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家丧葬习俗隐含的彝族生死观

2021-10-22 07:56罗彩云
炎黄地理 2021年8期
关键词:大方县子孙逝者

罗彩云

“生”與“死”是对立统一、密不可分且相互关联的两个重要事项。生——是一个生命个体所有生命活动的开端,死——是一个生命个体所有生命活动的结束。由于每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故每个人看待生死的态度也不同,因而可以通过观察一个民族对待生与死的态度,看到一个民族所秉持的生死观。死亡,作为每个人都必须经历且无法逃避的事实,葬礼便成为了人们生命中必不可少且具有重要影响的仪式。通过举办丧葬仪式,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到“死”的必然和“生”的可贵。大方县居住着汉、彝、苗、白、仡佬等23个民族,总人口122.3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3.2%。第五次人口普查时,贵州彝族人口共842744人,其中大方县地区的彝族人口大约92295人,故大方县当地具有非常浓厚的彝族文化氛围。丧葬仪式对于大方县的彝族人民而言,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人生仪式,“在彝族人的心目中,死亡是灵魂脱离肉体,是标志死者的灵魂进入另一个未知的世界,丧葬仪式就是重要的表现方式,体现了人们对死后生活的遐想。”

民间丧葬仪式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成果颇丰,其中包括了很多学科,如社会学、民俗学、人类学、宗教学等。同时学者们也从各个视角对丧葬仪式进行了分析和解读。林耀华先生描述并分析了“过世”“报丧”等丧葬仪式,认为其“具有调节家庭、整合社会的功能”;而张米佳通过调查贵州威宁彝族丧葬仪式认为“虽然在威宁出现了多种形式的彝族丧葬仪式,但是彝族传统丧葬仪式有着传承民族文化、巩固民族凝聚力、维系族群稳定等多方面等作用,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大方县彝家丧葬仪式的主要过程

贵州彝族在历史上是个实行火葬的民族,直至清代初期,火葬仍是彝族丧葬的主要形式。直到清中叶后,由于彝汉文化的深入交融,彝族地区开始实行土葬,彝族传统的火葬习俗逐渐被土葬所代替。彝族人的丧葬习俗包含了许多仪式和风俗,其中包括去世之前准备棺材和墓地,老人去世后的一系列仪式如烧斗纸、穿寿衣、入殓等过程。除此以外,大方的丧葬仪式中还有许多的习俗,如葬礼举办的时间大多是三天、五天、七天、九天,办葬礼的时间必须为奇数,不能是偶数。具体办葬礼的天数主要根据主人家的家庭情况以及请毕摩看的良辰吉日来定,且不能触犯两条最重要的原则:一是重丧。即再重复一次丧事的仪式。这种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下葬的日期没有选对,另一种是亲人在重丧日过世。这两种情况对于家中人来说,极其不利;二是避开对家中长子、长孙有冲犯的时间,因为丧葬仪式过程中很多仪式环节都需要长子、长孙来完成。当然,除了避开对长子、长孙的冲犯时间,也要考虑家中的其他人的情况。故为了保护他们,在请毕摩算日子的时候,都会避开对家里人有冲撞的时间。

主要仪式过程包括以下几点:

去世之前的准备。在大方县,一般在家中老人去世之前,老人的子女都会提前为老人准备好两样特别重要的东西:棺材,棺材主要看材质和做工,不同的木头所制作的棺材的价格都会不同,而购买什么样的棺材则可以根据自己家的需求和实际的经济情况而定,这个没有固定的标准。有的人家甚至还会提前将棺材买来存放在家中。彝家老人极其重视自己的棺材置办,很强调“入土为安”故家中老人会因为棺材已提前准备而感到安心,这在大方县来说比较普遍;墓地,在老人身体不好或年纪过大时,聘请专门看墓地吉地的风水先生来自己家的土地或者周围看风水,尽量寻找一块“风水宝地”来安葬老人。据说,为老人找一块好的墓地有利于老人的子孙,故很多人家都会尽力为老人找一块好的墓地。若找到的那块地盘不属于自己家的范围,则会去跟土地的主人家商量,或是用自家的土地换,或是用钱买,总之一定会“绞尽脑汁”地争取到那块地,这对于大方彝族人民来说,关系到子女前途与财运。

葬礼的仪式过程。据记载“其长死,则集千人,披甲胄,驰马若战,以锦缎毡衣披死者尸焚于野,招魂而葬。”这便是彝族的火葬。由此可见,在历史上彝族是个实行火葬的民族,这可能主要来源于彝族人们对于火的崇拜。后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彝族人们逐渐实行土葬。葬礼在大方当地具有非常繁杂且重要的仪式过程,其中包括:

“烧斗纸”。大方县彝族人在举办葬礼之前,家中子孙要先给老人“烧斗纸”,笔者在田野访谈中大方当地人罗先生讲述道:

“我母亲过世的时候,我家几个兄弟一起去将我母亲扶到堂屋中间去坐着,我第四个兄弟扶着我母亲坐在板凳上,我当时赶紧去找了一个斗来,里面装一斗苞谷,放在我母亲的面前,在里面插上三柱香,在我母亲面前烧纸,我们这里叫“烧斗纸”。”

问:“什么叫“烧斗纸”?”

