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硅比对稳定镁白云石材料性能的影响

2021-10-25 02:47戚文豪马成良
耐火材料 2021年5期
关键词:白云石抗折常温

李 祥 戚文豪 孟 维 马成良

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河南省高温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 河南郑州450052

MgO-CaO质耐火材料不仅能承受各种苛刻的使用条件[1-3],还不污染钢水[4-6],能够在钢包工作衬等部位使用[7-8]。但是MgO-CaO系耐火材料的易水化性,限制了镁钙材料的生产和使用[9-10]。

目前,世界范围内提高抗水化性的方法主要有表面处理法[11]、提高MgO含量[12]、提高烧成温度[13]、引入添加剂等[14-16]。其中,添加硅酸盐使之与部分MgO、CaO反应形成CMS或C3MS2结合相是改善烧结白云石抗水化性的最简单的办法,但这两相熔点较低,不能满足高温条件使用的要求。因此,本工作中在镁白云石材料中引入SiO2,促使镁钙材料中的f-CaO形成C3S和C2S等高熔点物相,避免形成CMS或C3MS2等低熔点物相,从而使镁白云石材料在保持材料高温性能的同时提高其抗水化性。

1 试验

以白云石和菱镁矿为主要原料,加入硅石细粉调整钙硅质量比(分别为2.6、2.8和3.0),具体试样配比见表1。采用二步煅烧和消化工艺处理[16],处理步骤为:首先分别将白云石和菱镁矿在1 000℃下保温2 h,得到轻烧白云石和轻烧镁粉;然后,在轻烧白云石中加入足量的水使其充分消化,与轻烧镁粉、硅石细粉、外加1.0%(w)的Ca3(PO4)2混合并干燥,加入水为结合剂,压制成型后烘干,并在1 600℃煅烧,得到稳定镁白云石砂。所制备稳定镁白云石砂的性能见表2。

表1 稳定镁白云石砂的配比Table 1 Formulations of stabilized magnesia dolomite sands

表2 稳定镁白云石砂的性能Table 2 Properties of magnesia dolomite sands

以合成的钙硅质量比为2.6、2.8和3.0三个系列的稳定镁白云石砂为主要原料,分别制备LS0、MS0和HS0三个系列的稳定镁白云石材料。制备过程如下:首先,将稳定镁白云石砂通过机械破碎为1 mm颗粒,并通过机械研磨得粒度为90μm的稳定镁白云石砂细粉;然后,混合30 min后在180 MPa的压力下压制成25 mm×25 mm×150 mm的条形试样;最后,放入烘箱中在110℃下干燥12 h,之后升温至1 550℃保温3 h。

烧后试样的线变化率、体积密度和显气孔率、常温抗折强度和耐压强度分别按照GB/T 5988—2007、GB/T 2997—2015、GB/T 3001—2017和GB/T 5072—2008进行检测;试样的高温抗折强度根据GB/T 3002—2017在1 400℃保温0.5 h下进行检测;按GB/T 30873—2014检测试样在1 100℃下保温30 min,急冷3次后的常温抗折强度,并计算强度保持率来判断抗热震性;按JC/T 2463—2018检测试样的粘接强度以表征挂窑皮性;按ASTM C456—18检测试样的抗水化性(常温空气中静置一年)。

2 结果与讨论

烧后试样的性能如表3所示。随着钙硅比的增加,试样的水化质量增加率增加,但均未出现粉化现象。烧后试样全部表现为收缩,钙硅比越高,试样的线收缩越小,显气孔率越高,体积密度越低,常温强度呈降低的趋势,高温抗折强度先升高后降低,热震后强度保持率稍微增大。

表3 不同钙硅比的稳定镁白云石材料的性能Table 3 Properties of stablized magnesia dolomite materials w ith different calcia/silica ratios

各试样与水泥层的粘接强度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随着钙硅比增加,试样的粘接强度增大。这是因为钙硅比增加,试样中的C3S生成量增加,C3S在1 250℃以下会发生不一致熔融反应,分解生成C2S和f-CaO,f-CaO可与水泥熟料中的硅酸钙发生反应,使试样与水泥熟料间的粘接强度提高。

图1 不同钙硅比试样的粘接强度Fig.1 Bonding strength of samples with different C/S ratios

烧后试样的XRD图谱如图2所示。结果表明:各试样的主要物相均为MgO、C2S和C3S,相较于稳定镁白云石砂并无太大变化。

图2 不同钙硅比试样的XRD图谱Fig.2 XRD patterns of sam ples w ith different C/S ratios

对在常温空气中静置一年后的各组试样进行显微结构分析,如图3所示。

图3 稳定镁白云石材料的显微结构Fig.3 SEM microphotographs of samples

结合表4中的能谱分析结果可知,图中深灰色、表面光滑的颗粒为方镁石(点1),浅灰色表面有针状物存在的是硅酸钙(点2和点4),黑色为气孔(标记为“P”)。方镁石和硅酸钙均匀分布,晶间结合紧密,长大过程中彼此互相抑制,呈不规则颗粒状。方镁石的颗粒大小均一,尺寸在5~20μm,部分方镁石晶粒交界处有短柱状晶体(点3)生成,主要成分是CaO、Al2O3。而硅酸钙相的颗粒尺寸大小不等,表面有针状水化产物Ca(OH)2的存在。对比发现,随着钙硅比的增大,试样中的水化产物增多。

表4 图3中各点的能谱分析结果Table 4 EDS results of points in Fig.3

3 结论

随着钙硅比的增大,试样与水泥层的粘接强度有所提高,且材料的线收缩率和体积密度减小,显气孔率随之增大,导致常温强度呈降低趋势。钙硅比较大时,试样表现出较好的高温性能,水化质量增加率略有增加。综合多方面因素,钙硅质量比为2.8时,稳定镁白云石材料的性能最佳。

猜你喜欢
白云石抗折常温
白云石重结晶作用及其地质意义
单掺、混杂纤维对混凝土抗折强度的影响
浆体流变性对透水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真空下活性煅白制备的反应动力学研究
1-MCP复合杀菌剂处理对“金红宝”甜瓜常温贮藏品质的影响
高铝强化瓷的制备与研究
高铝强化瓷的制备与研究
青阳白云石矿采场回采顺序优化
冷冻的饮料
常温酸奶与低温酸奶有何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