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成本核算提高现代猪场科学管理水平

2021-10-22 08:57肖嘉琳任金政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2021年4期
关键词:成本核算猪场母猪

肖嘉琳,任金政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83)

猪肉是我国百姓小康生活的物质基础,养猪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有力地支撑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2018年8月非洲猪瘟(ASFV)疫情在国内首次暴发,并逐渐向全国各省市蔓延,致使国内生猪养殖行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损失,生猪及猪肉市场价格出现有史以来最大波动,养殖成本也因疫情防控投入和疫病高致死率而急剧增加,百姓的“肉盘子”受到巨大冲击。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生猪产能逐步恢复,当前养猪行业处于猪周期的深度、系统调整期,规模化、专业化将进一步提升,优胜劣汰将成为常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纵观全球养猪历史,养猪业都是微利行业,依靠技术进步、提高管理水平、不断降低生产成本才是养猪企业生存的致胜法宝。

1 成本核算

1.1 成本核算概念

成本核算是企事业单位进行产品资本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其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市场竞争能力和企业管理的主要途径[1]。猪场的资本(成本)核算就是对猪场生产的猪苗、商品育肥猪、种猪等产物所耗损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价值总额进行计算,得到每个生产单元产物所耗费的资金总和,即产品成本[2~3]。资本管理则是在进行成本核验的前提下,考察组成成本的各项消耗数额连同其增减变化的原因,探求节约成本的策略[4]。在提高产量的时候,继续减少生产成本是猪场扩展活力的重要方式,即节本增效。

1.2 生产成本核算方法

系统、完整和准确的一线生产统计数据是进行生产成本核算的前提基础,这些数据来源于日常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原始数据记载以及对其归类整理,创设完整的原始数据录入制度、精确且实时地记载和整理是进行产品成本核验的重要保障。根据对产品进行成本核算以达到节约生产成本、扩大经济效益的目的,必须先掌握具体的成本核算步骤[5~8]:

1.2.1 明确成本核算的产品、及其参考指标和计算周期。养猪场养殖的终端产品有猪苗、种猪和瘦肉型商品育肥猪,成本核计的具体指标是单位产物的资金总量,计算周期有月、季度、半年、年等。

1.2.2 明确组成养猪场的生产成本项目。组成猪场必要成本核验的内容分为两大类,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变动成本主要包括由于猪场生产产量的变动,其成本大小发生显著改变的项目类别,主要包括:饲料、兽药、燃煤、汽/柴油、自来水、电气和低值易耗损物料成本,其中饲料包括饲料原料采购、运输费和加工费等成本;固定成本主要指一些不因猪场生产量的大小而受到影响或影响很小的项目,包括饲养人员工资待遇、奖金福利,猪场参与直接管理人员的工资、固定资产折旧和猪场维修成本。固定成本最大的特点就是养猪场在具有相当规模后,随着提高生产产量而使得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显著降低,从而降低总的生产成本,最后形成了规模效应。由此可见,减少固定成本是规模化猪场增加营收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

1.2.3 明确成本核算过程。以变动成本中的原料进货成本核算为例:

采购费用分配率=采购费用总额/原料总买价×100%;

原料采购成本=买价×采购费用分配率;

饲料产品加工费分配量=加工费总额/加工总量;

抓住春耕秋收集中揭膜关键时期,组织督查小组对各乡镇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进行督查,指派专人跟踪检查废旧农膜回收企业,清理整治包片区域内主干道、公路沿线、城乡结合部、田间地头堆放和树梢飘挂的废旧农膜,督促回收企业切实履行包片回收协议。每年春秋两季农资打假专项活动中,联合农业执法大队、工商、质监等相关部门,对秦州区农资市场上销售的农膜专门进行执法检查,严禁厚度小于0.008 mm、耐候期小于12个月的农用地膜在市场上销售,从市场源头上杜绝了劣质、不合格农膜的使用问题。

已消耗饲料产品的成本价=原料组成价/损耗率+加工费分配量;

损耗率=(原料消耗量-饲料成品量)/原料消耗量×100%。

在饲料加工生产中,饲料产品的原料价格应该根据饲料配方的组成配比进行计算。饲料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和其他变动成本的总和才能核算出总的饲养成本。

经过上述核算过程,可以确定生产产品中各类成本在总成本中的占比,同时也得到了该年度生猪养殖的总成本及单位成本。如果把年度成本或各季度成本分别进行核验并分析比较,就可以发现企业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找到提高效益的途径,为降低成本损耗提供数据支持。

2 猪场成本核算意义

2.1 明确了产品的成本构成,并强化财务管理

从前文讲述的产品成本核验过程和结果中可以明确看到构成生产产品成本的具体项目,核验过程中如果有非正常的开支项目,必然会被挖掘出来。由于这类项目的变化会直接影响企业的总生产成本,同时也会反映出企业财务管理的情况。因此认真仔细、从严组织企业生产成本核算工作,一定会增强企业财务管理水平,补充完善财务漏洞,从而减少产品生产成本,最终增加企业营收能力和效益。

