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南族猴鼓舞的演变

2021-10-22 07:56段祖婷
炎黄地理 2021年8期
关键词:铜鼓猴子舞蹈

段祖婷

毛南族猴鼓舞在2008年6月1日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作为一种民间祭祀性舞蹈在贵州省平塘县毛南族聚居区广为流传。该舞蹈根据形式和内容分为“猴王出世”“猴子敲桩”和“猴子引路”三个部分。此外,整个舞蹈动作极其滑稽、诙谐,表现为一人击铜鼓、一人击皮鼓,多人辅助表演。学术界对于猴鼓舞的研究,横向来说比较宽,研究的范围面较广,大体可以概括为猴鼓舞的美学特质、美学特征与价值、表演新式与动作特征阐释、民俗体育、猴鼓舞的传承现状与对策、口述史研究等。在纵向上的研究较少,大多数的研究都是浅尝辄止,没有深入挖掘猴鼓舞的更深的民族内涵,更多集中在猴鼓舞的传说、舞蹈动作的美学、民俗体育、传承探讨等方面。对于猴鼓舞具体的发展至今的历史时间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在陈国余、郑一凡的《贵州毛南族佯僙人打猴鼓舞口述史研究诌论》中说“发源于贵州平塘县卡蒲毛南族乡甲坝村甲翁组,是毛南族村民在丧事习俗中,由巫师表演的民间舞蹈,流传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了”,但在孙定福、江声策的《打猴鼓舞的表演形式与动作特征》以及蒋蓓的《浅谈毛南族猴鼓舞的艺术特色》中都说到毛南族流传至今已有600多年。学术界对于猴鼓舞的流传时间不统一,但对于猴鼓舞起源于一个传说是统一的。

起源与传说

平塘县毛南族猴鼓舞的起源传说。据猴鼓舞第七代传承人石治禹所述,毛南族猴鼓舞起源于一个较为神奇的传说:在很久以前,一个偏僻的毛南族村庄住着母子四人,以采摘橡果酿酒以换取生存物资。然而在采摘橡果的时候,小儿子不慎走丢,母亲思念成疾,不久后去世。小孩和母亲、哥哥走散后,小儿子和猴子一起生活,学习和模仿猴子走路的姿态,渐渐地他身上长出了毛,越来越像一个猴子。按照当地的毛南族人的习俗,在母亲的葬礼上,巫师奏起了铜鼓,鼓声穿过重叠的山峦直达小儿子的耳边。顺着鼓声小儿子慢慢回到了村庄,走到了自家门前,看见家门口挂起了白幡,便冲到母亲灵前上蹿下跳,做着猴子的动作,用捡到的树筒当作鼓身,解下腰间的兽皮蒙上当作鼓面,一边打鼓一边跳舞。两个哥哥认出来这就是十年前走失的弟弟,三人便在母亲的灵前相拥而泣。后来毛南族人根据这段感人的故事,把小儿子在母亲灵前的一系列动作,编成了具有毛南族特色的猴鼓舞,专用于丧葬祭祀中。这也是毛南族丧葬仪式中最吸引人的重要一环。

猴鼓舞就慢慢发展成为毛南族葬礼上的闹场表演,毛南族丧事中的主持者毛南族人称为“塘漂”。“塘漂”会在孝堂外跳起祭祀舞蹈“猴鼓舞”。随着社会的发展,猴鼓舞慢慢脱离固定的表演场景,猴鼓舞也慢慢发展成为舞台表演。

猴鼓舞的表现形式

乐器、服饰与表演道具。猴鼓舞的乐器有铜鼓、皮鼓,鼓槌。平塘县毛南族也和其他的少数民族一样,铜鼓是其主要的乐器,不过区别于其他少数民族,毛南族还有皮鼓。铜鼓和皮鼓是打猴鼓舞的主要乐器,分别放在表演场的两侧,不能放在一块敲打。铜鼓的鼓声洪亮清脆,皮鼓鼓声浑厚低沉,一高一低相互迎合,鼓声伴奏的猴鼓舞舞蹈动作更显得粗犷豪迈。打猴鼓舞的表演者还要穿上特有的表演服饰,这样使舞蹈更具有统一性,在视觉上给人一种律动美感。

铜鼓:铜鼓的形状是中空、无底、平面、曲腰。此外,该类型铜鼓的鼓面饰有太阳纹饰浮雕,且散发着光芒,光芒的长短以鼓面大小而定。鼓面直径约40厘米~50厘米,这符合麻江型铜鼓的特征,所以毛南族所用铜鼓是麻江型铜鼓。

皮鼓:中空,无底。采用当地的泡桐树制作而成,选取一节中通且直的泡桐树干,晒干挖空用作鼓身,用牛皮蒙住作为鼓面。皮鼓高约为90厘米,宽约为50厘米。

鼓槌:用好的木头刨光制成,长约20厘米。

服饰:毛南族打猴鼓舞的表演者所穿戴的服饰较独特,头部用白色的布条包裹着,上半身穿的是红色的土布衫,无袖,在土布衫的边角用白色的布料裹边,在其腰上系一条黑色竖线条纹的带须腰带,下身穿咖啡色的豹纹图案短裙,裙摆正面绣有六条宽一厘米,长短不一的灰色花纹。

