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中国传统神话角色的重构

2021-10-26 04:40唐乐辰
今古文创 2021年37期
关键词:姜子牙

【摘要】 继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爆火,2020年国庆档上映的《姜子牙》又进一步打开了“封神宇宙”的大门。而姜子牙作为一个中国传统的神话角色,在通过现代化影视改编的过程中,也颠覆了人们对其形象的传统认知。与以往封神题材影视剧中的姜子牙形象对比来看,动画电影《姜子牙》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更加立体,角色心理转变与成长的刻画也尤为细致,在以反叛与救赎为基调的叙事语境下,《姜子牙》完成了对中国本土化英雄形象的重新建构。

【关键词】 《姜子牙》;神话角色;形象建构

【中图分类号】J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7-0090-02

继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爆火,大众对“封神宇宙”IP的又一力作《姜子牙》抱着满心的期待。《哪吒》成功地塑造出一个性格叛逆和努力追寻自我认同的魔童形象,而《姜子牙》也一改原本封神榜中文本原型的建构,让人们看到了一个有别于传统神话故事中的姜子牙形象。《姜子牙》主要讲述了在封神大战后,昆仑弟子姜子牙即将受封为众神之长时,却因为一时之过被贬下凡,从此堕落凡间。但一个小女孩的出现让他决定重新找回自我,去揭开当年一切事情的真相……

17世纪英国小说家福斯特在其著名的文学批评著作《小说面面观》中提出可以将人物分为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综观《姜子牙》全片,作为一个动画人物,姜子牙之所以能在银幕之上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正是因为他是一个形象饱满的圆形人物。“圆形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人物自身的质的规定性,离不开人物与社会历史的碰撞所生发出来的行动、思想、语言、心理的衍变。”[1]姜子牙从一个封神大战中的战神到成为被贬下凡的受罚者,再到最后对自我的认同和觉醒,其形象和性格的转变为人物角色的建构提供了基础和原动力。

一、人物形象的立体塑造

“姜子牙在历史上即是一位心怀大志的非凡政治家、军事家,凭着文韬武略协助周武王灭殷兴周。”[2]在传统的神话故事中,姜子牙是白发苍苍的智者形象,他运筹帷幄,推翻暴君统治,拯救天下苍生于水火。但在动画电影《姜子牙》中,令观众惊异的首先就是对于姜子牙外在形象的塑造,影片中的姜子牙在外形上并不是人们所认为的老者形象,而是以一种年轻化的姿态,被重塑为中年人的形象,这种对姜子牙外形的解构给观众带来的认知反差与影片表现反叛这一深层次意义上的主题达成了偶合。其次,姜子牙的衣着设计也别出心裁,蓑衣的材质样式参考了羽毛,纹理上借鉴了树叶的脉络,服饰的设计象征以姜子牙为代表的道家对自然与人生的思想理念认识,也阐释着影片中姜子牙拯救苍生,希冀自然與万物和谐共生等关系的崇高理想。

影片《姜子牙》略去了其封神之前的人物成长和经历,仅用开头的二维动画,让观众迅速地了解了封神的背景,为后面姜子牙的形象塑造形成反差与对比。因为自己的恻隐之心,被天尊惩罚禁闭在北海之地,到底是狐妖所施幻象,还是九尾体内尚存无辜少女的元神?他陷入内心的疑虑与痛苦之中,在凡间一蹶不振。影片以此将姜子牙塑造成了一个与封神大战完全不同的颓废形象。

而申公豹和小九在影片中的衬托,则让姜子牙的形象变得更加立体起来。申公豹是一个拥有英雄梦想的小人物,视姜子牙为心中的灯塔。作为姜子牙的同门,伴其下界,不断的劝导其完成对自我内心的救赎与和解,面对申公豹的苦口婆心,姜子牙仍不为所触动,更加强化了人们对于姜子牙的“执迷不悟”形象的认知。在整个影片的叙事发展过程中,申公豹不断将观众的视角引入到姜子牙每个阶段的心理转变上,观众也与申公豹一同成了姜子牙的追随者或见证者。这种在叙事上的参与不仅增强了观众对姜子牙的共情能力,更是将观众的个人情感投射到银幕角色之上,形成一种对想象与现实的自我观照。而小九的出现,将姜子牙内心的执念加重,但也是促使他完成最后觉醒的重要契机。在许多影视作品中,也不乏大叔与小女孩的组合,如《这个杀手不太冷》《小萝莉的神猴大叔》《孤胆特工》等,《姜子牙》借鉴了这种大叔与小女孩的组合模式,让双方从对抗到和解一步步走进彼此的内心世界。小九的出现让姜子牙的身上多了一份沉重的责任,这不仅是对小九,更是对天下苍生,在面对小九时,姜子牙以自己的方式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神的形象。

二、自我救赎的历练之路

在神话题材的动画影片中,英雄角色必然要经历个体化的成长。《姜子牙》中对姜子牙形象的重塑很大一部分是通过展现其内心的成长与转变来完成的。在封神大战结束后,即将封神的姜子牙却因一念之差错失了封神的机会,对天尊及秩序的怀疑让其放弃了成为众神之长的崇高地位,反而选择了被免去神格,下放到凡间重新磨炼反省。与其说是反省,倒不如说是姜子牙追求内心的自我认同和救赎的过程。“拉康认为,自我的认同总是借助于他者,自我是在与他者的关系中被构建的。”[3]天尊为了自身利益不惜牺牲某些种族的生命,这种行为无法得到姜子牙对神的真正认同,姜子牙因为外界的因素对自我价值和自我认同产生偏差,这种认知偏移也必须在他者的影响下回到正确的道路上来,毫无疑问,小九就是这个最为关键的“他者”。

