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对外贸易创新发展

2021-10-26 04:41张斌
对外经贸实务 2021年10期
关键词:外贸贸易疫情

张斌

回顾2020年

2020年的外贸能够走出一个漂亮的反转,也有点出乎我们自己的意料。年初的时候,我们感觉压力巨大,总书记讲要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我们在学习领会的时候也谈到这个问题,说明中央对外贸是有期待和要求的。当时那个形势下,我们既面临着外部环境的影响,也面临着疫情的冲击,当时大家觉得形势非常严峻,我们事后总结,之所以能取得2020年那样的成绩,最核心的一条,也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就是我们的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果,我们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果,中国率先实现复工复产,特别是外贸企业率先实现复工复产,我们也占据了先机,从那之后可以说每一次市场变化的机会,我们的企业都抓住了。从最开始的防疫物资的出口,我们过去接触了很多做防疫物资的企业,大家还是很开心的。2020年去湖北仙桃,做防疫物资的,湖北的同志跟我讲,说在仙桃你们一不小心就碰到一个大富翁,这说明2020年大家的收入還是挺好的。

2020年大概五六月份开始,国际市场慢慢有所回暖,出现一个回暖的势头。但是那个时候,全球的其他市场还不行,其他国家生产还供不上,我们那个时候已经可以了,所以这个机会我们都抓住了。到9月份开始,回暖的势头进一步好转。特别是欧美市场,看起来都不错,所以能够取得比较好的结果。这里面,我们理解最主要的是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重视。2020年,我们出台了4轮33条的外贸政策,应该说力度是前所未有的。我也非常有幸参与政策的一些研究和推动出台的工作。在过程中,我们非常清晰地感觉到,一个是各部门大家思想高度统一,统一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大家齐心协力,想办法、出措施。各地方大家思想也高度统一,中央出了政策,地方配套各项政策,有的时候地方配套的,既是对中央政策的细化,还有创新,大家上下互动,齐心协力,外贸企业也展现出了超强的认知。我们原来非常担心的一点就是外贸企业因为市场恶化出现大规模的倒闭,这会影响到就业,影响到社会稳定,事实我们回头看,企业不仅没有出现大规模倒闭,经营主体还在扩大,增加了很多企业,队伍在进一步壮大,所以整个来看2020年形势不错。

但是这里就带来一个问题,年底前后,包括春节前后,我们也跟很多企业交流,包括跟地方的同志在交流。现在我们比较担忧的一条是大家过于乐观,特别是很多企业都很乐观。有一个企业讲,还是年初的时候,做健身、户外的,说订单都排到2021年的7月份了,确实一些疫情影响下的特定行业表现不错,但是总体来讲,我们的判断2021年的外贸形势应该说还是非常复杂严峻的,而且2021年的复杂性体现在很多因素,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比方说国际市场,疫情防控,有的国家现在疫苗出来了,这对全球控制疫情肯定是有好处的,疫情控制住了,需求慢慢恢复,这是好事。但疫情好了之后,我们原来涌入的订单会慢慢转出去,人家也开工了,竞争格局又形成了,这又是不利的因素。所以,2021年的形势非常复杂。1月份到现在为止,最后的海关数据还没有公布,但从企业反映来看还不错,但这只是年初。整个来讲,我们觉得全年运行还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我们有几个判断。

一个是疫情的影响,特别是跟疫情有关的几个因素,2020年有三个积极因素发挥很大作用。一个是防疫物资出口,一个是生活必需品,再一块就是订单回流,三部分加在一起差不多十个点还要多,没有这十个点就是负的,而且负的还挺多,随着疫情好转,这些有利因素都在减弱。防疫物资的价格肯定下来了,而且从需求来讲,国内产能也在提高,价格在下降,需求在减少,所以防疫物资不会像2020年那样,拉动那么多。而且刚才几位专家,包括钱部长也讲到,外部环境还在恶化,不仅跟美国之间贸易摩擦还存在,对我们很多产品还在加征关税,同时我们和其他一些贸易伙伴之间,既有合作,但也体现出很强的竞争。贸易摩擦在增多,2020年,100多家企业涉华的贸易摩擦案件,还有一些安全审查、投资审查。我们说贸易和投资是密不可分的,对投资的审查实际上反过来会影响贸易的发展。