答:““烧斗纸”们就是在老人快要断气的时候,在她(他)面前烧三斤六两纸钱,我们也叫“倒头纸”。烧了之后老人断气之后就将其平放在木板上,等老人身体僵硬了,就开始放鞭炮,意思就是告诉别人家中有老人过世的意思,然后就可以给老人含口钱。之后将钱拿出来分给子孙们,意为保佑子孙。然后子女们就开始给她换衣服。换衣服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能有铁器巴(贴)身,这个很重要,如果有铁器巴(贴)身,家人的身体的某个部位就会痛,所以这个一定要非常注意。家里人一定要看好,也怕别人放进去,自己不晓得(知道)。”

可知,在大方县彝族老人快要断气的时候,由家中的子孙将老人扶在堂屋里面坐着,由一个孝子扶着老人坐好,不让老人倒在地上,其他孝子则会立马去准备一个斗(如图1)或者一个盆里,端到老人的面前。若是一个斗,便会让老人把脚放到中间的那个梁子上,两边放一斗玉米粒(约30公斤),在玉米上插三柱香,一柱三根,共九根香,插香的时候要避免烫伤老人的脚。之后便会在老人的面前烧三斤六两纸钱意为供奉老人,即“烧斗钱”,也称为烧“倒头纸”。在访谈中,大方县的陈先生讲述到:

“给老人家穿衣服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穿衣服一定要穿单层,衣服的套数一定不能是双数。并且在穿寿衣时,一定要用烧酒(白酒)来给老人洗澡或者擦身体,洗完澡后,如果是男老人就要剃头,女老人就要梳头,相当于整理遗容的意思。”

由此我們可以了解到在大方县的彝族人民心中,给老人穿寿衣这一习俗也是非常有讲究,洗澡要用白酒,穿衣服的层数不能是双数,老人的寿衣的套数不能是偶数等。笔者认为大方彝族人们认为衣服的层数和套数不能是偶数的原因与侯真、李涵认为的“寿衣的件数只能单数,不能双数。非常忌讳双数,因为俗话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这一观点具有相通之处。在访谈过程中,笔者还了解到给老人穿寿衣的时候,衣服上面一般情况下是没有扣子的,且衣服上需要用绳子栓住的地方,一般不能打死结。

入殓。穿好寿衣之后,当地的彝族人会选择在过世老人的口中放入几百或者几十块的纸币作为含口钱,在祭祀时将含口钱取出分给家中的子孙,寓意得到钱的孩子将会得到过世老人的保佑。接着,便请村寨中会给老人“入殓”的人或者毕摩来给老人入殓。而在此期间,老人身边一般会有人守着,防止别人在老人身上放铁器等物品。

报丧。待家中老人入殓之后,请毕摩算一下家中老人办丧时间,丧家即安排人去亲戚朋友家报丧,报丧的人一般是逝者的子孙。若是在同一个村或者寨子里,报丧的人便会在头上包一个小的冬青树枝做标记,去到别人家时,告诉别人自己家某人在某时某地过世了,现在决定何时何地办丧事即可。值得注意的是,若是去报丧的那家是死者的舅舅家,则报丧的人不能空手去报丧,而是要带着一瓶酒去。若是不在同一个寨子或者家中有亲戚或者家人在外面工作的情况下,丧家便会自己或者托人通过电话的方式提前告知远处的家人或者亲朋好友老人过世的消息以及决定何时何地开始办丧事等。这样远方的家人若要回老家参加葬礼,便可提前安排好时间,避免错过老人的葬礼。

戴孝。老人过世时,家中子孙要为老人披麻戴孝。据当地人描述,用剪刀将白色的布裁剪成一块一块的长条,简称“孝帕”,然后根据角色的不同,而选择去佩戴不同长度的孝帕,一般情况下,过世老人的子女及媳妇、女婿的孝帕要比其他人的都要长一点。在家里人来给老人下祭的时候,主人家会分发孝帕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在亲朋好友来吊唁过世老人的时候,主人家会选择用一个碗和一条毛巾作为回礼。值得注意的是,人们在举办葬礼期间,佩戴孝帕的人不能佩戴孝帕走进别人家的房间去,当地人认为这样不吉利。