表演道具:长约20厘米的小木棍,表演者双手各持一棍,在表演时相互击打。木鼓,高50厘米,宽约20厘米左右的木鼓,在猴鼓舞第二段中充当木桩的角色。

猴鼓舞表演动作的发展演变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猴鼓舞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在其传承发展中也不断演变,即由专属的祭祀性舞蹈演变为娱乐舞蹈。猴鼓舞原为葬礼中专属的祭祀性舞蹈,整个舞蹈时长约为二十分钟,表演动作大多为模仿猴子的各种动作,时不时用猴子的声音表达内心的波澜起伏。整个舞蹈表演时由三个人穿着孝衣跟着鼓点节奏起舞,有二人对跳和个人独舞两种表现形式。此外,猴鼓舞在丧事活动中还有另一种表演形式,即一般由3~8人参加,两人打鼓,鼓点主要分为引丧调、接客调、哀调、幡杆调、送葬调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猴鼓舞在其发展中融入社会因素,体现时代性。其表演主要是为了烘托气氛,于是该舞蹈在发展中分为男子独舞、雙人舞和多人舞三种形式。当然,表演时演员们都穿有独特的服装,双手各持一棍,动作依旧随着铜鼓和皮鼓的节奏而模仿猴子动作,整个舞蹈在一定程度上演示出该民族的民族故事和民族风格。

猴鼓舞面临的窘境

传承危机:平塘县毛南族猴鼓舞所在地方经济相对滞后,继续跳猴鼓舞的多是六七十岁的老人,年轻人多外出务工且对打猴鼓舞不感兴趣,也不愿学习继承,对民族民俗文化的认识保护意识不够。而且猴鼓舞的传承方式为口传心授,没有形成文字记录,存在失传的风险。

文化内涵变味:毛南族打猴鼓舞自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当地政府也在加大力度对当地进行经济扶持,每逢节日或有重大活动,都会把猴鼓舞作为一种娱乐性表演搬上舞台,而且当地的旅游开发也把猴鼓舞作为一种民族特色活动打造,每当有游人来参观,就会设专场表演。虽然出发点是好的,都是为了扶持当地经济,向外界宣传猴鼓舞,提升猴鼓舞的关注度。但在这过程中猴鼓舞由祭祀性舞蹈慢慢转化为具有娱乐性质的舞台表演。猴鼓舞的表演者会不会为了迎合游客,增加一些新的娱乐动作,这样改编过后的猴鼓舞还是原来那个充满民族记忆和民族味道的猴鼓舞吗?

猴鼓舞的传承与保护

对于非遗文化的传承,学术界也给出了很多回答,大部分的非遗文化面对的都是同样的问题,所以大部分的非遗文化适用于同样的解决方案。一小部分则要根据实际和自身特点解决问题。猴鼓舞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传承和文化内涵的转变问题,对于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可以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学校传承:毛南族猴鼓舞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遗产就要找到继承人来传承和保护,联系当地实际情况,主要的传承者还是六七十岁的老人,而年轻人对猴鼓舞作为民俗文化的认识不够,保护意识不强,不愿学习继承。猴鼓舞的传承属于口传心授,上是老人,为猴鼓舞的主要传承人群,年纪愈来愈大,传承迫在眉睫。中是年轻人,而年轻人更应该是传承的继任者,但多外出务工。下是孩子,所以孩子成为主要的传承人群,因为孩子正处在接受知识的年龄段,可以慢慢培养孩子对民俗文化的认同,加强保护意识,这一切都可以在学校得以实现。

政府保障:对于猴鼓舞的传承保护,光靠学校是不够的,还应得到政府的支持。学校可以保证传统的民俗文化延续,但需要政府提供资金,帮助猴鼓舞的传承者组建一支固定的传承队伍。

文字记录:猴鼓舞的传承方式是口传心授,这样的方式很容易失传,如果形成文字记录会对猴鼓舞的传承大有裨益。学术界也有学者在关注平塘县毛南族猴鼓舞,且形成了很多的文字记录,如陈国余、郑一凡的《贵州毛南族佯僙人打猴鼓舞口述史研究诌论》、孙定福、江声策的《打猴鼓舞的表演形式与动作特征》以及蒋蓓的《浅谈毛南族猴鼓舞的艺术特色》等,文章中都对毛南族猴鼓舞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和解读,甚至对猴鼓舞舞蹈的动作节拍都详细记录。这些文献对于猴鼓舞的记录为其传承提供了保障。

宣传保护:传统的民俗文化不应只蜗居一城,小城的范围有限,得不到外界的关注。毛南族猴鼓舞目前也只有贵州黔南的学者在关注。猴鼓舞如何才能走出大山,走进大众的视野呢?它需要宣传,增加媒体的关注度,吸引旅游公司,打造民族特色旅游,吸引外地游客,达到向外传递的目的。在表演环节,对猴鼓舞的文化内涵把握度很重要,如果政府和当地传承者过度迎合游客,出现过度的表演化和娱乐化,那么原本的民族文化则会失去原本的文化内涵,这就要求政府和猴鼓舞的传承者把握好一个度。

博物館建设:博物馆是文物文化保护与传承最有效的场所,当地可以建造一个关于毛南族猴鼓舞的博物馆,其中收纳陈列猴鼓舞的道具和现场表演,讲述毛南族的历史以及猴鼓舞的发展历史。这既可以起到宣扬民族文化的作用,又可以实现对毛南族猴鼓舞的传承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过去的文化的沉淀,世界日新月异,过去的文化如何在现在的世界中继续传承下去,在传承中既要留存自身的文化内涵,又要适应现在的文化生存环境。

猜你喜欢
铜鼓猴子舞蹈
舞蹈课
广西铜鼓的演奏形态特征研究
广西铜鼓千年历史的欢歌
东兰铜鼓响八方
男猴子和女猴子
淘气的猴子
A Monkey in Empty Talk说空话的猴子
雪地上的舞蹈
猴子分桃
卷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