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外科手术患者恢复效率及护理

2021-10-23 09:12李秀芹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74期
关键词:外科手术外科情况

李秀芹

(山东青岛市平度市人民医院,山东 平度)

0 引言

外科手术在疾病的诊治方面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手术都具有一定的创伤性,有些手术对机体造成的创伤还比较大,因此患者术后通常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够完全恢复。而在患者术后恢复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可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感染等相关手术并发症,影响患者的康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1]。针对这种情况,近年来在外科护理工作方面进行了较多的探索创新,旨在促进临床护理工作质量的提升[2]。本研究将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应用在了对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收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本文对此展开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本院外科患者100例纳入研究,根据护理方案的差异进行如下分组:(1)研究组:该组共有患者50例,其中男性和女性患者人数分别为26例、24例,最高龄者68岁,最低龄者21岁,年龄均值为(45.26±4.67)岁;统计患者的手术类型,包括骨科手术、胃肠手术、泌尿外科手术、肝胆手术等。(2)对照组:该组共有患者50例,其中男性和女性患者人数分别为27例、23例,最高龄者69岁,最低龄者20岁,年龄均值为(44.83±4.96)岁;该组患者的手术类型情况同上。入选患者均符合手术指征,将存在意识障碍、认知障碍、重要脏器功能障碍、免疫系统疾病等情况的患者排除。患者的手术过程均比较顺利。统计两组的各项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研究标准。患者均知情同意本研究,能够配合完成整个研究过程。

1.2 方法

结合患者病情确定适宜的手术方案,给予规范合理的手术治疗。同时分别给予患者不同的临床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性护理,而研究组接受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研究组详细护理措施如下。

1.2.1 术前护理

在对患者实施手术之前,护理人员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让患者对于自己的病情、 手术的相关情况、与医护人员的配合方法等等进行详细讲解,使患者有必要的准备,减少紧张焦虑心理[3]。同时对患者的手术耐受性进行评估,做好生命体征的监测以及术前准备工作(主要是肠道准备、备皮等)。根据手术需求,开放静脉通道后给患者实施静脉补液、使用镇静药物等,让患者保持放松,促进手术顺利开展[4]。

1.2.2 术中护理

护理人员在术中需要做好护理配合。根据手术类型、手术部位等,协助患者在手术台上保持适宜的体位。同时需要提前检查术中需要的各种器械、药品、物品是否准备齐全,是否状态良好。还要为患者手术部位的皮肤做好清洁消毒,铺好无菌巾,熟练配合医生完成术中的各项操作[5]。术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同时与意识清醒患者做好沟通,安抚好患者的情绪,避免患者出现心理应激反应,影响麻醉效果和手术效果。

1.2.3 术后常规护理

手术结束之后,仍然应当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和生命体征变化。尤其是对于全麻患者,在苏醒之前应当在复苏室做好监护。确保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之后,将患者安全送回病房,并让患者保持去枕平卧位,使患者的头偏向一侧,防止患者发生呕吐之后造成误吸现象[6]。术后6h内,指导患者应当禁食水,同时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进行密切观察,做好相应的记录[7]。对于有异常表现的患者,需要及时向医生进行报告。

1.2.4 饮食护理

术后对患者的胃肠功能做好观察,对于没有腹痛腹胀现象的患者,术后1d可以给予患者进流质或是半流质的饮食,随着肠功能的逐渐恢复,饮食向普通饮食进行过渡。

1.2.5 管道护理

术后通常需要留置导尿,因此护理人员应当对患者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主要是对尿管做好清洁消毒,及时导尿袋,避免发生逆行感染。另外,对引流管做好固定、进行引流情况的观察,防止牵拉、打折、脱落等情况的发生。保证各种管道的通畅,避免堵塞。

1.2.6 并发症护理

加强术后巡视工作,观察患者是否有切口渗血、渗液、红肿、化脓等异常表现。对患者的尿液颜色做好观察,若为暗红色,表明有出血情况,需要及时给予止血治疗、抗感染治疗等[8]。对于体温升高的患者,警惕感染情况的出现。指导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促进下肢血液流通,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降低患者感染发生风险。多和患者进行交流,做好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同时根据患者疼痛程度,遵医嘱适当给予止痛药物等,使患者疼痛感缓解,提升其生活质量[9]。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等指标实施比较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及版本:SPSS22.0;计数资料:差异进行χ2检验,用(n,%)表示;计量资料:差异进行t检验,用(±s)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判定标准:P<0.05。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恢复情况对比

研究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效率明显更快,相比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恢复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手术恢复情况比较(±s)

?

2.2 两组满意度情况对比

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各项评价指标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s),分]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s),分]

?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很多患者都通过外科手术达到了诊断、治疗疾病的目的。且相比于以往传统开放性手术方法,近年来微创手术的广泛开展,也极大提升了外科手术的效率以及安全性。但是手术毕竟具有创伤性,有些创伤还比较大,这使得患者术后承受机体上的痛苦的同时,也会产生较多的不良心理,同时术后也有较高的发生感染等各种并发症的风险。这些都会对患者术后康复产生阻碍作用。为此,本研究在对外科手术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引入了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旨在提升患者术后康复效率。研究结果显示,接受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的患者的术后恢复更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这说明该项护理措施应用在外科手术患者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外科手术外科情况
自行设计的可调式抬手架在手外科手术消毒中的应用效果
《中国整形与重建外科(英文)》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与腔镜外科手术切除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对比研究
脱发 养“老金”
本刊2019年下半年各期重点内容安排
本刊2019年各期重点内容安排
一周融资融劵情况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