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关于“去个性化”的讨论

2021-10-23 01:03钟洪尧
新班主任 2021年10期
关键词:特质宿舍个性化

钟洪尧

“老师,昨晚宿舍熄灯后唱歌被扣分的人怎么會有他?”纪律委员拿着扣分名单来找我的时候,发现一向沉默寡言、埋头学习,甚至有点内向的学习委员小黎的名字赫然在列。是事出有因还是宿舍管理员扣错分了?我决定问个水落石出。

“小黎,说说怎么回事?”我直接拿着扣分名单问小黎。他嗫嚅着,似乎羞愧更多于害怕。我继续说:“你照实说就行了。”原来,他们宿舍有个同学晚自习后一边唱歌一边洗澡,熄灯后还意犹未尽,后来竟发展到几个人合唱。一开始,小黎也提醒大家不要唱了,可是黑灯瞎火的,大家正在兴头上,没停下来。最终,小黎也受到感染,唱了几句,结果就被扣分了。

下午刚好有一节班会课,我和全班同学说了“夜半歌声”这件事,然后问:“为什么有些事情一开始只有少数人做,过了一会儿又会有其他人参与?”同学们窃窃私语,有个女生回答:“从众心理呗!”同学们都很认同地点头。我又继续问:“那为什么有些平时对自己要求很严格的人也会加入众人中呢?按理说他们不会从众呀!不是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吗?”同学们面面相觑。“有个叫‘去个性化的名词,可以描述这种行为,大家有没兴趣探讨一下?”看到大家都不怎么说话了,我慢慢地说了这么一句。

同学们一下子活跃起来。有的说去个性化和从众并没有什么不同,也有同学说去个性化也不是就指做了不好的事情,比如我们跑操、统一穿校服、排队吃饭,其实都是去个性化的表现。我既不总结,也不解释两个名词的异同,只是又问了一句:“假如一个人完全忽略了自己本来的特质,参与一些不好的事情,比如‘夜半歌声这样的事情,这种行为应该怎么预防?”同学们陷入沉默。

我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慎独”二字。我对同学们说,这个词的意思是说,一个人无论是在有人还是没人监督的情况下,都应保持自己正直的人格。慎独是一种理想化的追求,不是每个人时时处处都能坚持做到保持自我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如何保持自己的特质,不因环境的变化而随波逐流呢?

同学们又开始讨论起来。归结起来,预防途径有如下三种。其一,要加强自己的道德素养,应该通过多读书、多向优秀的人学习,涵养自己的君子之风。只有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才能认识到自己和优秀的人的差距,为人处世才能知敬畏、明得失、懂分寸。其二,我们应该谨慎交友。正所谓“欲知其人,先观其友”,和优秀的人在一起,朋友们会相互提醒、彼此激励,自己也就减少了犯错的概率,群体共有的优秀特质更容易得到张扬。其三,一些技术手段的震慑。我们在一个集体生活的空间,校园内必要的监控还是必不可少的,这样能有效地消减学生以为“天不知,地不知”的心理,以免像网络上的匿名者一样,肆无忌惮地说一些平时根本不可能说出口的话,甚至做出一些连最熟悉的人都感到匪夷所思的事情。

一节课不长,同学们似乎意犹未尽。作为一个非心理学专业的老师,我面对一群生理和心理仍在发展的学生时,从来不曾想象日常生活的小事件竟也蕴含着深刻的心理学内容。对于“从众心理”和“去个性化效应”,我并不需要熟读并背诵它们的定义和应用范畴,而是寻找日常生活的一个“端口”,创造让学生充分讨论的教育情境,学生往往就能在把答案告诉我的同时,也改变了自己。(文中学生均为化名)

(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山市桂山中学)

猜你喜欢
特质宿舍个性化
为小学英语个性化合作学习单做加法
热得快炸了
好校长应该具备的三大特质——兼谈校长培训的几点思考
喜新厌旧与神经特质有关
学校到底是谁的
你看见了什么
吃货的世界
热得快炸了
同桌宝贝
Crying baby mammals all sound the same to M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