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活血”法治疗脑卒中恢复期效果分析

2021-10-23 09:12尹奇渠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74期
关键词:补阳气虚血瘀

尹奇渠

(湖州市中医院,浙江 湖州)

0 引言

近年来人们生活环境、饮食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随着生活、工作压力的增加等,导致临床脑卒中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1]。结合该疾病的特点以及患者的具体病情,寻找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运用“益气活血”法治疗该疾病恢复期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9年6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74例为对象,随机分为各含有37例患者的两组。对于患者的性别、年龄等资料进行统计发现,两组数据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均衡可比。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需要食用营养丰富、易消化食物,严格控制食盐、胆固醇摄入,并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包括电针、中频以及关节松动、言语功能、吞咽功能、认知知觉等相关的功能训练。在此基础上,37例观察组患者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方案。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30g,桑寄生、鸡血藤、牛膝、石菖蒲、丹参、红花、当归、赤芍各20g,远志、桃仁、地龙各10g。其中若患者伴有下肢瘫软无力、腰膝酸软,可酌情加熟地、山萸肉、威灵仙各10g;若患者偏瘫日久,而且经活血药治疗效果不理想,可酌情加蜈蚣1-2条、水蛭粉3g(冲服);若患者经辨证发现其血虚较为严重,则可加阿胶、熟地各10g;若患者临床表现为大便干结,可酌情加大黄30g,肉苁蓉、火麻仁各10g;若患者经辨证发现其气虚较为严重,则可加白术20g、加党参10g、黄芪15g;经辨证发现其肝肾阴虚,则加枸杞15g,旱莲草、女贞子各10g;经辨证发现其肝阳上亢,则在上述药方中加入钩藤、石决明、龙牡各30g,龟板20g,天麻10g;痰热重者则在上述药方中加入竹茹10g、黄芩6g、胆南星3g。分别于中午、晚上餐后各服用100ml。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Barthel指数评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

2.2 两组治疗前后Hcy、炎症因子比较

两组治疗前的Hcy、炎症因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cy、IL-6、hs-CRP、TNF-α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Hcy、炎症因子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Hcy、炎症因子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

3 讨论

脑卒中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高,是常见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2]。脑卒中属中医“中风”范畴,“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其辨证与肝、心、脾、肾有关[3]。《杂病源流犀烛·中风源流》亦云“人至五六十岁,气血俱衰,乃有中风之病。”发病后,多卧床休养,则“久卧伤气”;“气为血帅”,气虚则血瘀,反之,血瘀内阻导致气血生化来源不足,气虚则因血瘀而加重[4],而气血是机体各种正常功能正常运行的基础[5]。祖国医学认为卒中属气虚血瘀范畴,其发生和气血瘀阻、经脉亏虚外邪入侵相关,可出现肢体偏瘫和言语失利,需积极给予调和气血、活血益气治疗。根据中医理论,中风的病因可归纳为六个方面:虚、火、风、痰、气、血,其中肝肾阴虚是根本病因[6]。中风是一种本虚标实之证,肝肾不足、气血亏虚为其本,风火相煽、痰湿壅盛、气血郁阻等为其标。对于气虚血瘀型患者,治疗应给予补气活血、通经活络的药物。明代医家张仲景提出“内伤积损”的观点[7]。清代著名医家王清任提出了中风的气虚证型,并施以补阳还五汤治疗,截至目前,仍然为治疗中风的经典方剂,用于气虚血瘀所致中风后遗症的治疗,而且经现代医学研究证实效果较好[8,9]。该方剂中,黄芪为君,补益元气,气旺则血行;当归为臣,活血通络功效较强但不伤血,诸药合用,活血不伤正,补而不滞,气旺瘀消,标本兼治[10]。从本研究结果可知,观察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Hcy、IL-6、hs-CRP、TNF-α均低于对照组(P<0.05)。

总而言之,对于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而言,充分分析其临床特点,予以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的效果较好,可以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表现,对于改善疾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补阳气虚血瘀
自拟芪龙头痛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胃痛的临床疗效探讨
话说血瘀证
分析脑梗死患者采用补阳还五汤配合康复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
Study on differential gene expression profile of serum exosome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PFNA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老年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临床研究
推拿配合针刺治疗中风后气虚便秘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观舌头辨血瘀程度
血瘀与活血化瘀在斑秃发病及治疗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