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单孔腹腔镜手术护理中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应用

2021-10-23 09:11江平龙晓芳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74期
关键词:单孔外科腹腔镜

江平,龙晓芳

(1重庆市江津区妇幼保健院,重庆;2重庆市南岸区妇幼保健院,重庆)

0 引言

近年来,腹腔镜手术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传统的手术相比较,腹腔镜手术创伤少、术中出血小、术后恢复快、美观性强,容易满足患者的要求。尤其在妇科疾病中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的满意度高。目前,单孔腹腔镜手术在妇科疾病中应用得较多,成为治疗妇科疾病的常见术式。虽然腹腔镜手术具有很多优点,但其仍旧属于有创操作,患者也会在术后出现疼痛、并发症等,再加上其他因素的影响,部分患者也会出现程度不一的心理问题,从而影响了术后恢复。因此,为了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对其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是非常必要的[1,2]。快速康复外科,由丹麦医生Kehlet等在2001年首次提出,是指在围手术期运用已被循证医学已经证实的优化措施,以减少手术应激反应和术后并发症,是一种包含多种学科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快速康复外科的实施也体现着医疗工作中的人性关怀,在近年来用于指导护理工作,其效果突出,患者舒适度较高[3]。本研究选取了48例妇科单孔腹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组探究了快速康复理念在其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行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妇科患者,共计抽取了48例作为样本。患者的最大年龄为58岁,最小年龄为24岁,最大体质量为66kg,最小体质量为42kg。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同意行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并在手术知情书上签字。所有研究对象均排除有麻醉过敏史、手术禁忌证、肝肾功能异常、合并恶性肿瘤、存在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及精神障碍者。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的原则进行分组,其中的24例患者对照组,另外的24例患者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结果显示组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对比研究有积极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中的24例患者在围术期实施常规的护理方法,而观察组则在围术期以快速康复理念为指导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2.1 术前的护理干预

除常规护理方法外,观察组主要围绕:(1)配合完成全面的心、肺功能和基础疾病等身体方面和心理方面的评估,加强健康宣教,实施心理疏导,实时干预心理问题,减轻心理压力。包括:团体活动、观看娱乐节目、音乐放松练习等。(2)饮食指导。术前禁食6h,禁饮2h。术前6h以上可进食少量淀粉类饼干、藕粉等。术前2h以上,可进食200ml以内轻饮料,包括白开水、脉动等。睡前和术前2h口服碳水化合物,以维持肠道正常功能,同时减少患者饥饿感及低血糖发生。(3)术前戒烟,进行深呼吸、心肺功能训练。如吹气球。(4)取消常规术前针阿托品30min注射,可减少因抑制腺体分泌致患者出现口咽部干燥不适感。(5)术前睡前选用短效镇静剂,地西泮1片口服,促进和改善患者睡眠,利于患者以最佳状态实施手术治疗,同时可适度减少焦虑。(6)术前组织患者及家属集中参加预防深静脉血栓知识健康宣教活动,示范被动活动和主动活动的操作方法。如腓肠肌挤捏、股四头肌的锻炼。防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7)取消机械灌肠,改为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减少机械灌肠带来的不适感,避免肠道菌群的紊乱,减少水电解质紊乱、术后肠道麻痹的发生。同时保护患者隐私[3,4]。

1.2.2 术中的护理干预

成立ERAS团队,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重点围绕:(1)优化麻醉方式。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以满足手术的需要,患者能快速苏醒,利于保护心肺功能,减少心血管负担和术后肠麻痹,有效止痛,保护免疫功能。分层镇痛,有效控制疼痛同时防止镇痛不足或镇痛过度[5]。(2)术中补液管理,保证机体体液量的平衡,防止术中低血压,避免过多液体摄入导致肠道水肿。(3)综合应用止吐剂,减少恶心呕吐,减轻患者术后不适。(4)术中保温。室温控制在24℃,液体及冲洗液加温处理,肢体保温,防止体温过低,维持中心体温不低于36℃。以降低出血,提高免疫,缩短麻醉苏醒时间,加快胃肠恢复,避免心肺并发症发生,降低切口感染率[6]。(5)不常规放置引流管,利于患者术后活动,增进舒适,同时减少意外拔管发生[7]。

1.2.3 术后的护理干预

术后患者在多模式镇痛控制疼痛改善术后体验的基础上重点围绕:(1)控制液体入量,联合营养科予以专业的营养支持,合理运用能量剂,促进肠功能恢复、肛门排气,减少患者饥饿感。(2)制定早期活动方案,指导患者采取舒适体位。术后即可采取半卧位或床上早期活动,行ERAS康复操,缩短心电监护使用时间,术后6h病情稳定者,停用持续监测,利于患者床上翻身活动。术后第1d下床活动,循序渐进,逐日增加活动量。促进呼吸、胃肠、肌肉骨骼等功能恢复,预防肺部感染、压疮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8]。(3)鼓励早期进食,制作饮食宣教清单,实现饮食指导同质化,结合患者自身情况灵活运用。术后清醒后可饮5-10ml温开水,20min观察有无恶心、呕吐。逐步从流质、半流质过渡到有营养的普通饮食。(4)尽早拔除尿管,术后24h拔除导尿管,指导正确下床活动方法,促进患者功能和自理能力恢复,同时预防跌倒和血栓发生[9]。

1.3 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疼痛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其中满意情况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20.0,计数资料使用(%)表示,并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并进行t检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则使用P<0.05。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在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上,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

在护理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护理后患者的疼痛评分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满意情况比较

3 讨论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是一种循证医学证实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尤其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可有效减少应激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10]。有大量的研究表明,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在妇科手术中患者的住院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护理满意度更高。这就提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妇科手术患者中应用效果突出,患者的舒适度更高[11]。

本研究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在了妇科单孔腹腔镜手术护理中,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更短,患者的疼痛评分更低,护理满意度更高,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相关的研究具有一致性[12]。

综上所述,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在妇科单孔腹腔镜手术护理中,可显著减轻患者的疼痛,让患者处于更加舒适的状况,容易赢得患者的满意。

猜你喜欢
单孔外科腹腔镜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3D腹腔镜下肝切除术在治疗肝脏肿瘤中的应用
《中国整形与重建外科(英文)》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单孔腹腔镜手术后脐窝创面的简单缝合术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预防及处理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经耻骨联合上单孔腹腔镜行直乙交界癌手术的应用效果分析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控制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