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1-10-23 09:11田敏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74期
关键词:舌体康复食物

田敏

(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云南 广南)

0 引言

脑卒中患者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状为吞咽困难,其是由于脑卒中部位病变导致支配吞咽肌群神经出现损害引起的。脑卒中患者如果吞咽存在困难,那么很容易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1]。而且在长期遭受疾病折磨的情况下,患者的心理状态也会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在疾病治疗和康复过程中,护理干预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在本次研究中,对本院收治的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实施了早期康复护理,通过与常规护理方法的比较,分析该种护理模式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80例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方式对全部患者实施分组,分成各包含40例患者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中,包括23例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46-70岁,平均(62.8±3.2)岁。对照组中,包括25例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46-72岁,平均(63.5±2.8)岁。在上述一般资料方面,两组对比结果为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除与对照组相同的护理措施外,还增加了早期康复护理,内容包括:

(1)基础训练:①口唇运动:利用单音单字进行训练,要求患者尽最大能力张口发“a-u-i”音。也可练习吹蜡烛、吹口哨、缩唇、微笑等动作促进唇的运动。唇闭合力度训练,让患者在闭合的两唇之间放置一压舌板,口唇应尽量保持闭合状态,向外牵拉纽扣,患者闭唇尽量不让其拔出,在训练过程中应使患者的口唇始终保持在正中位置[2]。②颊肌运动:要求患者轻张口后闭上,然后做鼓腮动作,随后轻呼气;也可让患者作吸吮手指的动作,借以收缩颊部及口轮匝肌增强肌力。每日2次,每次重复5遍。③舌体运动训练:舌体无任何运动时,治疗者用压舌板或勺子的凸面轻压舌背,促进舌体前伸;或用吸舌器吸住患者舌体轻轻向前牵拉及左右摆动。若舌体可自主运动时,应指导患者面对矫正镜用舌尖尽量触及两侧唇角、弹舌、沿唇做环转运动等方法均可增加患者舌体灵活性。④口腔感知觉训练:指导患者用温水和冰水交替漱口进行冷热温度刺激[3]。

(2)进食训练。①体位:吞咽障碍的患者在早期训练时一般采取床头抬高30°-45°的半坐卧位,头部前屈,偏瘫侧肩部以枕垫起,护理人员站立于患者健侧。此种体位进食食物不易从口中漏出,有利于食团向舌根运送,还可以减少反流、误咽的风险[4]。能坐起且口唇闭合能力较好的患者,取坐位进食的方式,使食物经健侧咽部进入食道。②食物的形态:选择密度均匀、黏性适当、不易松散食物,如软蛋羹、糊状食物等。③食物在口中位置:进食训练时最佳的位置是将食物放在健侧舌后部或健侧颊部,有利于食物的吞咽。

(3)呛咳处理。如果患者在训练或进食过程中出现呛咳,需要立即停止,并协助患者弯腰低头,让小颌靠近胸前,在其肩胛骨间进行快速拍打,以将误入气管的阻塞物咳出,情况比较严重时需要使用负压吸引器将阻塞物取出[5]。

(4)心理康复护理。由于疾病的发生比较突然,且需要较长的时间进行治疗,患者的日常生活受到极大影响,因而很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6]。护理人员应结合患者的心理状况为其提供安抚和疏导,将疾病相关知识向患者讲解,同时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减轻患者的担忧,同时鼓励患者坚持训练,介绍通过长期康复训练改善吞咽障碍的案例,坚定其信心。

1.3 观察指标

(1)吞咽情况评估。通过洼田饮水试验在护理4周后对两组进行评估。方法:患者取坐位,饮用30ml温开水,记录饮水所用时间,观察患者有无呛咳症状。若患者能够一次性饮完且无呛咳为Ⅰ级;若2次及以上饮完无呛咳为Ⅱ级:一次性饮完有呛咳为Ⅲ级:2次及以上饮完有呛咳为Ⅳ级;无法全部饮完且有呛咳为Ⅴ级。(2)焦虑、抑郁状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对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进行评估。量表总分100分,分数高低和焦虑、抑郁程度高低呈正比。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分析软件为SPSS18.0,研究所得包括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前者表示方法为±s,采用t检验,后者表示方法为%,采用χ2检验,将P<0.05作为统计学差异存在的标准。

2 结果

2.1 两组吞咽功能比较

观察组经试验显示为Ⅰ级的患者相比于对照组明显更高,对比组间结果,P<0.05,有统计学差异,见表1。

表1 两组吞咽功能比较[n(%)]

2.2 两组SAS、SDS评分比较

两组在护理前的评分对比结果为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护理,两组评分均下降,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SAS、SDS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SAS、SDS评分比较(±s,分)

?

3 讨论

脑卒中是一种脑缺血或出血性疾病,病情突发且进展快,致残率及致死率较高。吞咽困难是脑卒中的一种常见并发症,患者由于舌、唇、颊、咽喉肌肉无力而无法正常饮食,对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7]。对于此类患者,临床除了需要进行常规的对症治疗外,还应加强早期康复专科护理干预,以促进患者吞咽功能的尽快恢复。早期康复护理是临床中应用比较多的一种护理模式[8],本次研究将其应用于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基础的吞咽功能、舌肌功能、发音功能训练,能够对患者的脑细胞形成刺激,提高中枢神经系统修复能力;通过进食训练及呛咳处理,能够使患者更快地恢复正常饮食;通过心理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其配合治疗的依从性,保证康复治疗的顺利进行。以上护理措施实施之后,观察组吞咽功能为Ⅰ级的患者明显多于仅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护理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结果经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证实了早期康复护理的重要价值。

综上所述,早期康复护理用于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中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促进其功能恢复。

猜你喜欢
舌体康复食物
骨性II类错牙合畸形青少年Twin-blcok治疗前后舌位及上气道变化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基于一种局部图像增强和改进分水岭的舌体分割算法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舌体胖瘦精细分类
冯斌辨治舌体扁平苔藓伴焦虑验案一则
搞笑:将食物穿身上
食物从哪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