守灵。守灵也称守夜。古人认为人死后三天内要回家探望,因此子女守候在灵堂内,等他的灵魂归来。每夜都有亲友伴守,直到遗体大殓入棺为止。后来守灵逐渐演变成亲人们聚在一起,悼念死者,抒发缅怀之情。《礼记·问丧》中有“三日而后殓者,以俟其生也;三日而不生,亦不生矣。孝子之心亦益衰矣家室之计,衣服之具,亦可以成矣,亲戚之远者,亦可以至矣。是故圣人为之断决以三日为之礼制也。”。在大方当地,人去世后,到出殡之前,子女每天晚上都要进行守灵,意为陪伴在老人身边的最后时光。一般情况下都要是儿子或者孙子轮流守灵,确保有一个人陪着过世老人就好。据当地人介绍,守灵的人一般情况下不会是女性,如女儿、媳妇、孙女等。当地守灵一般都是男性,若是家中的孩子都是女儿的情况下,守灵的人可以是女婿或者侄儿等人。

祭祀。报丧结束后,家中的子孙便开始准备办葬礼的物资,请给老人办道场的团队以及村里或者寨子中帮忙的人员。准备的物资中包括办葬礼期间需要用到的桌椅板凳、锅碗瓢盆以及烟酒瓜果蔬菜等物资,因为办丧事过程中需要用到很多猪肉,故丧家若是自己有猪的情况下,便会宰杀一头猪作为酒席中肉类的主要来源。若家中没有养猪的情况下,便会向寨子中的人们购买或者直接在街上购买猪肉。而葬礼中需要用到的桌椅板凳,一般情况下,丧家都不需要自己去重新购买。在丧礼的过程中,请来的帮忙弟兄会将自己家中的桌椅板凳自发地带到丧家或者帮忙跑到寨子中的其他家去借,供丧家葬礼期间使用。在此过程中,你会看到丧家门口,张家的大婶择菜,王家的小姑清洗锅碗瓢盆,李家的大爷在准备祭祀用的桌子,黄家的表叔在搭建灵棚……整个寨子一片忙忙碌碌的景象。当然,寨子中的丧礼无疑也是一个大的社交场所,在这期间,会看到很多从未见过的人,如寨子中新嫁过来的媳妇、刚出生不久的小孩、丧家在外务工的家人及亲戚等。人们通过这一仪式过程,不仅表达了人们对于过世老人的怀念,同时也加深了人们之间的人际互动。待物资准备齐全之后,丧家便开始设祭祀桌,“灵柩前设一香桌,正中摆放逝者的遗像,用白纸黑字写一个“奠”字放在灵柩正面,再放一个香盒,为逝者燃香,另放一些香和纸钱在桌上,以便亲友祭奠时使用。”

“扶山”。在大方当地的彝族人们在办丧礼期间,除了举办葬礼之外,还要进行“扶山”仪式,即在毕摩算好的下葬时间的前面第三天就会进行“扶山”仪式。如毕摩算的下葬时间为七号,则在四号当天,便需要举办一个扶山仪式。在扶山当天,家中过世老人的子孙要去到老人墓地的地方焚香烧纸。

下葬。到了下葬的时间,家中的帮忙弟兄便会帮忙抬着老人的棺材去到墓地下葬。在抬棺材去下葬的路程中,会有人一路上都在撒“买路钱”。到达墓地之后,便开始举行一定的仪式,进行下葬,家中的子孙与帮忙的弟兄们便会一起将棺材用土埋葬好,下葬结束之后会在坟前放鞭炮。丧事后的连续三天,孝子要给家中过世老人上灯,第一次需要送到坟前,第二次送到半路,第三次只需送到家门口。

招三归土。招三归土是指在下葬后的第三天,由毕摩拎着一只公鸡在坟前绕三圈点血,孝子(去世老人的儿子)身披契单(地契单:上面写着东抵……西抵……,南抵……北抵……)跟着毕摩一起绕坟走嘴里喊着“买地、买地……”,同时还会有一个人跟着毕摩边走边挖土,嘴里喊着“卖地、卖地……”。之后便在排位前焚烧香蜡纸烛即可。之后的四十九天,即“头七、二七……七七”孝子都要给过世老人焚香烧纸。

大方县彝家丧葬习俗的文化功能

大方县彝家的丧葬习俗对于当地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具有如下几个文化功能:

