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贫困》蕴含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2021-10-27 01:53张瑞鹏
红旗文稿 2021年19期
关键词:闽东同志群众

张瑞鹏

《摆脱贫困》一书,收录了习近平同志1988年9月至1990年5月在福建宁德工作期间的29篇重要讲话、文章。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时刻,重温30多年前的这些讲话、文章,倍感亲切,既是一次被历久弥新的真理力量和为民情怀洗礼的过程,也是一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溯源之旅、一次党性修养的砥砺之行。透过学习这些讲话、文章,对习近平总书记娴熟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有了新的感悟;对习近平总书记政治思想层面的党性原则、为民情怀和崇高境界,实际工作层面的工作韬略、清晰思路和务实作风,讲话行文层面的宏阔视野、深厚学养和朴实文风,有了新的感悟;对习近平总书记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历史思维、底线思维和系统观念的融会贯通,有了新的感悟。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作为党和人民信赖的领袖,是在新的伟大斗争中确立起来的,也是在为人民服务的长期实践中成长起来的。党员干部要自觉从这一著作中汲取营养,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

坚持人民至上,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放在中心位置

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贯穿全书的红线,《干部的基本功》《把心贴近人民》《为官一场 造福一方》等篇目对此作了重点论述,《我们应怎样办好教育》等则专门论述民生事业。

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共产党的党性集中表现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习近平同志在书中指出,领导干部的修养,“第一条就是要增强为人民服务的党性观念。这个观念没有树立起来,其他都无从谈起”。我们党在和平执政时期,“脱离群众的危险比之战争年代大大地增加了。而脱离群众对党、对人民可能产生的危害也大大地增强了”。只有心中装着群众,事事为人民打算,才能得到群众真心实意的支持。

深入贯彻群众路线,把密切联系群众、走群众路线作为领导干部的基本功。习近平同志强调,领导干部要“眼睛向下,善于从群众的实践中汲取营养,获得真知”。“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本身就是为人民服务的一种最直接的办法。”“不懂得或不坚持这样做,没有这样一套基本功,就不是一个称职的领导干部。”“各级领导必须放下架子,打掉官气,主动上门,把信访工作做到基层,把党的关怀和政府救助送进普通群众的家庭。”

着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人民群众不但要听你说得如何,更要看你做得如何,要实实在在地每年为群众办几件实事。习近平同志要求,在财政还比较困难的情况下,“要积极想方设法,根据群众的反映和要求,努力为他们多办事,办实事,办好事”。好事、实事既包括扶持经济发展、抓好扶贫工作、帮助群众富裕起来等大事,又包括“远处僻土深山的群众买不到灯泡、肥皂这类针头线脑的小事”。

以爱民清廉赢得民心。中国共产党人靠什么来得到民心呢?靠的就是廉洁奉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一条真理。习近平同志在书中指出:“只要我们能真正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以百姓之心为心,我们的周围就会吸引和凝聚起千百万大众。”“只要我們真正与民同苦、与民同忧,我们必定会重铸我们与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必定会赢得全体人民的同心同德。”

把握工作主题,牢牢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突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全书29篇讲话、文章中有16篇集中突出论述经济建设,其余篇目也都涉及,各项工作都围绕经济建设推进。书的“跋”中也讲到,这本书“论及的问题方方面面,主旨只有一个,即经济建设”。在对经济工作的指导上,习近平同志提倡“经济大合唱”,提倡探索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路子,提倡大胆改革开放,提倡树立商品观念、市场观念、竞争观念,要求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中的重大关系。

把扶贫工作放在重中之重位置。书中许多篇目都涉及脱贫的内容。提出的举措,包括扶贫工作要贯彻改革精神,扶贫资金不搞撒胡椒粉,要增强经济实体造血功能;用开放意识来推动扶贫工作、在扶贫工作上运用开放政策,实行开放和扶贫政策双管齐下;把扶贫与区域经济开发结合起来,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增强贫困地区乡村两级集体经济实力;加强贫困地区农村党组织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等。特别是提出要首先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习近平同志在该书的“跋”中深刻指出:“全书的题目叫做‘摆脱贫困,其意义首先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只有首先‘摆脱了我们头脑中的‘贫困,才能使我们所主管的区域‘摆脱贫困,才能使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摆脱贫困,走上繁荣富裕之路。”

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对于重大政治原则问题旗帜鲜明表明立场。针对一些干部群众担心治理整顿会影响当地经济发展势头的心态,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治理整顿对经济不发达地区同样是不可缺少的,强调“治理整顿不是改革要收、要停,而是为深化改革创造良好条件,是为了使经济更顺利、更健康地发展”。1989年政治风波愈演愈烈之际,在全区新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习近平同志围绕如何分析社会思潮、如何对待民主和法治、如何看待和解决腐败、如何认识新闻工作的党性和人民性、如何发挥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两大功能、如何保持安定团结和弘扬社会正气等重大问题亮明观点,提出工作要求,在党和国家关键时刻展现出非凡的勇气、见识和担当。

深化战略思维,提出具有全局性统领性工作理念和要求

在深入调研、吃透区情的基础上,习近平同志提出三个重大观点,也是全书的三大亮点。

一是“弱鸟先飞”。宁德的基本区情是“老、少、边、岛、贫”。本书开篇之作《弱鸟如何先飞》,是习近平同志在走遍宁德9个县后作的第一篇讲话。指出“目前很贫困的闽东确是一只‘弱鸟”,但“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强调树立“先飞”意识,要充满信心,贫困地区完全可能依靠自身的努力、政策、长处、优势在特定领域“先飞”,并在许多领域创造先飞的奇迹;指出“要使弱鸟先飞,飞得快,飞得高,必须走出一条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路子”,关键在于农业、工业这两个轮子怎么转,做到“丰满羽翼”;指出弱鸟既飞,“当然力图飞洋过海,要向外飞,在国际市场上经风雨,在商品经济中见世面”;强调“没有终生廉洁、终生为民的鸿鹄之志,期待飞得持久、‘扶摇直上是困难的”。

猜你喜欢
闽东同志群众
闽东茶诗中的概念隐喻与转喻
同志
『大元帅』与『小同志』
多让群众咧嘴笑
闽东才女潘玉珂往事
OVER THE RAINBOW
传统木帆船闽东“复活”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