总体来看,我们还是坚定信心,有几个有利条件还是比较有信心的。大家都加入了WTO,为什么中国的成果这么好?看起来效果这么好?为什么政策红利释放得这么明显?为什么其他国家没有?这是和我国整体的发展态势是有关系的,从长期来看,发展的上升通道正处于战略机遇期,综合竞争力还是在不断提高。其实外贸就是我国发展的一个缩影,大家刚才也谈到外贸贡献如何衡量的问题。实际上,咱不用说理论问题,最开始咱们做外贸的企业,一个衬衫做不完,只能做几个工序,从那个时候开始。所以我们理解,外贸对我国的城镇化、工业化整个的过程做出非常大的贡献,外贸在对外开放来讲,是走在开放之前的,所以我们觉得上升的通道还在,这是我们的有利条件。

第二,现在的多边规则,区域的贸易规则,RCEP所带来的红利效力下一步会不断得到释放,实际上我理解中央对开放的决心是非常坚定的,包括《中欧投资协定》以及RCEP的签署。包括总书记也讲,我们要考虑加入CPTPP,这一系列的决策部署都表明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决心是不容动摇的,这是我们的有利条件。

再一个,我们也是顺应新业态、新技术革命的趋势,比如说现在外贸领域有很多新业态,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等等。过去的市场采购是从义乌开始的,义乌市场过去是内贸市场,都是做国内批发的,外贸很少,过去是“倒二八”。80%是做内销,一小部分是出口的,现在反过来了,80%以上是出口的,为什么会这样?这就是技术进步。过去这些小商小贩想出口是不容易的,你得有专业人才办这个事儿,还得有国外客户,还得有应对国际贸易风险的能力。金会长带着我们在英国工作的时候,很多英国企业看好中国市场,说到你们中国去做贸易,我们出口到中国去,英国国际贸易部,就相当于商务部,我们的同行。英国国际贸易部的同事也很不客气,说你们先别想到把东西卖到中国去,你们先想着把东西卖到别的镇去,你们能卖出省吗?你的东西能不能卖出省?你先卖出省,再想卖到中国去,所以做国际贸易是不容易的。原来这些小商小贩是没有条件做对外贸易的,因为我们有了市场采购,有了很好的平台,整合资源,大家集中办理,再给一些政策的支持,原来是不能做贸易的,现在可以做贸易了,而且增长很快。除了义乌之外,全国各地有很多地方都在搞试点,这其实也是2020年我们外贸中很重要的增量,一个是市场采购的这种新业态,一个是跨境电商的新业态,跨境电商也是一样,利用互联网平台。我们说B2B,后来叫C2B、B2C、C2C,实际上P2P也可以,人对人,未来都是有可能的,因为技术进步。而且现在我们也在研究新的贸易形态,比如说离岸贸易等等,贸易数字化的问题,如果通过数字化,对整个贸易的全流程进行赋能,我们都在研究这些问题,有利条件还是具备的。

现在外贸企业有几个现实,这个问题是短期的,第一个是海运问题,大家也都知道,反映比较大,涨得比较快,舱位也难订。我们也想了很多办法。从我们了解的情况来看,首先是因为需求在上升,这么贵的情况下,我们的出货量是在增长的,2020年11月、12月到2021年1月,整个出货量是在增长的,虽然大家都反映说集装箱难租,但是总的出货量还是在增加的,这是一个需求在增长。

因为全球疫情,很多回不来,有的企业给过我一个数字,我不知道准不准。差不多平均出两到三个集装箱,才能回来一个集装箱,因为好多留在国外港口回不来,所以导致集装箱比较难租,我们正在想办法。