在北海反省的姜子牙,开始对自己的信仰有所怀疑,难道自己之前坚持的就是对的吗?斩除狐妖真的能换来三界的和平吗?显然不是,姜子牙与小九在踏上探寻真相的旅途中发现,人间依旧有飘零四散的亡魂,纣王被封了姻缘神,但却在衰败之地滥用权力控制着世间的姻缘,世上还有很多在战后依旧痛苦生活的人们……姜子牙和小九在经历重重磨难来到幽都山后,却发现九尾未死,天下何以太平?法国著名哲学家福柯提出过:“某种存在特性、本体地位和体验模式的获得必须通过自身对自身的行动、与他人的关系、与真相的关系。”[4]姜子牙找回主体地位和对自我的重新接受正是通过其在凡间所经历的一系列磨炼显现出来的。对北海战士的尊敬、对猎狐人的施以救助、宽恕冤魂让其得到救赎解脱,片中姜子牙对待他人的态度充分显现了其身上所具有的人性光辉。

在与小九踏上寻找幽都山的旅程中,小九从最初的对外界充满戒备和敌意,到逐渐学会去接受他人、付出真心,寻找幽都山变成了其成长蜕变之旅。而姜子牙也在一起寻觅自我的旅途中,从对小九的怀疑转变为守护,小九成了姜子牙的希望,也是姜子牙的救赎。骨风铃、玄鸟等旅途中的意象呈现,是对亡魂的慰藉和引渡,也在不断地给予姜子牙以启示,加深了他对追寻自己被放逐之谜的执念。四不相和申公豹的牺牲更是让姜子牙在经历了一系列突破内心的局限、完成人格升华的历练过程中,最终顿悟实现了对自我的救赎和觉醒。

三、中国本土化的英雄建构

封神之战,一战成名,但姜子牙的任务却并没有结束,影片又将其置身于“救一人还是救苍生”的抉择之中。在影片中,姜子牙用自己的行动给了答案:“一人不救,何以救苍生!”打神鞭拆断天梯,斩断了天尊掌控人间的锁链,苍生得救了,但姜子牙也因为破坏了规则而受到惩罚。“各个国家的电影作品都是基于本民族审美特点而创作的艺术产品” [5],姜子牙和国外所展现出的英雄形象不同,《美国队长》《钢铁侠》《超人》等超级英雄电影,他们身上往往承担着拯救地球,甚至是宇宙的重任,冲突都集中于善与恶之争;而姜子牙给人更多是一种落寞隐忍的中年大叔的形象,当它打碎自己的信仰,准备对抗权威和秩序的建立者时,他的内心会更加痛苦。但当他准备拯救世界,拯救苍生时,他的内心也会更加坚定。《姜子牙》通过不同视角所切入的一个中国式英雄,在中国本土化的神话叙事原型基础之上,从单一的善恶二元对立中,转换为正与邪、个人和权威、内心的矛盾和自我的救赎的多元对立。

《姜子牙》在既有传统文本的基础之上重塑人们对姜子牙的概念认知,不再囿于他只是个神话故事中的神仙角色,通过直观化的动画电影表现姜子牙的英雄形象,让传统神话英雄以现代化的解构方式呈现在银幕之上,这不仅获得了较好的票房成绩,也满足了观众对现代主流英雄形象的文化想象。“姜子牙这一英雄‘符号’,不仅在传统文学还是在现代社会中都体现出具有中国风格的英雄精神、英雄灵魂。”[6]同时,姜子牙身上所传承的心怀悲悯和至善至公的民族精神更是极具现实共鸣意义,兼具神性与人性双重文化品格的英雄塑造,既表现了英雄救世、心系苍生的宏大意识,又传达出了公平、正义与自由的普世价值,这正是《姜子牙》的一个闪耀着人本主义光辉的重要内涵。中国传统的神话精神在姜子牙身上得到延续,置身现代化与本土化的语境之中,对于英雄的建构,《姜子牙》给了不一样的诠释。

四、结语

姜子牙没有给人《哪吒之魔童降世》和《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中主角那样强烈的令人热血澎湃的感觉,更多的呈现为一种隐忍克制的中年人形象,但在万念俱灰之后的觉醒反差却给观众了留下了更为深刻的印象。作为“封神宇宙”系列的一部,《姜子牙》对中国传统神话角色进行了银幕上的重塑,一个不失人性、血肉丰满的姜子牙形象从此留在了观众心中。而像哪吒、大圣和姜子牙这样越来越多的中国本土神话人物出现在了银幕之上,也让人们看到国产动画电影的发展将来日可期。

参考文献:

[1]张德林.圆形人物与扁形人物——小说艺术论[J].文艺理论研究,1992,(06):2-10.

[2]刘彦彦.历史·政治·文学——姜子牙形象的演变与文化内涵[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1):110-116.

[3]冯美.成长中他者与言说主體之间的构建关系探析[J].东南传播,2013,(8):98-100.

[4](法)米歇尔·福柯.主体性与真相[M].张亘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46.

[5]陆晓芳.“震惊”与“沉浸”:中国新主流电影的复合审美经验[J].文艺理论研究,2021,(4):168-177.

[6]颜维康,颜亮.结构与解构:中国动画电影文本中的人物美学构式——以动画电影《姜子牙》为中心[J].电影文学,2021,(04):98-104.

作者简介:唐乐辰,男,汉族,江苏人,湖南工业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影视文化。

猜你喜欢
姜子牙
姜子牙算卦
《姜子牙》:三上天梯的改命之路
Deity Defying
走下神坛的姜子牙
姜子牙下山
传奇谋士姜子牙
姜太公钓鱼
姜子牙为何不能救活比干
双语话中国历史名人:姜子牙
羡慕姜子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