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科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之下展开人性化护理的应用价值

2021-10-23 09:12温巾雅李敏王吉蒋丽琼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74期
关键词:耳鼻喉科人性化门诊

温巾雅,李敏,王吉,蒋丽琼

(云南昆明同仁医院,云南 昆明)

0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人民生活水平得以不断提升,医院对于医疗服务、护理服务要求也随着进一步提升。患者在医院就诊期间,除了需要进行检查、药物治疗之外,加强护理干预可保障其治疗效果。人性化护理主要是以关注、照顾患者为中心,以关心、尊重作为护理体现[1,2]。本文旨在分析对耳鼻喉科门诊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之下展开人性化护理的实际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收治的耳鼻喉科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选择时间为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将所选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实验组男58例,女42例,年龄22-68岁,平均年龄(42.35±2.59)岁,按照疾病类型进行分析:其中扁桃体炎共18例,急性鼻炎共26例,鼻窦炎19例,6例咽喉炎,其余17例为鼻息肉,14例为耳鸣。对照组年龄男共59例,女41例,年龄21-69岁,平均年龄(41.82±2.21)岁,按照疾病类型进行分析:其中扁桃体炎共17例,急性鼻炎共24例,鼻窦炎20例,7例咽喉炎,16例为鼻息肉,16例为耳鸣。患者的个人资料无缺失,沟通能力均无任何障碍,愿意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对比两组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在诊治期间施予患者常规护理

护理人员在患者治疗期间将治疗方案解释给患者,使患者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确诊之后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包括用法、使用剂量和注意事项等,指导患者进行合理的饮食。

1.2.2 实验组在诊治期间施予患者人性化护理

1.2.2.1 优化就诊流程

耳鼻喉科门诊接诊的患者所患疾病种类较多,且人员具有很大流动性,为有效疏导就诊人群,避免拥堵,在门诊设置电子叫号设备,依号就诊。导医服务展板可展示常见病的症状和表现,张贴本科室出诊医生的信息,方便患者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就诊。在科室的走廊中需要设置好休息椅,这样可方便患者休息。在地上需要张贴好导航标,患者可按照标明的相关指示进行就诊和治疗,避免浪费时间[3,4]。

1.2.2.2 加强心理疏导

于本科室中挑选综合素质强、专业能力过硬的护理人员,组建起专业的护理服务团队。针对患者出现的不同的负面情绪进行针对性分析,了解患者的实际心理状态,展开有效的心理疏导。整个护理过程要注意语言简单易懂,体现对患者的关心,加强鼓励,舒缓患者的忧虑和恐惧,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坚定做好患者的心理工作[5]。因为疾病的原因,患者会感到不适,心理承受能力减弱,且担心自身状况出现严重问题,所以情绪容易消极失落,护理人员需要告知其进行及时的宣泄、倾诉,护理人员要耐心倾听,并加以适度的开导,对患者的个人病情进行有效沟通,并将治疗方案告知患者,使患者能够心中有数,这样可很好地减少其不良情绪,减少患者因情绪而出现失控。

1.2.2.3 加强健康宣教

为其建立起健康档案,在患者入院之后就开始收集其个人资料,并按照其制定出针对性的护理计划。根据患者的不同疾病情况,制作对应的疾病知识宣导材料,发放给对应的患者。通过社交软件(微信、QQ等)发送健康讯息,使患者较为全面地了解疾病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用药方式以及预后状况,及时发现患者对治疗的误解并引导患者正确理解,以提升患者对于疾病的了解,加强自我管理意识,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之后评估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发现薄弱环节,反复宣教,及时加强提高[6]。

1.3 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焦虑状况、疼痛情况、护理满意度及护理服务质量,焦虑状况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估,疼痛情况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评分越低患者的状况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的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在SAS评分以及VAS评分方面,实验组的评分低于对照组,而在护理满意度、护理服务质量方面,实验组效果更理想,组间相关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和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和对比(±s,分)

?

3 讨论

门诊在医院中是服务的第一个窗口,门诊护士在医院中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医院本身形象的体现,也是人文服务展开的核心部分[7]。人性化护理相比于一般性的护理,更强调传递人性,医护人员与患者站在平等的地位进行良好的沟通,通过加强医护人员的人文意识,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确定正确的护理服务观念,这也将成为今后护理工作的主要发展方向。在耳鼻喉科患者的心理护理过程中结合使用人性化护理,需统一实施标准和评价标准,对护理人员加强专业培训,提高护理人员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确保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合理规范,提升人性化护理的满意度,从而有效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8,9]。此次研究表明,经过不同的护理模式干预后,在SAS评分以及VAS评分方面,实验组的评分低于对照组,而在护理满意度、护理服务质量方面,实验组效果更理想,组间相关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合以上,对于门诊收治的耳鼻喉科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高护理服务质量评分,与此同时,患者的焦虑和疼痛状况也将得到有效缓解[10]。

猜你喜欢
耳鼻喉科人性化门诊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门诊支付之变
川芎茶调散治疗耳鼻喉科疾病举隅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内容简介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内容简介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基于人性化的养老建筑设计分析
你得了“晕屏症”吗?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