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运维一体化方案分析与实践探讨

2021-10-22 03:13刘玥郑学斌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实践探讨变电运维一体化

刘玥 郑学斌

摘要:随着我国配电网建设规模的扩大和发电技术的提高,电力资源将继续输送到企业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的生活娱乐中。网络建设,将不再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电力企业必须提高安全性和稳定性,从变电运维一体化管控入手合理的资源配置使变电站生产和输电高效发展。因此,本文探索变电一体化运维方案,寻找适应时代发电需求的工作模式,并结合实践优化完善变电一体化运维方案。

关键词:变电运维;一体化;实践探讨

引言

近年来,科技水平的突破和提升,加速了社会各项工业生产的发展。效率得到了提高。随着电网建设规模的增大,我国变电站人力资源需求、管理精细化以及变电站运维风险的出现极大地限制了电力企业的发展。变电站和自控设备集中控制,有效避免变电站运行中的隐患。但是,综合电力转换运维方案的全面实施和推广,在很多情况下还需要总结和优化。

一、变电站综合运维方案存在问题分析

1.1 目前统一的工作模式效率低下

随着电力公司电网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现有变电站的运行维护方式发生了显着变化。虽然是过去的一个时期,但现代技术手段确保了变电站运维工作各个方面的有效沟通。但是,要保持变电站运维工作的高效开展,仅靠先进的技术手段还不够,通过预警装置和监控装置难以捕捉变电站运维工作的潜在风险。另一方面,对于一些小型变电站,如35kV变电站,运维操作负荷大,设备陈旧,现代技术难以管理不同型号的设备,设备兼容性差。变电站规模小,一体化运行实施难度大。变电站一体化运维模式是通过电力系统对多个变电站的变电站设备进行集中调控管理,但由于各变电站的一体化设备资源构成存在差异,现有一体化运行效率低下。

1.2 手动操作与不可分割性

在现有的变电站运维一体化模式下,可以通过计算机设备和自动化控制系统对变电站设备的运行进行综合管理,但变电站运维一体化运行模式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还较低。运维技术人员在管理和维护独立运行的变电站设备时,不仅需要按照集成控制系统了解变电站的异常设备,还需要综合运维专业知识。现场维护工作对于一些变电站来说,尤其是偏远地区建设工地的变电站,运维技术人员还必须根据不同设备型号的维护需求调用维护设备,因此变电站的运维效率是降低的。传统的工作方式会造成很多问题,浪费人力物力。

二、變电站运维一体化优化方案分析

2.1 事业部、企划

在实施统一模型之前,公司必须针对问题制定一些合理的解决方案。在不影响电网安全的前提下,在基础条件好、人力资源好的地区,在试点选择和经验积累过程中,逐步完善一些规章制度。一是细分变电站运维业务。最好的细分方法是从易到难选择试点范围,并根据运维人员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些合理化的方案。从国家电网公司“整合”工作的基本要求来看,要建立合适的管理模式,该规划应分为三个不同的时间段。一是将开工时接地电阻等低难度任务合并为运维人员的责任。二是将断路器、隔离开关等更多的操作任务合并为运维人员的责任。三是在前两者的基础上进行超高频或色谱活体检测,也可以集成到运维站管理系统的运行中。

2.2 教育至上,素质提升

综合施工与运维人员的关系非常密切,企业必须积极培养一些双专业人才队伍。而在实际培训过程中,又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可以将业务细化,分别培训维护和运维人员,逐步扩大整个项目的范围。集中培训是变电站运维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让运维人员承担一部分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大培训力度,运维人员不仅要熟悉这些方面的工作,还要将所学知识合理地运用到实践中,确保运维工作的双重结合。

2.3 部门整合、职责整合

变电站运行部和变电站维修部一体化,建立两种不同的组合,一个是中控组,一个是运维组,前者主要负责日常设备巡检,后者是复杂设备。另外,运维团队可以划分不同的职责,运维人员的职责应该是独立的,所以在实施发布和维护时,权限和职责也分开,以确保现场安全。监督工作可以落实到实处。例如,在优化运维方式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简化变电站的运行方式,优化运行过程,简化各种程序。这样可以提高运维人员的工作效率。

三、变电站运维一体化商业化

3.1 加强员工素养培训

在实施方案的过程中,一是明确运维人员的工作职责,使工作思路更加清晰,二是为相应的变电站检修换证提供具体的证明。在传统的操作模式中,操作员通常在设备检查之前获得批准和确定,并且在设备检查之后必须移交进行审查和验证。例如,在一些企业中,要求相关员工既要发证,也要发工作票,这种双重身份往往会降低监管力度。因此,在开展一体化运维工作的过程中,要分离职责,加强对员工职业素质的培训。在培训过程中,应安排专家进行讲解,最终实现运维一体化。

3.2 关注变电站应用的综合安全运行

安全在运维一体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运维过程中安全必须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为确保安全工作落实到实际行为中,应建立一些规范化、符号化的管理模式,进行现场管理,协调各部门之间的潜在联系。还可以在工作过程中按照工作标准和相应的程序规范维修人员的各种行为。上级部门可以根据基层员工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降低工作风险,保障电网运行安全。

3.3 优化管理模式

随着电网变得越来越复杂,对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不仅提高了计划实施的运营效率,也节省了大量资源。在未来的实践过程中,还需要优化管理模式,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并应用于运维一体化。在管理模式上,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严格按照新模式,轻轻松松完成任务。其次,必须考虑所涉及业务的所有方面。最后,实施过程确保所有运维人员都有一定的安全责任感,确保工作能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结束语

在电力企业运行过程中,变电运维一体化机制对企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不仅可以促进电力运行的安全,还可以为企业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此外,在实施过程中,要根据存在的问题,采取一些有效的解决办法,加强对运维人员的培训,增强其安全意识,熟练掌握变电站运行和设备维护知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整顿工作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罗艳娟,周宏宇.变电运维一体化培训、实践与发展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20(20):162-163.

[2]文强.浅议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风险管控[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20(20):136-137.

[3]曹玲玲.变电运维一体化应用实践与发展前景研究[J].电气应用,2020(S2):420-422.

猜你喜欢
实践探讨变电运维一体化
新形势下公司融资技巧的实践探讨
煤矿地质勘探技术的实践探讨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克里米亚完成入俄“一体化”
变电技改大修项目储备工作的管理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