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棉花加工质量与检验的管理分析

2021-10-22 02:45黎敏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检验管理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棉花产业作为重要的化工产业材料之一,对我国的行业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本文针对我国棉花产业现状进行了研究,对比国外国家,对棉花市场的经营管理、质量检验制度改革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促进我国棉花产业发展和建设有所参考。

关键词:棉花加工质量;检验;管理

经过了多年的发展,我国的棉花质量加工的工作在不断改进,为了进一步提升检验的方法,加强质量管理。棉花生产企业要认识到国家对产业生产要求,同时不断修正配套政策,减少不利因素和环境对生产的影响,最终促进棉花产业稳定发展。现针对我国的棉花加工质量现状和质量检验管理相关内容进行研究分析。

1.现代棉花生产企业质量管控的要点

棉花加工质量检验和棉花产品质量检验的标准不完全相同。按照国家的标准规定要求,检验的内容包括品、长、杂、衣等,产质检验属于加工生产的关键环节,在整个生产中需要了解加工质量和产量的两个方面的变化,进而做好加工技术的指导和管理。现针对棉花加工质量的几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1.2轧工加工棉花生产的影响

轧工指的是轧花工艺,是棉花加工的一个工作。籽棉经过粗加工后取得皮棉,其纤维层十分清晰,可以观察其中的有害瑕疵含量,观察其中是否存在切断纤维来判断其优劣情况。而棉花的轧工质量直接会影响棉花的内在品质,若籽棉的质量理想,科学控制轧花工艺就可以得到理想的生产产成;但是籽棉的效果不理想,即便有较好的加工工艺,结果也是不尽人意。可见,籽棉和轧花工艺之间形成了一个连锁反应,棉花的加工质量和籽棉的质量有直接关系,和轧花工艺有间接关系。此外,皮棉的轧花工艺和实际的纺用价值之间存在关联性,结合实践证明需求表示,棉花的纺用质量是由于棉花的内在品质,如强度,天然转曲等多方面来决定的,而棉纤维的适纺性的外观形态也决定了棉花的内在品质,若皮棉的质量不高,可能导致纺纱形成纤维团,可能会降低棉纺的实际生产率,此时加用棉量,可以提升生产成品。在实际的操作中,有瑕疵的杂质在纺纱过程中清理难度大,可能影响成品的质量,这需要相关管理人员做好棉花综合管控。

1.2对于棉花加工的质量评定和检验分析研究

整体而言,皮棉的手感弹性、内在张力和弹性恢复效果、轧功能形态等都和棉花的生产质量有关。在实际鉴别棉花加工质量的时候,可以做好以下几点鉴定工作。第一是做好全局管理,可以检验好棉花的轧工质量,观察整体形态,如纤维外观形态的管控十分重要,纤维外观的光洁度和纤维结构的平顺度考虑的内容较多,而光泽度好的绵样,纤维组织的松散程度较为均匀,而棉纤维排列也具有舒适清爽的感觉,没有纤维缠绕、粗糙和曲卷、紊乱的效果,这表示轧花工艺发挥正常,不然结果会令人不满意。第二是做好环境管理,要针对生产的环境进行分析,了解生产的重点和工作内容,做好综合评定研究。可以在目视、手摸等环节中,结合实际的评定需求来分析棉花质量的优劣。需要参照棉花的《国家标准》事宜,并针对存在的某一重点进行针对性研究。第三是综合考虑,全面分析,在实际评定工作开展会后要注意多个品质之间的管理联系,抓住内在品质和品质鉴定和管理的工作要点。若从外观形象来看棉花的颜色较好,整体的光泽度理想,但是其成熟度和强度不高,就需要综合分析,判定质量。若对照的标准色泽低于品质指标结果1-2级,就需要综合分析,同时按照综合质量来判定价格。

2.对于棉花生产的质量影响因素研究

影响棉花轧工质量的因素较多,除开机械性能影响外还需要考虑人为因素以及籽棉自身的质量影响。

首先,人为因素的影响风险较大,在搬运、分选、打包中可能混入一些杂质,而一些铁丝网、棍棒等工具的杂质也可能混到棉花中。一些生产厂家盲目追求质量,在生产中操作不当也会影响棉花加工管理的质量。

其次,机械生产性能影响,若轧花生产中,轧化机械的性能不良,可存在锯齿形态不正,变钝、出现锯齿破损、肋条光洁度变化等都会影响棉花的加工质量,直接影响其使用价值。

再者籽棉的含水量和后期加工质量有关联,而籽棉产量、质量和棉结、索丝的含量之间都有紧密关系,若加工含水量较高的籽棉时候,纤维的力度会增大,而整体的弹性率减少,杂质和纤维素之间也会存在一定的影响,同时杂质和索丝整体的含量增加也会影响加工质量。