2.2 明确了产品总成本及单位成本

产品成本核算的数据结果可体现出每生产一个单位产品的资金耗费量,随即可以按照产品市场销售价格随时掌握企业整体盈亏情况。如某时间、某地区猪粮比价为6.5∶1,上市商品生猪售价为16元/kg,则可以处在赢利状态下,而当价格在13元/kg是则刚好处在盈亏平衡临界点。以上成本核对的过程将有利于决策者根据市场价格规律及时调节生产过程,从而最大化公司经营效益。

2.3 明确了产品总成本的各项成本占比

每个产品的成本都由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大部分构成,增强生产效率的同时可以通过分摊成本降低这两项的总额。实时掌握总成本中各项生产成本的占比,有助于公司领导高层对现实、客观的成本结构作出准确评估,在发现问题之时也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机遇。例如现在国内规模猪场占比越来越高,其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也很高,其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的比例一般为3∶1;而民营私企的中小型规模养殖企业通常为9∶1,这个比例差异体现了同行业下不同规模、不同经营性质及不同科技水平的企业的成本管控能力。养殖企业通过改进养殖技术、引进先进设施设备,并完善员工管理制度、调动起工人的积极性,可以大大提高产品质检通过率,从而将单位产品的摊销成本降低;与此同时,减少企业固定成本的投入,再增强固定成本的利用率,都是公司高效运营下提升经济效益的最有效途径。

2.4 有益于企业全面、可持续的计划管理

总体而言,管理者在对猪场运营期间强化成本核验管理,对核验结果及时分析判断,做出正确决断是未来猪企深化改革、提升市场竞争能力的至关重要途径。

3 猪场成本管理分析

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养猪行业在品种改良、养猪技术、生产规模、管理水平等方面突飞猛进。从饲养管理角度出发,已由40年前的粗放型饲养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逐渐火热的标准化、规模化饲养,再到21世纪初的计划成本管控,以及当下的实时、精确成本管控。猪场生产成本主要包括四项内容:(1)饲养生产成本,包含饲料,兽药、疫苗、消毒药物,低值易耗品,工资、维修和水电煤等成本;(2)财务运营成本;(3)栏舍折旧成本;(4)场地、设备租赁成本。

2018年,国内大中小规模猪场及散养户生猪养殖各项成本全国平均水平,详见表1。饲料成本在各项成本中占比最大,其次是人工成本。从猪场规模上分析各项成本,发现大规模生猪养殖场在成本管控上优势显著,主要体现在每头猪的精饲料成本和人工成本随着猪场规模化提高而显著降低;规模化程度越高的猪场,猪只饲养天数越短,主产品产量差异不显著前提下,可以显著降低饲养成本;规模化猪场设施、设备较多,所消耗的水电煤、管理与技术服务成本均随着规模化程度提高而增加,但由于此类成本不是主要成本项,因此规模猪场的每头猪总成本依然远低于散养户;各项成本比对结果均可体现规模效应对猪场成本管控的显著影响。从市场行情层面分析,2018年处于猪周期低谷期,生猪售价与成本相当,全年大部分时间和大部分区域处于盈亏线上下;加上下半年非洲猪瘟影响,养猪企业盈利挑战巨大,这将对企业成本管控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表1 2018年生猪养殖各项成本全国平均水平

4 现代猪场科学饲养管理

通过对猪场经营成本分析发现,在行业低谷期,保障企业竞争力的有力方法就是降低生产成本。而在所有成本中饲料与人工成本占比最高,因此减少饲料浪费、扩大猪场规模是企业降本增效的有效途径。为更好进行猪场成本管控、提高生产力,还需对不同生长阶段的猪只饲养管理方案进行优化[10~13],按照猪只生长阶段进行划分,主要区分为种猪管理、产房分娩、保育育成和生长育肥阶段。

4.1 种猪阶段

种猪饲喂管理阶段要精分空怀猪、后备母猪、已配待查母猪、初期母猪、后期母猪、后备公猪和成年公猪等。种猪阶段要尽量做到空怀母猪数少以减少耗料,提高配种受胎率和分娩率,保证产活仔数更多,才能确保生产正常运转及生产成本管控合理。

