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社区安全教育现状与改进路径研究

2021-10-22 02:45翁文阳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应急能力防灾减灾安全教育

翁文阳

摘要:社区安全教育是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的重要方法,在社区安全教育实践中,存在社区安全教育理念滞后,安全教育技术手段落后,安全教育课程资源建设滞后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区安全教育 的成效。因此,需要在社区安全教育实践中,及时更新安全教育理念,利用新技术推广社区安全教育,科学开发系统化的安全教育课程资源,来提升社区安全教育的成效,增强基层防灾减灾的能力。

关键词:社区安全;安全教育;防灾减灾;应急能力

作为世界上自然灾害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各类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安全需求是人的基本需求。进入新时代,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生命和财产安全是人民群众的基本需要,没有生命和财产安全,就没有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在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下,人民群众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没有人民群众的安全,也难有国家安全。社区作为人民群众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加强社区安全教育,对于提高社区治理能力,保障人民群众安全,构建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总体国家安全观具有重要意义。

一、社区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社区安全教育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帮助社区居民提高应急意识,增强应急技能的重要渠道。在社区安全教育实践中,由于社区安全教育理念滞后,社区安全教育技术手段落后及安全教育课程资源建设滞后等问题,导致社区安全教育的效果不佳,极大的影响到社安全教育工作的深入,影响到社区居民接受高质量安全教育的机会,进而导致社区应急能力建设收到制约。研究和发现社区安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对于改进和完善社区安全教育,提高社区居民的应急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一)安全教育理念滞后

理念引导行动,科学的安全教育理念是社区安全教育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根据所在地人民政府的要求,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开展有关突发事件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和必要的应急演练。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就是要针对所处环境、人群、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类型的不同,结合时代发展背景,不断更新安全教育理念,科学顺应人民群众的学习模式和认知规律,及时更新安全教育理念,提高安全教育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当前,在社区安全教育中,还存在安全教育理念滞后的问题,不能根据时代的发展,按照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创新社区安全教育的形式,提高安全教育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社区居民参与安全教育的积极性不高。

(二)安全教育技术手段落后

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人民群众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社区安全教育作为面向广大社会群众的一种宣教方式,也必须顺应时代和技术的飞速发展,充分运用网络媒体技术发展,推动宣传教育与网络技术深度融合,才能有效提升社区安全教育的效果。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社会安全教育还在沿用一直以来的宣传手段,比如悬挂横幅、图画标语、张贴宣传页等方式,很少用到网络媒体技术手段来开展安全教育宣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宣传教育人群的覆盖面,降低了宣传教育内容的传播速度。因此,在社区安全教育实践中,需要引入网络媒体技术,来适应人民群众信息获取渠道的变化。

(三)安全教育课程资源建设滞后

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必须开展系统化安全知识和逃生救援技能训练。安全教育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涉及灾害事故种类多、安全知识体系复杂,需要构建科学的、系统化的安全教育课程资源体系,才能保证社区安全教育培训效果。当前开展大部分社区安全教育活动存在内容单一、形式单一、系统性不强的问题,通常来说只是对行政性政策法规及相关应急常识做一些简单的宣传,开展一次或几次活动就结束了,没有后续深入的宣传教育跟进,不能有效增强社区居民的安全意识和应急逃生救援能力,因此需要加强社区安全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为社区安全教育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

二、完善社区安全教育的路径

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必须建立健全长效应急能力提升机制,大力推进公众应急安全教育。教育部等九部门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中指出:“推动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不断丰富社区建设的内容”。社区安全是社区治理的基础,需要通过开展社区安全教育,提高社区居民的应急能力。在开展社区安全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国,必须及时更新安全教育理念,利用网络媒体技术,加强课程资源体系建设,提高社区安全教育的成效。

(一)及时更新安全教育理念

社区教育机构加强要及时更新安全教育理念,创新安全教育形式,针对不同年龄层次、不同知识层次的人群,采用其能接受的方式来宣传应急知识和应急技能。2021年,江苏南通一居民楼发生火灾,浓烟滚滚,一名年仅10岁的小女孩当时独自在2楼,当闻到烟味后马上意识到火灾的发生,于是迅速跑到洗手间,用水打湿棉被裹在身上,并捂住嘴鼻跑下楼,最终成功自救。这位小女孩遇到火灾时的镇定和教科书般的自救方式,离不开正确的消防安全教育。因此,在开展社区安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及时更新安全教育理念,不断创新教育形式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社区安全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利用新媒体技术推广安全教育

适应信息化时代人民群众信息获取渠道的变化,是安全教育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互联网时代,人民群众对在线学习和移动学习的需求日益增加。2019年8月份,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数据指出,我国在线教育用户数量持续增长。截至2019年6月,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到2.32亿,较2018年底增长了3122万,占网民整体的27.2%。我国庞大的网民数量和连年攀升的在线教育用户数量,充分说明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民群众的在线和移动学习需求越来越强烈。因此,社区安全教育必须要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利用网络媒体技术,通过开发安全知识宣传短片、录制安全教育视频课程、建设在线安全教育平台,有效开展社区安全教育。

(三)科学开发系统化的安全教育课程资源

完善的安全教育课程体系,是开展社区安全教育的课程资源保障。社区教育机构要加强社区应急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提高社区应急教育的课程质量,通过构建多层次、多元化、多形式的课程体系,满足不同人群的学习需要,为提升社区居民的应急知识储备和提高应急技能提供课程体系支撑。社区安全教育课程应涵盖风险评估、监测监控、预测预警、决策指挥以及恢复重建等预案内容,还包括救援逃生、灾害预防等内容,因此体系化的社区应急课程建设不只是简单的讲座、咨询、演练等内容,还需要在课程建设中,融入应急管理理论知识体系构建、突发事件应对的全流程培训及不同类型突发应急事件的相关知识和应对技能,通过社区安全教育课程资源体系建设,提高社区安全教育的科学性。

三、小结

人民群众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就是保障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因此,通过对社区安全教育存在问题的研究,发现社区安全需要改进和完善的方向,提出社区安全教育改进和完善的对策,有助于增强社区居民的安全意识,提升社区居民的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减少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对人民群众带来的生命和财产损失。随着全社会

安全意识的提高,人民会越来越关注灾害预防,不断学习安全知识,提升自身的应急能力,这也为开展社区安全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群众基础,所以还需要继续关注和加强对社区安全教育的研究,不断提升社区安全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吴路珂. 国际应急教育理论与实践初探[D]. 河南大学.2010.

[2]区晶瑩,马泽雄,俞守华. 城乡社区公众应急教育发展路径探讨——以广东"百人百场"应急知识宣讲活动为例[J]. 教育导刊,2017,613(07).

[3]陈垚. 社区应急能力国内研究述评与展望[J]. 社会科学动态,2020(7).

[4]沈丽. 浅谈社区安全教育现状与对策[J]. 现代职业教育,2019(035).

[5]刘万振,陈兴立. 社区应急能力建设的现状分析与路径选择——重庆市社区应急能力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 行政法学研究2011(3).

猜你喜欢
应急能力防灾减灾安全教育
环境应急能力建设改进刍议
论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建设
我国校园防灾减灾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的河北方案
美国职业安全教育培训方式对我国的启示研究
陕南农村社区应对人为森林火灾能力建设研究
中国石化突发事件应急能力综合评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