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视角下公共危机治理对策研究

2021-10-22 22:22张家萍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协同危机部门

张家萍

摘要:大数据是新时代信息技术革命的产物,在公共危机治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危机的防控、物资的供应以及危机数据的更新这些方面上。大数据治理已经成为公共危机治理中不可或缺的新型治理方式,是有效应对公共危机的有效手段。本文应用理论分析法,通过治理理论以及公共危机管理理论来研究大数据视角下公共危机治理对策。但是,当前大数据治理在疫情治理的应用中仍然存在缺乏搜集数据信息进行决策的思维意识,对公共危机预防预警管理重视不足以及第三部门发育不完善的问题。因此提出以下解决对策:构建多元协同治理体系;完善公共危机治理体制,加强组织间的合作以及大力支持第三部门的发展。

1 引言

2018年国务院成立应急管理部,31个省级应急管理厅局全面成立,标志着新时期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系初步形成。在应急管理体系中提出“互联网+”概念,形成了大数据。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紧迫性与破坏性等特点,解决公共危机问题需要及时准确,因此需要运用大数据思维,从海量数据中发现问题,用全样本的思维来思考问题,形成模糊化、相关性和整体化的考虑方式。

2 理论基础

2.1 治理理论

治理是指多元主体间通过协调合作,形成相互依存、共同行动、共担风险的局面,产生合理、有序的治理结构。主体多元化性、协同性以及动态性。公共危机事件的治理需要多方的协同合作,包括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企业以及个人等等。此次新冠肺炎的爆发,需要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同时非政府公共组织、企业以及个人各司其职,共同应对公共危机事件。

2.2 公共危机管理

公共危机管理又称为“政府危机管理”,是政府针对公共危机事件的管理,其主要职责是保护公众人身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和社会秩序的正意面稳定。具有主体的整合性、处置的时效性、过程的阶段性、手段的强制性以及技术的专业性的特征。

3 我国公共危机治理存在的问题

3.1 缺乏搜集数据信息进行决策的思维意识

目前在我国,政府机构在公共危机管理中起依赖作用。在治理过程中,要求治理主体具有整体的治理思维。在大数据时代,将大数据作为治理的一种资源更是一种手段,综合分析不同的治理层次,加快建立部门责任机制和信息系统。

3.2 对公共危机预防预警管理重视不足

目前,我国一些地方政府缺乏公共危机防范意识,没有做好危机预警工作。许多地方政府领导干部把工作重点放在地方经济建设上。与此同时,从事公共危机管理的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没有认识到危机预防的重要作用,他们在危机管理中的职责也不明确。

3.3 第三部门发育不完善,行动力受限

在面对危机是,第三部门能够迅速做出反应,专业水平也比较高,在实际操作方面,能夠联合其他部门,协同合作,能够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促进社会公平,提高效率。但是我国第三部门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没有办法充分满足社会需求,缺乏特色与灵活性。

4 基于大数据突发公共危机防控管理体系的建立

首先建立公共危机预警机制,主要包括培养危机意识,进行危机监测编制应急方案以及发出危机预警。其次建立公共危机责任机制,使公共危机管理的核心与关键机制,这一阶段需要针对危机发生的状况,对危机性质做出快速判断,或对危机形势作出正确分析,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尽量控制住危机,减少危机造成的损失,并尽快从危机中恢复出来。公共危机处理机制主要包括快速反应机制、高效沟通机制、高效信息管理机制以及科学危机决策机制,最后建立公共危机信息披露机制,在控制住危机后,并不意味着危机管理已经结束,而是进入一个新阶段善后与恢复及事后管理阶段,在这一阶段,组织需要从危机中恢复与重建起来,更需要为下一次危机管理做好准备,公共危机善后机制的主要内容有回复与重建机制和评估与反馈机制。

5 大数据下我国公共危机治理的对策

5.1树立数据思维意识,构建多元协同治理体系

目前大数据迅猛发展,应树立大数据意识,转变治理观念,不仅要把大数据应用到自然科学上,还要应用到社会科学上,比如公共服务领域、社会监管领域以及社会保障领域,如此能够提高政府科学决策,促进政府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实现协同治理的目标。

5.2完善公共危机治理体制,加强组织间的合作

非政府组织主动寻求与政府沟通磋商,建立互信合作的长效机制。关注受益群体的长远发展,向外援助与发掘社区内部治理潜能相结合。参与危机治理的民间组织更加注重危机过后的长期治理,改变只提供单一的、有立竿见影成效的服务的做法,把提升社区内部自我治理能力和社区群体发展能力作为民间组织工作的重点目标。

5.3 大力支持第三部门的发展

首先规范第三部门注册的法律法规,充分发挥其在公共服务中应有的作用。设立专门负责登记的岗位,并由专门的人员来负责。其次规范对第三部门的管理,规范第三部门的工作流程,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最后加大对第三部门的认知,要加大对第三部门的认知就加强合作,同时要增强第三部门的宣传,缺乏宣传力度,民众不了解。

参考文献

[1]汤志伟,周维,王研,李晓艳.大数据背景下公共危机事件公众参与行为研究——基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实证分析[J].图书馆,2020(08):33-40.

[2]苏比努尔·阿里木,张睿.大数据时代下疫情公共危机中的舆情治理[J].青年记者,2020(20):40-41.

[3]曾宇航.大数据与地方政府治理现代化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7.127;

[4]兰义彤,大数据引领下的政府治理[M].贵州:贵州大学出版社,2018.139;

[5]李文彬,中国地方政府与大数据应用[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9.69-73;

[6]郑思萌. 公共危机管理中地方政府的公众沟通问题与对策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20.

[7]周芳检. 大数据时代城市公共危机跨部门协同治理研究[D].湘潭大学,2018.

猜你喜欢
协同危机部门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融合创新 协同发展
102个中央部门公开预算过“紧日子”成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声”化危机
河口正陷入危机
89家预算部门向社会公开
年终总结
大部门体制改革周年纪
危机来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