建立人际互动。当村里或者寨子中有人过世时,过世老人的子孙便会在自家门口放炮,以示告诉村中的人自己家中有老人过世,这在当地已然成为一个习俗。听到炮响的人们便会来到丧家,同时远在他乡的亲人们也会赶回家中参加逝者的葬礼。由此可见,丧事的举办对于当地来说具有聚集人口的功能,是一个群体性的活动。且葬礼的举办本身就有交流、联结、凝聚、团结等作用,通过葬礼建立了人际互动,增加了人们之间的联系,对于当地的人情缔结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安抚亡灵。逝者去世后,家中的子孙会存在两种比较矛盾的心理,一方面对于逝者的离开,感到万分悲痛与不舍;另一方面,又会产生一种恐惧心理,无论逝者生前与家中子孙关系有多好,逝去后便会人鬼殊途。生者以为逝者举办葬礼的方式来安抚亡者,让逝者安心离开,不再“纠缠”活着的人。因此,丧葬仪式的举办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生者的恐惧心理,也能使逝者的亡灵得到安抚。

传承孝道。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孝顺父母、尊敬长辈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历来受到人们的推崇。孟子曰:“葬,是孝,厚葬,是大孝。”在丧葬仪式中,最根本的思想便是“孝”。这也是我国传统丧葬仪式中最核心的价值体现。祭祀祖先、为家中逝者举办丧葬仪式等具有十分重要的道德规范作用,对家中逝去之人的供奉具有教化和抚慰人心的功能。

重组社会关系。人是社会群体最基本的组成单位。人存在于社会中,且不能独立存在。死亡这件事不是一个家庭或者一个人的事,它会牵扯到身边的所有关系和群体。仪式过程中,参加葬礼的人们可以通过丧葬仪式的举办,重组自己的社会关系,如在参加丧葬仪式的过程中去结识更多的人脉关系,这对于自己今后的社会关系也起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活着的人必須重新调整自己的位置与所扮演的角色,才能更快恢复正常状态,更好地生存与发展。”

丧葬仪式中的彝族生死观

灵魂不灭。彝族人认为灵魂是不灭的,不会随着身体的生命体征的消失而消失,即人死后,灵魂是存在的,则生命会依旧延续。彝族人认为死亡并不意味着人们与世界的告别,而是每个人的必然归宿,是过世的人与自己家的祖先在另一个地方的团圆,“人死后不仅灵魂没有死亡,连躯体也将继续生存。通过火葬,毛发变成山草,肌肉变成沃土,骨头变成石头,气息变成浓雾,鲜血化成雨露。这是彝族先民“灵魂不灭”观念延伸的表现,同时也反映了彝族先民的自然辩证法。”以这种思想来缓解人们失去身边至亲至爱之人的痛苦与悲伤,故彝族人在过世后,人们可以持一个相对乐观的态度来看待生死。

念祖怀亲。念祖与怀亲主要存在于生者与死者之间,生者对祖先的怀念既存在于实际行为之中,也存在于精神世界里。彝族是一个经历了大迁徙的民族,彝族人认为老人仙逝后便会与自己祖先团聚。毕摩举办葬礼仪式的过程中会念一段《指路经》,从《指路经》上看,贵州彝族大都从云南东川、昭通、会泽等地迁徙到贵州。毕摩念的这段指路经便是向逝去的人指明通往祖先的路,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们“落叶归根”的观念。

重生乐生。彝族人认为人死只是身体的死亡,而灵魂依然存活于人间,这种观念填补了由死亡导致的人们心理、精神上的缺憾,以一个虚幻的灵魂世界或生命的流转复生安抚人们,也填补了群体的空缺感,使家庭、社会得以完整、有序地绵延不绝。因此彝族人看待死亡这件事的时候是“喜丧”的态度。孔子曾说过“未知生,焉知死。”即“知生”是“知死”的前提,正确看待生存是正视死亡的重要前提。故重生且乐生也是彝族人的生死观。

彝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通过彝族的丧葬仪式可以看到“彝族人魂归祖界的灵魂观、原始宗教信仰、祖先崇拜观念、族群历史迁徙记忆等内容。”同时,通过对大方彝族丧葬仪式过程记录,解读其所蕴含的建立人际互动、安抚亡灵、传承孝道以及重组社会关系的功能,从而解读彝族灵魂不灭、念祖怀亲、重生乐生的生死观。只有正视死亡才能更加准确地认识到生的重要性,从而使得自己的人生价值得到更好的呈现。

猜你喜欢
大方县子孙逝者
白布河畔苍鹭飞
纪念
但问何以遗子孙
夏日荷景
墙壁
笑着说再见
First Man
最大坟场
子孙怎样,你的家族便怎样
留钱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