第二个是汇率的问题。因为中国经济好,肯定带动货币也变强一点,关键是美国欧盟这些流动性的情况太大了,推动人民币升值。其实我们的外贸具备了一定应对汇率变化的能力,但是就因为最近汇率变化比较快,我们的企业订立合同的时候,就没把这条写进去,所以到最后算账的时候亏了,利润就给吃掉了,所以企业都讲,希望人民币别变动这么快,别升值那么大。同时客观来讲,如果升值过大的话,我们的出口价格竞争力就下降,有的时候不可能完全让人家买方来承担,我们自己也要承担一部分,所以这就会影响到产品的竞争力。

第三是原材料价格上涨,这一轮价格上涨,可能除了原油以外,原油现在有上涨的苗头,还不是特别高,但是其他的,像金属包括一些化工产品,价格上涨这一轮还是挺快,我们对这个问题高度关注。我们担心什么问题?一个就是价格出现泡沫,会一个价格传导,传导到国内,对于国内的价格产生影响,还有一个就是肯定会侵蚀到中国企业的利润。再一个就是泡沫出现,那泡沫破裂大家都受损失,所以我们对这个问题高度关注。

第四个是最近大家反映出来的一个问题,就是现在用工的问题。春节前后用工难是每年都会或多或少出现的一些困难,但现实中因为外贸企业是干实体经济的,现在很多年轻人可能不太愿意在工厂里工作,现在就业机会也多了,也会分流就业。但是总体来讲,外贸大多数对整体就业市场还是非常大的,所以我们还是希望通过稳定外贸发展来稳定就业,所以对这个问题我们也非常关注。这是现在面临的几个问题。

总体的形势来讲,我们还是希望2021年的外贸能够保持稳定,因为2020年是非常高的一个点,2020年比2018年,还要高,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刚刚开始了一段时间,那个时候从出口来讲,很多企业有抢出口的趋势,所以会拉高一定程度的出口。从进口来讲,2018年,大宗商品价格也很高,所以大家可以看到,进口增长其实比出口还要快,2018年是非常高的,2020年比2018年还要高一点点,2021年取得一定增长难度是很大的,特别是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连续几个月,每个月贸易进出口都是四千多亿,这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基数是非常高的,2021年能不能稳住,我们还要付出艰苦努力。

展望2021年

2021年外贸核心中的核心就是“三新”,把握好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这是外贸的中心工作,我们所有工作都是围绕着“三新”为出发点,以推进贸易创新发展为主线。2020年,中央审议了《关于对外贸易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2021年要重点把《意见》落实好,所以我们讲了这样几个方面。一个还是要保证政策的稳定,保证政策的连续性,政策不能急转弯,现在外贸还面临很多困难,我们会针对这些困难,现在我们正在研究政策,也跟各个部门在会商,时机成熟的时候我们就会推出,继续支持外贸企业稳住外贸外资的基本盘,这是非常稳定的,重点可能在信保、融资、新业态,包括解决一些现实问题,例如物流问题、就业问题,在这些方面出台一些措施。

另外一个层面,就是三个计划,一个是“优进优出”,“优进优出”的计划就是从服务新发展的格局质量和效益出发,包括提高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办好这些平台,搞好进口贸易创新示范区,鼓励先进技术设备,能源资源产品进口,培育新业态。现在新业态的范围越来越大,内涵也越来越丰富,这是“优进优出”计划。

