淘沙·其一》、《望洞庭》、《秋词二首·其一》、《乌衣巷》都是小学内容。

一、时间上的关联

以《乌衣巷》为例: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分析这首诗歌的时候抓住意象,比如首句中的“朱雀桥”“野草花”,朱雀桥横跨南京秦淮河上,是由市中心通往乌衣巷的必经之路。桥同河南岸的乌衣巷,不仅地点相邻,历史上也有瓜葛。东晋时,乌衣巷是高门士族的聚居区,开国元勋王导和指挥淝水之战的谢安都住在这里。地点未變,只是如今尊贵的谢王两家门口丛生着野草花,衰败景象不言自明,再加上第二句日薄西山,惨淡境况进一步加强。一二句的开着野草花的“现在”和三四句的“王谢旧时”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构成了时间上的关联,暗含了诗人对荣枯兴衰的敏感体验,写出了诗人对盛衰兴败的深沉感慨。

二、地点上的关联

以《浪淘沙》为例:

浪淘沙·其一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分析刘禹锡的这首《浪淘沙》,仍然是抓住意象“沙”,沙子一路前行的地点不断发生改变。首先从天涯出发,再到黄河,最后的到达的地点是银河上的牵牛织女家。

下面具体分析这粒沙子的旅行。这粒沙子从天涯出发,一路跌跌撞撞入黄河,经过大浪淘洗、大风掀簸,泥石挤压,不后退,不畏惧,一往无前,矢志不渝奔向银河,向着自己的理想目标迈进。这不就是刘禹锡本尊的奋斗历程吗?他本处高位,由于谗言遭到贬谪的不公待遇,但诗人为苍生造福的社会理想永不改变。刘禹锡渴望回到能够发挥自己才能的职位,有一番作为,纵然是恶浪频袭也不改入世的初衷。由此可见,诗人百折不挠、积极进取的精神是多么让人欣羡!分析意象的地点转换的过程,就能轻而易举的把握诗歌的主旨。

三、因果关系的关联

以《望洞庭》为例: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这首《望洞庭》,首句的意象是湖光秋月,特点为相和,起句就讲结果,第二句紧承第一句写了相和的原因是无风。前两句就写出了洞庭湖风平浪静,湖水清澈,秋月高悬的动人画面,营造了一派空灵、缥缈、寧静、和谐的境界。第三句再从另外一个角度着手,写了山水之间的关系,青幽的君山躺在清澈空灵的湖水中,既舒适又惬意。宏伟浩大之景在作者眼里变小了,更灵动了,更有韵味了,也更别致了。如若未有大气概,大情操,大胸怀,怎能有这样的温柔可爱的洞庭湖?

四、复杂关联

(一)时间关联和因果关联

以《秋词二首·其一》为例:

秋词二首·其一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分析这首《秋词》,首先分析第一二句,它有一个时间的转换,从“自古”到“我言”的现在,体现了古人和今人在认识上的不同。第三四句就阐述了这种认识产生的原因。晴朗的天空,一只鹤冲天而上,和蓝天白云交相辉映,自然会生出豪气干云,而这种感受自然会引发诗人创作的激情。那么古人眼中萧瑟的秋景,作者换个角度看就是豪迈的、令人振奋的怡情美景了。在这首诗里,大的关联是一二句与三四句之间的因果关联,还有一二句之间的时间关联,分清了这种关联,诗歌的主旨,诗人的情感就自然而然的呈现出来了,学生在分析诗歌的时候也受到了美的熏陶,审美能力得到有效加强。

(二)地点关联和时间关联

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为例: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题目中已经包含了地点——扬州。第一句中的“巴山楚水”,第四句中的“到乡”。三个地点构成了诗句在诗歌内部意义上的流动。被贬到巴山楚水,历经漫长的岁月才得以再次回来,与好友在扬州相遇,然后回到家乡,地点的转变,还暗含了时间的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自然而然的产生。第五六句中的“沉舟”“病树”、第七句中的“今日”、以及“千帆过”“万木春”既有过去,还有现在,更有未来。虽然过去“沉舟”“病树”,让人哀伤难过,可是今日能得到好友的安慰,心情为之一振,更兼有诗人宏大开阔的心胸,乐观的情怀,看到美好的未来,让人从低沉哀怨的情绪中彻底解脱,获得了更为珍贵的人生体验,这种豁达乐观深深影响了唐以后的许多诗人,尤其是苏轼。苏轼性格中的这种乐观旷达,更是受到了刘禹锡的更深的影响。

这是较为常见的诗歌语义关系的几种类型,当然在实际情况中,关联的类型更为复杂,需要在教学中仔细甄别。相信只要我们潜心研究,一定能找到解开古诗奥秘的金钥匙。让学生在诗的国度里畅游,领略文化的魅力,在传承的路上迈开大步。

参考文献:

[1]罗晓晖《文本解读与阅读教学讲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年12月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猜你喜欢
内在逻辑古诗教学主旨
主旨大意题
How to Find the Main Idea 如何找出主旨
论遵循社会规律与坚持包容性发展的内在逻辑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古诗教学如何激发情感体验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古诗教学研究
办手抄报
吃透材料 凸现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