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诊疗视角下我国医疗资源配置效率评价

2021-10-29 04:30邵译莹莫颖宁焦奥南
中国医药导报 2021年27期
关键词:直辖市资源配置医疗卫生

邵译莹 莫颖宁 焦奥南

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山东济南 250300

2015 年9 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1],对分级诊疗政策做出具体部署,明确提出要以强基层为重点完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这是我国正式推行分级诊疗的标志。分级诊疗政策推进的关键在于医疗资源的合理布局与优化整合,提高医疗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与协调性是落实分级诊疗的重要前提[2-3]。由于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最能直接反映分级诊疗的实施效果[4],因此本研究对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资源配置效率进行评价,探讨我国医疗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提高我国医疗资源配置的合理性,推动分级诊疗政策的进一步落实。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2016—2017 年 《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5-6]及2018—2020 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7-9]。

1.2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除港澳台以外的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医院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资源配置效率,并按《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6]地域划分方法进行东、中、西部划分。

1.3 研究方法

数据包络分析是一种利用数学规划模型评价决策单元相对效率的方法,本研究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的BCC 模型对2019 年我国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医院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技术水平、组织管理能力及服务规模的有效程度进行评价;运用Malmquist 指数模型对2015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医院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技术进步程度以及技术效率变动情况进行评价。本研究运用DEAP 2.1 软件进行效率测算。

1.4 指标选取

本研究通过文献优选法[10-16],并结合数据的可获得性与客观性,选取机构数、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作为投入指标,选取诊疗人次、入院人数作为产出指标。通过SPSS 软件对指标进行Spearman 相关性检验,投入与产出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均>0 且通过了0.01 显著性水平上的双尾检验。

2 结果

2.1 基于DEA-BCC 的静态效率分析

2.1.1 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资源配置效率情况2019 年我国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医院综合效率均值为0.897,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均值均>0.93,东部地区医院处于规模报酬递增与规模报酬递减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数量相当,均占45.5%,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处于规模报酬递增状态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数量均过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效率均值为0.782,纯技术效率均值为0.853,规模效率均值为0.916;从区域划分来看,综合效率东部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在规模报酬方面,有18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处于规模报酬递增状态,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见表1。

表1 2019 年我国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资源配置效率

2.1.2 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资源配置效率对比分析 2019 年我国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院综合效率高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有20 个,占比64.5%,并且从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对比情况来看,医院资源配置效率的省际差距小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因此,虽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处于DEA 有效的省份比医院多,但由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效率的省际差距较大,所以其综合效率均值比医院低。从综合效率的分解项来看,医院比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纯技术效率均值高8.5 个百分点,规模效率均值高4.1 个百分点。见图1~2。

图1 2019 年我国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医院资源配置效率雷达图

图2 2019 年我国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资源配置效率雷达图

2.2 基于DEA-Malmquist 的动态效率分析

2015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医院技术水平变化指数均值为1.005,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均值为0.995,技术水平的略微提升与技术效率的小幅度下降相互作用,使得医院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均值为1,整体状态相对稳定。2015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各项效率变化指数均值均<1,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均值为0.963,下降了3.7%,其中技术水平变化指数为0.978,下降了2.2%,技术效率变化指数为0.984,下降了1.6%,其分解项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与规模效率变化指数均下降了0.8%。见表2。

表2 2015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我国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

3 讨论

3.1 医疗资源配置效率存在层级差异与地域差异

数据分析显示,我国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资源配置效率均未达到最佳状态,医院医疗资源投入冗余与投入不足问题并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效率提升则受到技术水平不高和资源投入不足的制约。从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比较情况来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资源配置问题更为突出,其资源配置效率比医院低11.5 个百分点,并且资源配置存在明显的区域不平衡,东部地区资源配置效率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因此,政府还需进一步发挥在医疗资源配置中的统筹作用,以改善资源的分配和利用为导向,加强对区域间、层级间医疗卫生资源的统筹规划,以增量资源盘活存量资源,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重组。

3.2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资源配置效率持续下降

从动态分析来看,2015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资源配置效率逐年下降,这与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的目标相悖,同时也很大程度上提示分级诊疗政策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还需进一步加大政策推进力度。鉴于此,政府要继续完善分级诊疗制度体系,健全与分级诊疗相配套的机制与政策,比如医师多点执业制度、双向转诊制度、全科医生培训和考核机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上级医院医务人员互派交流机制等[17-19]。其次,合理的差异化医保报销政策和医保支付方式可以有效引导居民到基层进行诊疗,落实家庭医师签约服务,进一步推进基层首诊[20]。

3.3 提高技术能力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效率提升的关键

研究发现技术能力是制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效率提升的主要原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技术效率与技术水平较低且目前仍处于衰退状态,反映出其医疗服务能力及技术创新能力未实现有效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与技术水平的提升与基层医疗人才的数量与质量密切相关,因此,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基层医疗技术水平提升的关键[21-22],可以通过加快人才培养、吸引上级医院医师下沉基层、加强对在职医务人员的继续教育等多种方式实现人力资源结构优化,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23-24]。同时,要进一步建设和完善医疗信息管理系统和信息共享平台,通过“互联网+医疗”,纵向整合医疗资源,推进检验结果共享和远程医疗工作,促进医疗服务效率的提升[25-28]。

猜你喜欢
直辖市资源配置医疗卫生
我国制造业资源配置概述
为了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2016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均财政收支
把资源配置到贫困人口最需要的地方
2015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收入完成预算情况
2015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支出完成预算情况
刑事侦查资源配置原则及其影响因素初探
辽宁:卫生资源配置出新标准
京津冀医疗卫生合作之路
京津冀医疗卫生大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