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机采血小板献血人群调查分析

2021-10-23 09:12周国金罗昭玲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74期
关键词:机采血站献血者

周国金,罗昭玲

(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心血站,四川 攀枝花)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机采血小板需求呈快速递增,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机采血小板因其耗时长,对献血者要求相对较高而成为发展无偿献血的重点和难点,建立稳定的机采血小板队伍是采供血机构当前的重要工作,为全面了解攀枝花市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人群特征,明确招募的重点人群和今后的工作方向,满足临床血小板需求,笔者对本市近5年来机采献血人群资料进行了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数据来源于血液管理软件唐山启奥9.0系统,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本站志愿捐献机采血小板的献血者,共计4623人次,献血者均符合国家《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标准。将1年内2次以上献血者定义为重复献血者。

1.2 方法

按献血者年龄段、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分布、献血次数进行调查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并做描述性统计分析,其中计数资料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机采献血者性别、年龄分布

机采献血者中男性占80.1%,女性占19.9%,男女比例为4.03:1,各年龄段男性人数均大于女性,献血者年龄段主要集中在26-45岁,占70.0%,其中以36-45岁最多占42.8%,26-35岁次之为27.2%,46-55岁为18.5%,18-25岁年龄段最少为11.5%,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4.051,P<0.05。

2.2 机采献血者职业分布

单次中占比最多为自由职业(36.60%),其次依次为其他、工人、职员,占献血总人数的53.4%,学生、公务员、教师、医务人员、军人献血者所占比例较小。大于2次以上献血者职业分布由多至少依次为自由职业、职员、工人、其他、医务人员、学生、教师、公务员、军人。不同职业单次、重复献血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283.821,P<0.05。见表1。

表1 单次与重复机采献血者职业分布[n(%)]

2.3 机采献血者文化程度分布

由多至少依次为高中及中专、初中、大学专科、本科及以上、初中以下。分别为:33.656%、30.13%、20.85%、10.32%、5.04%。见表2。

表2 机采献血者文化程度构成比

3 讨论

有研究表明:机采献血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等因素均影响其捐献行为[1]。攀枝花市机采献血者中男性占绝大多数80.1%,女性占19.9%,男女比例为4.03:1,与其他地区相似[2],女性因受特殊生理时期限制较多,且承担较多家庭事务,参加献血的社会行为减少了是女性献血者低于男性的主要原因[3],男性则在血管、体重、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方面更具优势,且枸橼酸引起低钙反应发生率低,提示男性更容易发展成为固定成分献血者[4]。无论男女,机采献血者主要都集中在26-45岁年龄段,以36-45岁年龄段占比最多为42.8%,与国内其他报道不同[5],可能因为该年龄段人群流动性相对较小,愿意承担较多社会责任,也关注输血安全等问题;26-35岁年龄段为27.2%,此年龄段人群整体身体状况较好,血液检测更易合格,18-25岁年龄段献血者比例最少,可能与攀枝花高校较少,且小城市年轻人口净流出较多,招募和保留都相对困难,提示应结合年轻人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开展成分献血招募,发挥他们献血周期长、身体素质好的特点,不断充实固定献血者队伍。

从职业分布看,献血者涉及各行各业,存在职业构成不平衡情况。自由职业占机采献血者总数的37.9%,自由职业者工作时间相对自由,可自行选择到血站献血小板,也往往有时间接受血站的紧急预约,因此,该人群重复献血率高(40.25%),他们大多经济条件较好,愿意实现自我价值回馈社会,是固定机采献血者招募的重点人群。工人、其他类分别占重复献血者的19.31%、9.60%,两类人群约占机采献血者总数的1/3,且重复献血率较高。攀枝花是重工业城市,产业工人在职业分类中占比较大,他们大多为男性青壮年,身体素质好,文化程度在中等教育以上,有部分是从全血转为机采献血者,他们了解献血知识,有过献血经历,职员类人群中两次以上献血者占22.49%,仅次于自由职业人群;其他类包括城市和近郊的服务行业、生产、运输、农、林、果、副劳动者等,随着经济条件提高,他们也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或关注返血政策而成为机采献血者,上述三类人群是潜在的固定机采献血招募人群,优质的献血全程服务,对献血者的重视和尊重能够吸引他们再次献血,切实关注他们的实际需求,做好献血后回访及健康教育、献血后的激励机制等献血延伸服务,尽量使他们转变成为固定献血者是我们未来工作的重心[6]。医务人员、公务员、教师所占比例很小,这与在机关、事业单位开展机采成分献血宣传活动少、知晓率低有关。

文化程度分布方面,初中、高中及中等职业教育人群占总数的63.79%,整体受教育程度不高,与范小伊等[7]报道相似,原因可能与该人群工作繁忙度低、服务行业实行轮班制、受临床免费用血政策吸引等原因有关。本科以上学历仅占10.32%,他们一般为脑力劳动者,工作时间固定,与前来血站献血有冲突,且受教育程度高,易受媒体负面宣传影响,担心机采血小板安全性不愿意献血小板。有报道西方国家固定献血者教育程度普遍高于初次献血者[8],提示高学历人群更容易成为固定献血者,因此,有针对性的开展高学历人群的解释工作,延长服务时间,提供细致入微的人性化服务,对发展一支固定献血者队伍具有重要意义[9]。

综上,男性青壮年、具有中等以上教育水平的自由职业者、产业工人、城市及近郊服务、生产、农业、务工人员是现有机采献血队伍的主体,切实做好上述人群的保留工作,减少他们的流失,适时将工作重心调整和转移,加大18-25岁、高学历、高校学生、公务员、女性等目标人群的招募,是长期的一项艰巨工作。

猜你喜欢
机采血站献血者
新疆机采棉花和手摘棉花公证检验质量分析
机采棉加工质量管理对棉花品质的影响
想要了解机采血小板,请看这里
[聚焦6·14]世界献血者日来临前,了解一下无偿献血流程吧
2018年南宁市无偿献血人群分布特征分析
无偿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与献血量的关系分析
无偿献血者发生献血不良反应后再次参加献血的情况调查研究
信息化下血站消防安保建议
血站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
当前血站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