第二个计划是贸易和产业融合计划,总书记讲要稳住产业链、供应链,这是我们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我们现在在全国培育了不到480个基地,2021年还会再培育一批基地,同时要通过政策支持,使基地更好地发展。实际上开放型经济或者能干外贸的企业都是有水平的,我们要搞自立自强是没错的,但也要跟国际接轨,通过外贸就是跟国际接轨的很重要的渠道,通过跟国际产业接轨、国际标准的接轨,来带动自己产业的转型升级,这是现在在搞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通过转型升级带动整体产业链水平的提高。同时,我们也希望包括加工贸易这种跨区域的转移,使我们的产业布局更加均衡,中西部地区的产业更加丰富。有的中西部地区领导跟我讲,虽然中西部地区这些年一直发展很快,但其实配套能力还是不够的,好的地方到30%,还是更多依靠东部地区来配套,潜力是非常大的。我们的企业也可以往外转,也可以往内转,我们是个大国,主动塑造产业链布局,要有序转出,同时也要想好国内国外的产业如何进行合作。

另外一个就是边境贸易,我们希望能够通过产业、企业,到边境地区发展。边境贸易政策有一个重大突破,这是相当不容易的,我们希望能够通过产业介入到边境地区,通过和边境地区其他国家的合作,稳边、富边、兴边,既发挥经济作用,也发挥对当地发展的作用。

第三个计划就是贸易畅通计划,这里边既有内外循环的畅通,总书记讲“经济内外循环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畅通”。至少我们感觉,从2020年来看,做内贸的企业跟做外贸的企业有一些已经做得很好了,包括像家电行业,做电子的这些行业,已经做得很好了,但是还有相当大企业,内贸跟外贸是割裂的。做外贸的就不愿意做内贸,因为大家条件不一样,甚至有些外贸企业说做内贸赚一块钱,做外贸赚一毛钱,也宁可做外贸。有些市场可能收款比较快,做内贸虽然赚得多,但是收款可能慢一点,条件也不太一样,因为也没有人做,也不会做,所以我们要打通这个障碍。

此外,通过2020年的疫情我们也发现,包括物流问题、结算问题,都对外贸产生了一些干扰,我们也考虑,要建立起一套和贸易大国相配套、相适应的一套体系,比如说结算、运输、物流及后续的服务。过去更多的是卖东西,卖了就不管了,今后不仅要卖产品,还要跟产品所延伸的服务一起去发展,这样的话可能产品附加值,中国制造的名声会更好。

刚才主持人给了我一个问题,一位听众问到应对美国对我们企业加征关税的这些做法,政府及企业怎么做好贸易救济?这里讲的贸易救济可能不是原来讲的打官司的贸易救济,大家要一心想办法怎么克服这些困难、克服这些风险。其实这个问题我们关注了好多年了,中美一开始出现贸易博弈我们就关注,也一直跟企业保持交流,现在来看,我们的企业还是表现出了很强的韧性。虽然我们很多产品还加征了很高的关税,但是因为产品竞争力很强,这些关税都是美国进口商更多地承担了。但这个行为肯定是有问题的,加关税没有道理,而且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短期来讲虽然我们的企业表现出了很强的竞争力,但从中长期来看,就会导致市场订单的转移,潜在的危险都是存在的,所以我们非常关注。

我们也想了很多办法,一个是2020年开始甚至从更早一点,我们想了一些支持企业的办法,另外一个我们支持企业能够把市场风险分散,除了美国市场之外,还做好其他市场。当然美国市场很重要,美国市场也很好,消费能力很强,那是我们的外贸企业千辛万苦赢得的市场,是不能轻易放弃的。从现在来看,我们对美的出口还是比较稳定的,虽然有关税。下一步,还是希望两国尽早恢复到正常贸易的状态,贸易强国怎么做?刚才也简单讲了,2021年的主线就是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关键是在新发展阶段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我们也在学习领会总书记提出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这里面要有理论创新的,有一些问题现在还没有琢磨得太透,特别是工作层面还没有琢磨得太透,也在跟各個领域的专家沟通、学习,希望能够尽快形成一些更好的工作思路。

(全文转载自《国际贸易论坛》2021年第1期)

猜你喜欢
外贸贸易疫情
战疫情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两栖“大拿”跑外贸
70年外贸大事记
贸易统计
数字看重庆2015年前2月外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