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心理干预在老年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1-10-23 09:12盛建芳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74期
关键词:老年病依从性护理人员

盛建芳

(杭州市上城区南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浙江 杭州)

0 引言

老年病是一类与年龄有关、主要发生在老年人群中的疾病,常见的老年病有高血压、心脏病、慢阻肺、冠心病等[1]。老年病通常具有慢性进展、病程长、难以根治等特点,会给患者造成长期的困扰,使患者身体健康状况持续下降。一些老年病还可导致患者残疾、死亡等严重后果[2]。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大背景之下,居民平均寿命也有所提升。同时我国目前的人口结构逐渐向老龄化社会发展,使得老年人群不断增多,因此患有老年病的患者数量也在逐年增长。如何提升老年病患者的疾病治疗和控制效果,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以及整体健康状况,这是需要引起重视的重要医学问题。为了提升老年病患者的遵医行为,使他们具备更好的自我健康管理能力,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工作,有必要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干预。本文主要对老年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以及效果进行了分析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作为本次研究的时间范围,将在本社区接受治疗以及护理的老年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给予患者的不同护理方案,分成以下两组:(1)研究组入选患者60例,包括33例男性和27例女性,对患者的年龄实施统计,其中年龄最大的患者82岁,年龄最小的患者60岁,平均值为(69.92±4.99)岁;患者疾病类型包括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慢阻肺等。(2)对照组的60例患者中,男性和女性患者各有30例,年龄情况方面,介于61-80岁,平均值为(70.23±4.57)岁;疾病类型同上。对比两组的各项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研究要求。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老年病的一般性护理措施,如健康教育、用药治疗、生活指导等。研究组患者在以上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如下内容:(1)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各项资料进行详细全面了解的基础上,主动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使用通俗易懂、患者容易接受的形式、语言与患者建立顺畅的沟通,对患者开展疾病知识宣传教育,丰富患者的疾病防治知识、各类注意事项等,让患者能够更正确地认知自身的疾病以及健康状况,减少不必要的恐慌[3,4]。(2)护理人员面对患者态度亲切,充满耐心,与患者接触时,多给患者以亲切的笑容,鼓励、安慰的眼神,进行护理操作过程中保持沉着冷静、动作娴熟、专业,以此增进护患关系,赢得患者的信任,从而促使患者放松情绪,减轻焦虑感[5]。(3)为老年病患者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引导患者诉说心中的烦闷、担忧、顾虑等,护理人员使用心理学知识,对患者进行积极正向的引导,疏导患者不良情绪,使其能够以更加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疾病,更好地接受治疗[6]。(4)护理人员主动和患者家属建立联系,一方面进行患者病情的沟通,让患者家属做到心中有数,一方面寻求患者家属的配合,让他们多抽出时间陪伴患者,给患者更多心理、精神上的支持,使患者感受到更多家庭的温暖,放下顾虑,提升患者接受治疗的信心[7]。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实施对比分析。其中心理状态的评价工具为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的心理状况越差。依从性以及满意度使用自制评价量表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及版本:SPSS22.0;计数资料:差异进行χ2检验,用(n,%)表示;计量资料:差异进行t检验,用(±s)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判定标准:P<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前的心理状况对比

接受护理干预之后,研究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效果更为明显,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心理情绪评分对比(±s)

表1 两组心理情绪评分对比(±s)

注:相比于同组护理干预之前,*P<0.05,相比于对照组护理干预之后,#P<0.05

?

2.2 两组遵医行为对比

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遵医行为比较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详情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

3 讨论

老年病病程长,对患者造成长期的健康困扰,很多患者需要长期接受药物治疗,使得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不佳。另外很多老年病患者同时患有几种疾病,使得他们的健康状况极大下降,机体承受着较大的痛苦,严重影响生活质量[8,9]。而疾病导致的经济负担也是很多老年患者担忧的重要问题。这些都会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增加,而不良情绪又会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治疗信心,同时还会影响患者食欲、睡眠等,使患者的机体免疫力降低[10]。因此要想使老年病患者的疾病获得更有效的治疗以及控制,需要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干预工作。本研究结果表明,在给予老年病患者心理干预之后,使他们的不良情绪有效改善,遵医行为明显提升,且患者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也给予了较高的认可。

综上,在老年病患者中实施心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老年病依从性护理人员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个性化护理在老年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非小细胞肺癌老年病人PICC围置管期的综合护理干预应用效果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内科老年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探讨
中药药学服务对患者依从性的干预作用研究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Joseph F. Engelberger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