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淋巴引流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1-10-23 09:11张宝娟马丽娜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74期
关键词:横纹淋巴舒适度

张宝娟,马丽娜

(新疆伊犁州妇幼保健院,新疆 伊犁)

0 引言

近年随着女性社会压力增大,乳腺癌患病率逐年递增,成为危害女性患者机体健康主要癌症之一,受到各研究者高度关注。临床学者依据乳腺癌病理表现及治疗特征,建议以外科治疗方案为主,但较多研究发现,乳腺癌患者术后继发上肢淋巴水肿概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开展有效治疗干预对策尤为重要[1]。考虑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与水肿液聚集具有高度关联性,手法淋巴引流疗法为首选治疗方案,可有效缓解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情况,提高患者肢体舒适度[2];本研究现针对手法淋巴引流疗法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临床有效性进行探究,开展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本院收诊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52例为探查对象,病例筛查时间为2020年2月至2021年5月,其中左侧上肢水肿28例,右侧上肢水肿24例,研究开展征求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实施;采用随机1:1分组法划分对照组、研究组,对照组26例,年龄范围38-55岁,平均(46.03±1.13)岁,发病时间为术后3-8个月,平均(5.16±0.37)个月,其中左侧上肢水肿13例,右侧上肢水肿13例;研究组26例,年龄范围40-59岁,平均(45.86±1.17)岁,发病时间为术后3个月-7个月,平均(5.14±0.41)个月,其中左侧上肢水肿15例,右侧上肢水肿11例;两组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入组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开展常规治疗,叮嘱患者抬高患肢,进行肢体锻炼;研究组开展手法淋巴引流治疗,于治疗开展之前取适量淋巴水肿专用膏进行皮肤涂抹,以皮肤温热为宜,采用环形排空、静止旋转、旋转挤压、环状前推等手段进行皮肤抚摸[3];要求动作轻柔,避免力度过大影响深筋膜,要求抚摸方向以淋巴结回流方向为准,于近心端段进行按摩后向远心端进行操作,于患者颈前、颈后、颈侧借助静止旋转颈部淋巴结,于患者健侧前胸、腋中线等部位进行环形排空手法,健侧腋中线于腰部向腋下方向进行环形排空,于患者患侧第二肋间至第三肋间进行静止旋转手法、环状前推主要方向,以患侧肩关节至锁骨上淋巴结、患侧上臂内侧至外侧,前臂两侧至肘关节内侧,肘关节下方至上臂,手臂泵向腕关节,腕关节泵上前臂,手掌泵上腕关节,手臂向前臂-上臂外侧-肩关节-锁骨方向进行前推,至于肩关节外侧[4];要求每组动作重复3次,每日治疗1次。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测量患肢肘横纹下10cm、肘横纹上10cm水肿周径;采用数字模拟舒适度评分量表对患者肢体舒适度进行量化评分,共计10个维度,每个维度0-10分表舒适度递增,呈正相关,问卷Cronbach α系数评分0.89,具有可信性。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肢水肿情况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肘横纹下10cm、肘横纹上10cm上肢水肿周径具有一致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肘横纹下10cm、肘横纹上10cm上肢水肿周径均较治疗前减少,研究组患者肘横纹下10cm、肘横纹上10cm上肢水肿周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肢水肿情况统计[(±s),cm]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肢水肿情况统计[(±s),cm]

?

2.2 两组患者主观舒适度评分

治疗前两组患者主观舒适度评分具有一致性(P>0.05),治疗后患者主观舒适度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研究组患者主观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主观舒适度评分[(±s),分]

表2 两组患者主观舒适度评分[(±s),分]

?

3 讨论

乳腺癌根治术为乳腺癌常用治疗手段,受癌组织影响,患者上肢淋巴结系统障碍,于手术治疗后易导致上肢淋巴水肿,呈渐进型,严重影响患者肢体功能,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结水肿诱发因素较多,与毛细血管阻塞、水肿液聚集具有直接关联性,临床潜在危害性较大,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临床学者针对淋巴水肿多采用理疗刺激,改善淋巴管血液灌注,以恢复正常输送功能,缓解外周血液循环,以改善水肿液积聚,缓解肢体水肿程度[5,6]。手法淋巴引流作为临床常用理疗手段,可通过手法按摩等方式,促进水肿液吸收,辅助淋巴管内液体的输送,以改善机体循环,有效提高患者机体舒适度,刺激淋巴管恢复输送功能,有效避免水肿液再次聚集,长期治疗可有效缓解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程度,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7,8]。本研究经数据比对可知,治疗后两组患者肘横纹下10cm、肘横纹上10cm上肢水肿周径较比治疗前减少,研究组患者肘横纹下10cm、肘横纹上10cm上肢水肿周径低于对照组,手法淋巴引流通过缓解血液循环,降低水肿液聚集,有效缓解上肢水肿情况;经数字舒适度满意评分可知,治疗后患者主观舒适度评分较比治疗前升高,研究组患者主观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手法淋巴引流可提高患者肢体舒适度,具有临床可行性。

综上,手法淋巴引流可有效缓解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程度,提高患者肢体舒适度,可于临床推广实施。

猜你喜欢
横纹淋巴舒适度
教你一套全身淋巴按摩操
纤维砂场地的性能及舒适度影响研究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综合护理淋巴消肿疗法在降低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毛白杨静态压缩力学性能研究及吸能分析
农村公共厕所如厕舒适度调查分析
改善地铁列车运行舒适度方案探讨
注意,有种“胖”不能靠运动去减
横纹树蛙墨脱雨林湖畔的精灵
淋巴水肿的预防与照顾——乳癌康复者的隐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