3.对于提升棉花质量加工管理的相关措施建议

3.1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措施和验收制度

采用科学的检验制度可规避质量检验风险,提升生产效果。在实际的生产管理中,相关单位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验收和管理制度,保证棉花质量处于一个理想的管理环境。如在内部要加强对部门的管理,要求检验部门的工作人员按照《检验标准》严格操作,不能过做出徇私枉法的事情。此外,要严格执行相关部门要求的HVI操作规范,按照实际的《棉花仪器化公检工作质量考核办法》进行分析,同时制定《奖惩方案考核细则》,最终明确各个工作人员的职能,并做好专人负责管理。

对于外部,内部人员要做好宣传和教育工作,要求加强质量宣传,严打严抓掺假行为,同时要求不法分子接受法律的制裁,以此来保证棉花市场的检验工作的公平性和合法性。

3.2积极培養高素质的检验人员

高素质的检验人员是棉花生产单位提升质量检验质量,提升检验管控标准的重要途径。高素质这一指标体现在对自己检验工作负责、遵纪守法几大方面。对此,生产单位要有效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全面保证高质量高水平的检验工作;加强内部指导学习管理,要求检验人员相互学习,分享经验,提升团队的整体质量。

与此同时要做好内部机械运维管理,培养专业的技术人才,让其能够及时发现问题,不断积累经验,做好机械保养工作。

3.3加强棉花样品的综合管理研究

为了进一步加强棉花质量的检验改革,全面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相关单位需要规范棉花公证检验工作,做好样品检查,保证生产质量。

第一是加强棉花加工质量的生产交流,全面提升棉花质量检验体检工作影响力和作用力。同时要加强和各个行政管理单位的交流沟通,了解当前宣传的政策和信息内容,最终增强综合总量管理意识和效益,杜绝劣质棉包进入市场。在此基础上积极响应国家在的各项政策,做好自检,他检工作。

第二是内部生产流水线的整体管理,要保证所有的生产数据真实有效;对于棉花自检环节也要充分监督和管控,了解棉包的真实质量和生产效果,了解棉花体制改革方案的不足;同时也要做好送检监督和管理,采用科学的手段来提升企业的送检率。最终保证棉花加工得到全面公检覆盖,保证生产质量。

第三是做好仪器管理,要求所有的生产机械和设备都具有合格证,接受专业的机械维修和运维管理。为了提升纺织企业的积极性和生产质量,企业需要做好仪器管理,保证所有的数据真实化、公开化。

第四是要做好公正检验质量管控,了解公检质量对棉花的生产加工质量的意义。要严格按照生产要求建立加工生产管理制度,要求分析台差不合格的原因和影响,及时找出问题,减少系统的误差。也要严格执行信息反馈制度和处理制度,不断维护工作的整体质量和公平性,在检验过程中也要加强管理,采用有效地解决措施加强监督管控质量。

4.结语

综上所述,棉花加工生产质量和棉纺织产业的发展有必要关系,为了保证质量,相关单位要积极配合各项工作。在实际的生产管理环节中需要做好内部检查,接受公检,及时排除质量隐患,最终为促进企业合法经营,全面促进企业生产进步,促进棉花质量检验机制改革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丁时永. 完善我国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政策的思路研究[J]. 中国纤检,2007(01):9-16.

[2]Zang Yihao,Hu Yan,Xu Chenyu,Wu Shenjie,Wang Yangkun,Ning Zhiyuan,Han Zegang,Si Zhanfeng,Shen Weijuan,Zhang Yayao,Fang Lei,Zhang TianZhen. GhUBX controlling helical growth results in production of stronger cotton fiber[J]. iScience,2021,24(8):174-176.

[3]熊焕章. 推进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的思考[J]. 新疆农垦经济,2007(08):74-76.

[4]蒋逸民,王凯. 基于产业链的棉花质量问题探讨[J]. 中国棉花,2008(08):5-8.

[5]李軍. 解析山东省棉花产业状况及如何提质增效[J]. 中国纤检,2015(07):18-23.

[6]王建新,孔令瑞. 棉花加工企业如何做好新标准检验体系下的棉花质量工作[J]. 中国棉花加工,2015(02):9-10.

作者简介:黎敏,女,汉族,湖南湘潭人,湘潭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棉麻检验。

猜你喜欢
检验管理
微生物检验在基层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苯中水分的检验
管理漫画
浅议5S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检验真朋友的新标准
“物质的检验”知识总结
小议离子的检验与共存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