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死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

2021-10-23 03:22马朕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10期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心理状态护理质量

马朕

摘  要:目的  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9月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82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方式进行平均分组,分为参照组与康复组,每组41例。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康复组予以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结果  康复组患者在护理质量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方面的数据,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脑梗死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和生活质量,对患者的康复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老年;脑梗死;早期康复护理;生活质量;护理质量;心理状态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10-0032-02

脑梗死是我国临床发病率极高的一种心脑血管疾病,尤其以老年群体较为多发,该病的发病机制与机体脑供血不足密切相关,会造成患者发生局部脑组织坏死,导致出现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1]。同时,老年脑梗死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往往也会存留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损伤与肢体活动障碍,影响患者日后的生活质量与身心健康,且加重家庭的精神压力与经济压力[2-3]。为了更加有效地缓解患者病情,提高预后效果,改善生活质量,对其施以优质的护理干预至关重要。鉴于此,选取82例的老年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老年脑梗死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对护理质量的影响,现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9月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82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方式进行平均分组,分为参照组与康复组,每组41例。参照组中,男25例,女16例,年龄45~71岁,平均年龄为(59.20±3.28)岁;其中合并糖尿病者10例,合并高血脂者13例,合并高血压者19例。康复组中,男27例,女14例,年龄46~70岁,平均年龄为(59.26±3.31)岁;合并糖尿病者11例,合并高血脂者12例,合并高血压者1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均为康复医学科收治患者;认知功能正常;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本次研究,且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心肝肾脏器功能存在障碍者;精神疾病者;合并恶性肿瘤者;语言功能障碍者;中途退出研究者。

1.3  方法

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详细方法为:为患者建立个人档案,指导患者办理入院手续,依据医院为患者用药,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对患者血压、血糖以及血脂情况予以控制,叮嘱患者及其家属住院期间的注意事项。

康复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详细方法为:①心理干预。脑梗死患者在病症突发性、严重性的影响下极易出现悲观、焦虑等负性情绪,护理人员应调查患者个人性格特点、家庭关系以及社会背景等信息,对患者情绪变化与心理状态展开综合性评估。依据评估结果与患者进行单独的交流,解答患者关于病症的疑问,鼓励患者诉说心中的苦闷,进而针对性对患者负性情绪进行疏导、安慰以及鼓励。指导患者缓解情绪的方法,告知患者保持良好心情的重要性。②早期运动干预。护理人员与主治医生进行沟通,为患者制订个性化的早期康复运动计划,依据计划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如在患者卧床时,应用关节活动、良肢摆放等方式对患者进行被动运动。在患者独立站立后,应用上下楼梯、步行训练、蹲起运动等方式指导患者开展主动运动,逐步增加运动的强度,待患者充分掌握平衡后施以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如刷牙、洗脸和穿衣等。③按摩与神经功能康复干预。患者病情稳定后,护理人员可利用按揉拿捏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按摩操作,其按摩力度以患者可承受范围为准。同时,在患者日常活动区域放置相关生活用品,并为患者播放其喜欢的影视剧、音乐,利用多种方式刺激患者的感官。

1.4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1)护理质量应用康复医学科自制的护理质量评估表进行划分,分为医患沟通、康复运动、护理态度、健康教育和心理指导共计五方面,每个项目的分数为20分,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护理质量越高。(2)生活质量应用SF-36量表予以评估,分数为0~100分,分数高低与生活质量水平呈正相关。(3)心理状态分别利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进行评估,临界值均为50分,分数范围为0~100分,分数越高则焦虑或者抑郁情况越严重。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质量对比

常规组患者护理质量为(81.61±2.77)分,康复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为(90.47±2.84)分,康复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0.539,P =0.000)。

2.2  两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对比

康复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康复组患者SA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討论

老年脑梗死作为临床的常见疾病之一,除较高的致死率以外,患者难以获得较好的预后同样是该病的难点[4]。脑梗死发病后患者可能出现严重的肢体功能障碍与语言障碍,严重威胁其日常生活质量。因此,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更要着重于为其提供优质的护理干预,促进机体相关功能逐渐恢复。早期康复护理是一种在患者发病早期实施的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合各种康复训练刺激机体,从而激活其功能,促进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恢复[5]。具体来说,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会根据患者不同的病情程度与性格,给予其不同的护理措施,同时进行心理疏导,使患者心情舒畅,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接受后续治疗。在入院就诊时即对患者与其家属普及健康教育,讲解与病情相关的医学常识。利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不仅可以对护理人员的自身能力加以提高,还能收获患者较高的满意度,进而实现辅助患者早日恢复的目标。本研究康复组患者护理质量、生活质量评分以及SAS评分,其各项数据与常规组进行比较,均存在显著优势,说明早期康复护理可以基于患者个性的差异为患者制订科学的护理方案,便于辅助临床治疗,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增加患者对康复的信心,有利于护患之间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老年脑梗死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和生活质量,对患者的康复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郭启蕊.奥瑞姆自理理论联合协同护理模式对脑梗死后偏瘫老年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8,18(12):2258-2259.

[2]陈萌,欧小萍.改良护理行为引导方式对行急诊静脉溶栓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护理指标水平的影响[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9,26(4):125-127.

[3]李琳,岳培,张泳.医院-社区-家庭康复护理模式对脑梗死偏瘫患者遵医行为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9,28(5):913-915.

[4]袁皓琪,杨英,张雯.压疮风险预警护理在预防重症脑梗死住院患者压疮发生中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14):94-95.

[5]杨乐.针对性护理联合气压治疗仪预防脑梗死偏瘫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J].医疗装备,2019,32(22):184-185.

猜你喜欢
早期康复护理心理状态护理质量
谈谈播音创作主体的心理素质
基于《初、高中过渡阶段学生心理状态及学习状态调查》的分析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
2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循证护理效果研究
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早期康复护理
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