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货车超偏载检测装置运用现状分析

2021-10-22 00:37张雷刘会征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12期

张雷 刘会征

摘要:铁路货车超偏载检测装置是重要的货运计量安全检测设备,但影响检测装置正常运行的因素较多,还需本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装置运行中的问题。因此,文章对铁路货车超偏载检测装置的运用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希望对检测装置作用价值的发挥起到积极参照作用。

关键词:铁道货车;超偏载检测装置;运用现状

为提高铁路货运的质量,相关部门颁布了《铁路货运计量安全检测设备运用管理规则》,对检测装置的运用有效性提出了更高要求。还需加强实践经验总结,全面把控影响检测装置正常运行的因素,确保检测数据更加完整与真实。

一、铁路货车超偏载检测装置应用现状

(一)运行不稳定

部分站点的超偏载检测装置,受维护不到位与配件老化等因素影响,导致设备运行不稳定。

(二)设备判轴错误

超偏载检测装置在实际应用中,出现传感器等设备故障问题时,列车通过检测装置时速度会突变,或是在台面上停车,都有可能造成装置判轴错误,促使检测数据的真实性降低。

(三)确报匹配率低

匹配率低的原因与以下因素影响有关:一是设备因素。检测装置与车号系统中发生故障,易引起过车报文无车号信息,使得确报未匹配。二是运用因素。超偏载检测装置的站点受调车作业等因素影响,会使得确报匹配率降低。调车作业不生成确报,故调车作业过衡产生的数据尚无相应的确报与其匹配。三是工程车及特种车通过设备。工程车及特种车的车辆轴距近似于普通货车,但在数量上不同。当整列工程车及特种车或者某列车中夹杂工程车通过设备时,必然会引起检测数据判车错误的情况,直接对确报的匹配产生影响。四是无确报。未收到确报的情况,涉及收到确报但无法入库与出发车辆无确报及转场车辆无确报和重点军列无确报、前方站未发预报等方面。

(四)管理不到位

超偏载检测装置的管理缺乏专业性与预见性,管理机制有较大的完善空间,应急处置与流程处理等方面有待优化。除此之外,工作人员专业综合素质不够,忽视了对人员的培训,导致专业化管理工作无法顺利展开。

(五)结合部协调不到位

超偏载检测装置集合了各种技术工种,包括信息技术与通行技术和电子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而货运计量安全检测设备运行的稳定性离不开信息与机务和工务及运输等多个部门的协作,采取分工协作的模式,易产生结合部环节弱的现象,尤其是在检衡车挂运与检测区线路捣固及确报匹配等环节,还需注重专业部门协调作用的发挥。

二、加强路货车超偏载检测装置运用的对策

(一)加大检修维护力度

在集中化与专业化修理的目标引导下,利用先进的维护技术,依托完善的装置检修与应急处置和专项攻关等机制,规范展开检测装置的检修维护工作。一是定期安排检修:按照公司检测装置定期检修周期规定,合理设定检测装置的月检周期与大小修周期。针对于装置老化的问题,科学安排装置定期检修,提前介入设备的整治工作,降低误报数据产生。二是重点整治难点:重点检测装置的基础下沉与确报匹配率低,会出现误报辆数多和误差值高等疑难问题,要组织维护部门与使用部门等单位,全面查找与分析和解决问题,确保检测装置处于最佳运行状态。三是完善应急处置:制定检测装置故障应急预案,落实应急保障制度,要求应急处置小组配好齐全的易损配件,提高应对装置突发事件的意识与能力,以减少经济损失[1]。

(二)规范落实日常基础工作

首先,合理制定维护办法。立足实际情况,合理修订维护质量考核办法,将装置运行情况排名后,归置于月度通报考核,完善考核内容与指标体系,落实奖惩机制,发现故障处理不当等问题,及时追究相关单位的责任。其次,实时监控设备。检测装置监控人员要按照信息反馈机制,实时监控与反馈装置运行情况,将运行状态数据与系统中的标准数据进行对比,及时发现异常数据情况,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通知维护单位处理[2]。最后,加强检定核查。按照装置运用管理规定,落实检测装置的检定组织管理,时常核查装置运行情况,切实降低检测装置的误差率和误报率,确保检测装置的运行质量。

(三)加强现场检查指导

首先,明确与落实现场检查量化标准。要求装置的使用单位按照量化标准,合理确定装置的检查频率与次数,执行管理人员监督量化任务执行情况。其次,加强现场管理。在现场管理中,加大处罚设备维护与操作不规范的行为,不断强化关键岗位与关键作业及关键时段的控制能力。广泛收集作业人员在设备维护方面的意见,营造人人支持与参与设备维护运用的良好氛围。最后,加大组织协调力度。按照检测装置运用的管理规定,要求工程与供电和工务等部门施工时,应确保检测装置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当装置发生故障,需加强与各部门的现场沟通协调,确保施工后及时恢复装置的正常使用。

(四)施行整改闭环管理

首先,完善整改机制。提高检测装置使用问题处理的前瞻性与预见性,深入分析问题的原因,落实责任制,依托现代信息化技术建立问题库,通过过程控制与加大监督力度,促使闭环管理的作用价值得到充分发挥,推动问题整改机制逐步完善。其次,严格履行职责。贯彻落实整改单位的职责与规定,细化任务分工,强化责任意识,通过周密的安排,将整改问题落实到各部门与各人,必要时施行责任连带制,促使问题得到高效解决[3]。其次,加强统筹安排。加强对整改方案措施的整理分类,明确问题的根源,逐步提高方案措施的可行性。围绕整改要求,逐步明确计划和时间节点,促使闭环管理的长效性与有效性。

三、结语

超偏载检测装置的应用与管理仍处于摸索性前进阶段,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问题,还有较大的完善空间。需本着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原则,借鉴先进的应用技術与管理方法,完善检测装置运用的制度与技术等方面的保障,以提升检测装置的运行质量。

参考文献

[1]安强.铁道货车超偏载检测装置误报原因及解决措施[J].铁道技术监督,2019,47(9):53-55,59.

[2]门金勇,张大庆,柴雪松,等.新型铁路货车超偏载检测装置的研制[J].铁道货运,2019,37(1):48-54.

[3]谭覃,高广军,张亚妮,等.非接触式铁路货运车辆超偏载检测系统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9,16(4):253-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