正常合理地管控好生产成本,并做到厉行节约。种猪饲养阶段就要管理好母猪、减少饲料损耗浪费和无生产效益公母猪饲养数量,其基本要求主要有:一是强化孕期管理。母猪经B超检测怀孕后,应加强饲喂管理措施,采用“两头抓、兼顾中间”的方法。即前一个月根据背膘厚度进行限制饲喂,确保不因过肥、过瘦而导致流产;后一个月应该适当补充精饲料,主要为包含蛋白质较多的精料,确保胎儿生长发育和母猪体况;中间两个月可以适时多补充些粗饲料。二是各阶段饲料饲喂对应到各时期的母猪,以防止饲料营养的浪费。三是尽量减少饲养无生产效益的公母猪数量,从常规猪场生产情况来看,母猪年产2.2~2.4胎,胎均产活仔超过10头,国家核心育种场前10名的繁殖情况可达到总产仔数15头以上,确保20~30头母猪配比1头公猪进行人工授精配种。对于猪场内习惯性流产、长期不发情、屡配返情、产仔数少或哺乳性能差的无效母猪应及时淘汰;对于有肢蹄病、精液质量差、使用频率很低、配种受胎率低的无效公猪也应及时淘汰,以保证全群种猪的健康度和生产能力旺盛。

4.2 分娩(哺乳)阶段

分娩阶段各项指标标准为:仔猪在21d断奶、28d转群,整个阶段仔猪耗费乳猪料头均2kg,仔猪转群体重应达到9kg;泌乳母猪每头日均耗料约5kg,部分带仔数多的母猪可以加饲以保证哺乳能力,哺乳母猪窝均断奶仔猪应在10头以上。产房接生和饲养管理人员要做到腿脚勤快、耳听眼看、动手能力强,接产需及时到位,减少因疾病和母猪压死的仔猪,保持产房卫生清洁,猪舍空气新鲜、温湿度合理;保证仔猪成活率在94%以上;合理进行并窝,可以提高泌乳母猪利用率,保证仔猪成活率;减少黄白痢的发生,诱导仔猪提早开食,提高断奶仔猪体重等细节工作。

饲养管理好分娩(哺乳)阶段母猪、猪仔对每个单位仔猪分摊费用有着直接联系。主要体现在:产后母猪注意抓保膘以利于其泌乳好、带仔好、产后又能及时发情配种;母猪多生仔猪,保证仔猪少死快长是直接节约成本。养好初生仔猪要把住三个关口:一是初生关口:仔猪出生后用毛巾擦净,减少仔猪体热流失、预防着凉感冒,并人工帮助仔猪固定奶头,吃到、吃足母猪初乳;二是补料关口:仔猪出生后3~5d,应及时补铁,以防止仔猪出现贫血,给仔猪补充乳猪料时要少吃多餐给,减少饲料浪费的同时让仔猪做好断奶前期过渡;三是断奶关口:仔猪一般在21d断奶。断奶后要做到“四个不改变”规则,即:不改变饲养员、不改变饲料、不改变饲养方法、不改变圈舍,以减少仔猪断奶后的应激,促进仔猪正常生长发育。总而言之,饲养管理好和仔猪健康生长是养猪发展起来的关键,也是对生产成本最好的管控和回报。

4.3 育成阶段

育成阶段仔猪饲养35d,转群体重要求28~30kg,每头猪净增重19~21kg,料重比2∶1,成活率95%以上。育成段饲养人员应做到:一是正确饲喂仔猪料,过渡料要按比例逐步调整,避免突然换料造成仔猪拉稀,从而影响生长,增加死亡;二是抓好4个定位工作,即:定点采食、定点饮水、定点排粪尿、定点休息,以减少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和饲料浪费;三是节约用水用电,及时维修水电故障;四是无饲养价值的猪只及时处理,减少饲料、兽药浪费,避免病原的传播。

4.4 育肥阶段

育肥阶段饲养时间12~13周,体重达到115kg即可出栏上市,料肉比平均为2.8∶1,要求成活率98%以上。育肥阶段饲养管理工作相对简单,猪只采取自由采食,每天定时定点上料,使猪只养成有节律的采食、休息习性,确保育肥舍空气流通、室内温度和湿度在正常范围、猪只生长状况良好。由于育肥阶段耗料最多,而饲料成本又在所有成本中占比最高,所以饲养过程中避免饲料浪费是非常重要的成本管控措施,应尽可能做到“多养猪、少吃料、快长肉、多长肉”,最大程度降低料肉比,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5 结语

通过对猪场成本管理和不同阶段猪只饲养管理分析,不难发现规模猪场在整体成本管控上优势显著,这也是近年来国内力促生猪养殖集约化、标准化、智能化和规模化的趋势所在。猪场饲料与人工成本具有绝对高的占比,体现了运用成本精确核验及成本精准管理的策略,是提高养殖场经济效益和保持持续盈利的关键。在猪价跌破成本价后,规模猪场核心竞争力比拼的将是经营管理水平。

猜你喜欢
成本核算猪场母猪
能繁母猪存栏半年减少235万头
夏季猪场如何驱赶蚊子
猪场降本增效 聚焦五个重点
母猪补血的必要性
如何防治母猪乳房炎
在现代猪场工作 一天要洗8次澡
浅析我国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有效对策
成本核算与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完善对策
中小规模猪场呼吸道病综合症的控制
一例母猪子宫脱出的整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