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综合整治助推乡村振兴的实践与探索

2021-10-22 02:45周蒙蒙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

周蒙蒙

摘要:在全市宜耕后备资源匮乏的严峻形势下,土地综合整治,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土地整治的综合效益,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一个快捷方式。本文以淄博市土地综合整治在助推乡村振兴方面的做法为例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索。

关键词:土地综合整治;乡村振兴;战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淄博市大力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土地整治的综合效益,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助推乡村振兴。

淄博市实施土地综合整治助力乡村振兴工作驶入了“快车道”。近年来,实施完成各类土地整理项目253个,新增耕地2.89万亩,其中可用于占补平衡的耕地2.6万亩。全市还先后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155万亩,新增粮食产能6350万公斤、平均耕地质量等级有所提升,项目区农民人均增加年收入400元。自然资源系统通过对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整治,有力地保障了乡村振兴战略推进。

一、主要做法

(一)将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向乡村倾斜,助力乡村振兴。

项目区划定最大限度辐射周边贫困村,加快农村建设。项目选址向贫困地区倾斜,项目建成后,项目区农田基础设施配套逐步完善,改善了生产条件,促进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人工成本得以降低。

把易地扶贫搬迁和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调剂使用作为解决贫困群众住房难的重要支撑,探索运用土地政策吸引外来资金参与新居建设,用土地变资金,解决好“钱从哪里来”和贫困群众如何“建得起、住得起”的问题。高青县黄河滩区脱贫迁建中外迁安置工程,群众不但住上好房子,而且过上好日子,增强了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充分发挥“土地整治+”多功能优势,挖掘土地的复合价值,助推乡村振兴建设。

利用耕地占补平衡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提升地力、增加产能,并通过运用土地整治+“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土地流转、乡村旅游、现代农业”等诸多形式,将土地整治项目延伸至经济、生态、社会等各个方面,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形成综合效益,助力乡村振兴建设。

(三)创新开发模式,助推乡村振兴

一是土地开发整理与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矿废弃地复垦相结合。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至项目基础上,按照土地开发整理标准,进行二次开发整理,采取表土剥离、客土回填、土壤改良、培肥地力等多种方式进行复垦开发和综合治理,达到耕种条件。

二是社会投资,市场运作。本着“简化程序、加快进度”的原则,采取社会资本投资运作模式,加快土地综合整治进程。成立土地发展集团,为社会投资,市场运作提供便捷通道。各区县也可通过招标确定了由占补平衡项目实施企业,实施企业可招标工程施工企业;国土、财政部门负责下达项目的立项批复、初验工作,使项目落成提质增效。

三是引入高科技,对项目进展及后期管护进行全程监管。今年,市土地整理中心开发了“淄博市土地整治项目全程监管系统”,并引入无人机作为辅助工具,对项目的验收和后期监管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途径。

(四)严把规划设计和工程质量关。

在项目规划设计阶段,土地整治机构积极与当地镇政府、村委会对接,采取“两上两下”向镇、村反馈征求意见。各区县土地整治机构指导各镇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和监督管理,明确专人全程跟踪管理监督,從材料购置、施工流程、现场监管、工程养护等方面从严要求,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切实把好事做好。为充分发挥项目区群众监督作用,聘请部分群众代表作为项目质量监督员,共同把好项目实施质量关,真正做到人人有责,层层把关,确保工程质量,确保每一个综合整治项目都能高质量的见到实效。

二、面临的困难及问题

一是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与现行各类规划特别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或国土空间规划)之间的配套跟进还存在冲突,配套完善方面还存在不足。乡村振兴发展必然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建设新农村、构建美丽乡村等等,这些都离不开资源保障,包括最根本的规划保障,而规划五年一个周期才予以调整,现行规划与乡村振兴发展需求之间还存在满足不了实际需求的困难,一些好的产业或项目在大多遇到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问题。

二是保障乡村振兴发展用地指标需求方面,还存在较大缺口。发展用地与现行用地政策之间的矛盾始终存在,国家和省注重集约节约高效用地政策是好的,但一些深度贫困地区及欠发达地区振兴乡村发展的用地需求与现实用地指标保障不足之间的矛盾依然长久存在。

三、几点探索建议

综上分析,为克服以上所述制约乡村振兴快速健康发展的困难和问题,保障乡村建设长远可持续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是允许乡村振兴发展需求与规划冲突时适时修整完善。当国家战略部署调整之后,允许国土空间规划每年一调整或适时修编。上级应预留一部分弹性规划控制空间,经县、市、省三级审慎认定后,确为乡村振兴需求所必须而又无法避让的规划需求,应在适当的指标控制范围内,按照集约节约利用的标准,适度予以调整相关规划特别是总规划,做到振兴乡村需求与总体规划紧密衔接、适度弹性保障。

二是国家和省级层面增加乡村振兴发展用地资源保障。每年另行单独预留出一部分用地指标,专项用于振兴乡村相关产业、实体、集体经济组织的用地保障。只要是符合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农村农业相关产业政策的振兴乡村事业发展用地,都尽量做到应保尽保,引进高质量的产业或项目,尽早发挥社会、经济和综合成效,造福农村所有人民。

三是依托“山水林田湖草”全域全要素实施国土空间整治修复的发展模式,深度挖潜。国家提出通过“田水路林村城”和“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整治提升生活和生产条件、保护人类生态空间。我们可以依托“山水林田湖草”全域全要素实施国土空间整治修复的发展模式,在统筹落实各类规划、全域全要素综合整治的基础上,进一步盘活存量闲置低效用地、废弃地等自然资源,深度挖掘土地潜力,助推乡村振兴。

在资源匮乏的形势下,积极探索全域综合整治已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必经之路,在今后的工作中,总结经验,开拓创新,为土地整治事业添砖加瓦。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战略
基于SWOT分析的VR平台的战略选择
强国战略下的企业管理创新
美国“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多式联运发展的战略与路径
战略的里子与面子
中国外交战略需大调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