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考、中考大棒下体育课余训练的重要性

2021-10-22 02:45甘茂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策略

摘要:初中和高中学生的学习压力非常大,他们要应对残酷的中考和高考考试,因此大部分初中和高中学校在教学中都会忽略体育课余的教学训练,基于此,结合初中和高中体育教育的测试现状,从中探索影响中考、高考体育的相关因素,为高考体育测试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中考和高考;体育课余训练;策略

引言:随着素质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初中和高中教学中,除过文化课程的教学外,还应注重体育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做好在中考和高考大棒下体育课余训练,能够显著提升体育教学水平,从而有利于更好地实现体育教学工作的改革和创新。

1.体育课余训练和中考、高考体育的关系

体育课余训练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初中和高中生的身体素质,通过基本的体能训练,可以为学生的运动成绩打下稳固的基础。对于那些有发展前途的学生,还可以采取推荐的方式,使他们能够接受进一步的训练,从而为我国培养出优秀的运动员后备军,在初中和高中的教学中,学生参加体育课余训练的最终目的是提升身体素质或者步入到体育行业,然而大部分学校的体育课余训练重点并不在这一方面。学校做好体育课余训练,通常是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基础,而中考、高考体育考试的重点则是对学生身体素质的综合考量,只有做好日常的体育训练,才能提高学生的体育水平和体育能力。

2.影响中考、高考体育课余训练的因素

2.1人力因素

大部分学校的体育老师水平不足,除了体育代课外,还负责其他文化课的教学工作,所以缺乏专业的体育水平。通常在初中或者高中体育教学中,体育老师采取自由式的教学方式,课堂上让学生自由玩耍,几乎很少组织学生进行体育素质训练,长此以往,学生在体育课上得不到应有的体育素质训练,很难在中考或者高考体育中取得满意的成绩。

2.2财力因素

初中和高中学生的教学经费由国家教育局下拨,因此每年获得的教育经费比较有限,大部分学校将教育经费用于基础文化课中,很少用于体育训练或者体育器材的购买中。在这种情况下,导致学校在体育课余训练中缺乏必要的训练器材,学生在体育课上得不到有效地训练,这也使得体育老师的积极性不高,最终不可避免的出现训练时断时续的现象。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在体育课余训练中都得不到足够的满足,这也是影响体育课余训练维持和开展的重要原因。

2.3物力因素

对于场地设备、器材等物质基础,是保证初中和高中体育课余训练的基本要求,如果学校连最基本的场地等物力因素都没有,那么更谈不上体育课余训练,因此学校有责任和义务为学生提供应有的设施,以便学生训练。

3.完善中考和高考大棒下体育课余训练的策略

3.1招聘優秀人才和增加训练经费

初中和高中体育课余训练中,必须要有专业的体育老师负责对学生的训练,因此学校要招聘专业的体育老师。通过向教育局申请的方式或者高薪聘请社会上的优秀人才,使其加入到学校的体育课教学中,对提高学生的体育课余训练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学校还应该通过社会力量或者与地方企业进行合作获得额外的教育经费,并将这些经费用在体育教学中,有利于为体育课余训练提供必要的训练器材,只有适当的增加对体育经费的投入,才能维持和开展体育训练获得基本的保障需求。

3.2制定严格的训练制度

学生的特点是好动和贪玩,因此自律能力比较差,只有制定出严格的训练管理制度,才能约束学生。在体育课余训练中,对学生的学习、训练以及生活都要有明确的规定,体育老师加强和班主任的联系,及时沟通和了解学生在各方面的情况,有利于更好地了解学生。同时体育老师也应该多和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并关心他们,对日后的训练管理也是非常有帮助的,根据对每个学生的了解,制定出不同的训练方式,以此逐渐提高学生在体育课余训练中的自信心。

3.3制订合适的训练计划

在中考、高考大棒下,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成绩,对学生进行系统化、有组织、有目的的科学训练时,需要及时制定必要的训练计划。在体育课余训练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的训练强度进行改变,不仅可以做到对学生及时有效的训练,同时又不能影响到学生的文化课学习。因此制定合适的训练计划,使学生在训练中提高综合素质,在放松期得到足够的放松,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及个人定位目标等,最终能够避免训练中出现一些失误。体育老师在做好体育课余训练的年度训练计划、周训练计划,随后在训练前半部分安排对学生技术、速度的训练,针对耐力、力量的训练则应安排在后半部分。

3.4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心理素质在体育课余训练中尤为重要,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很多优秀的运动员,在日常的训练中表现非常优异,但在比赛过程中,最终的成绩却不尽人意,甚至还不如日常训练的成绩,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心理素质太差导致。这是因为很多人在比赛中,由于过度的心理紧张而无法发挥出自身实力,所以心理素质的培养无论是对运动员而言还是对学生而言,都显得非常有必要。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学生在体育课余训练中发挥出自身的水平,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在日后的工作、学习中也能发挥出自身的正常能力,而避免出现失误操作等。在体育课余训练中,体育老师根据学生平时的训练、身体状况以及学生的个人情况给学生制定出合理的奋斗目标,使学生在心理上有着自我追求,可以保证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中始终充满自信心。

结束语:

在中考、高考大棒下,无论是老师、学生,又或者是家长,都注重的是文化课的学习,却忽视了体育课余训练,由于巨大的负担和压力,使得学生在文化课的学习中,身体难以承受这些重压,基于此,就需要在文化课外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才能缓解学生的各种压力,而通过体育课余训练的方式,可以给学生的中考、高考创造更加宽阔的空间,使学生的身心在体育课余训练中得到全面释放。

参考文献:

[1]沈丽娟. 浅析多元化合作在小学体育课余训练中的重要性[J]. 名师在线,2020(7):82-83.

[2]黄士渠. 浅谈对于初中学生开展课余体育训练重要性及其开展方式分析[J]. 新课程(教育学术),2019,000(009):19.

作者简介:甘茂(1977.2)男,汉族,广西壮族自治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计算教学中“算用结合”的有效策略
大班美工区材料投放策略的实践与探索
凸显对比策略 促进数学思考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