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捷 高定匠心

2021-10-29 06:50
安邸AD 2021年10期
关键词:雅昌画册车间

如果你既是书迷又是艺术迷,一定要进一次艺术书籍的印刷车间,看机械轮转之下,墨彩如何以工业速度“倾泻”在一张张纸上,那种被“精神宝藏”填满的愉悦是无法描述的。这也是我们“潜入”深圳雅昌艺术中心的印刷车间,伴着油墨味与轰鸣声的直观印象,它看上去与普通工业化车间无甚区别,但生产的“产品”却是属于全人类的文明结晶——借助物质,散播精神和情感,在这儿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画面切回至北京,在犹如私人图书馆的宽敞Loft办公室里,雅昌的创始人万捷坐在宽大的书桌前,翻起手边刚刚收到的一本艺术理论书,这本书由艺术家隋建国赠予,扉页上除了隋老师的赠言之外,还附带着两页纸的手写书信,表达着彼此间的合作感谢。万捷仔细阅读完这封信,才进入我们的话题:“虽然我们进入了信息化、电子化时代,但人和人之间这种以书和书写来交流的温情方式,是值得我们用心珍藏的。”

跟着他的脚步,我们从他的办公室移步到藏书更丰富的书墙,又从手作工坊到大数据演示中心。作为目前国内最大的艺术书印刷机构,你会发现,它起于艺术印刷,又绝不止于印刷。万捷说:“我常开玩笑,‘在雅昌,除了空气和水不能印,其他都能印出来。以前受客观条件限制,做书和画册如果达不到批量,是很难去做的,但时代在进步、经济在发展,大家对于做书,尤其是艺术书的理解有很大的提升。如今即使只做一本书和画册,也可以根据需求来定制,未来会朝着更个性化、更艺术化、更讲究的方向发展。”

20世纪80年代,万捷毕业于北京印刷学院,艺术与做书,都是发自初心的向往:“我很幸運,毕业40年,没有离开过我的专业,又把专业运用在我喜欢的艺术印刷场景之下,这也让我更加有使命感。在数字时代,很多信息都可以电子化,什么东西值得留下来?值得印刷成书?一定是有价值,值得用最好的设计、材料、工艺去呈现的人类精神世界的精华。”

无论在北京还是深圳,你都很难把雅昌艺术中心与印刷厂放在同一个想象画面里,它的开放性、趣味性、包容性,让它更像是存在于都市中的艺术灯塔。在雅昌各个工作区,会看到有艺术家和设计师在交流;在车间里,也有他们亲自来看版、调色的身影。“很多艺术家都特别爱来我们这儿,一待就是一整天,中午就在食堂吃饭,跟工人打成一片,他们享受这个过程,也像是二次创作。”不过,万捷也表示,以雅昌目前全方位的护航方式,需要亲自过来的艺术家相较之前已经少了,“因为我们把能做的都做到了。”

在深圳的印刷车间里,还会看到一种场景,一台机器正印着中国古代艺术画册,另一台机器则印着国外艺术家、奢侈品的画册。两种文化语境就在同一个车间,进行着无声的交流。万捷解释:“深圳工厂里,百分之八十都是国际客户,有国外艺术家、摄影家的画册,博物馆的画册,奢侈品的品牌文化书……他们选择我们,并非因为价格,而是从印刷品质来说,我们确实比他们做得好。”

万捷收藏了很多欧洲的古董艺术书,在深圳雅昌艺术中心的书墙里陈列着。他与很多藏家不同,除了享受收藏本身的乐趣之外,还多了研究和学习的需求。“我喜欢书,也在造书,我收藏的这些书的主题大多跟中国文化有关。以前去国外旅行,总是会花大量的时间耗在书店里。”过手了那么多各种形态的书,万捷说自己在翻阅纸本书籍时,会从不同的维度去看,排版和字体舒服不舒服,材料是不是合理,文字适不适合阅读等等。“变得更挑剔了吧?”我们问。“是更注重细节,用工匠精神来看待这个事情。”他答道。

他分享了一个打动他的故事,曾经有日本纸商敲开他的办公室,对方经营了一百多年的纸生意,原本只想简单聊,哪知聊了一个下午。“他们将纸的品类划分得非常细致,针对年轻人看漫画书的纸、老年人菜谱书的纸,不同的需求在纸的色泽、手感、柔软度,都有精密的匹配,让我非常感动。现在,我们也以一种工匠精神在做艺术书,但不是传统的工匠,是把老祖宗的技艺和现代科技结合起来,期望在精神世界里对现在和未来的时代有所贡献。”

1.艺术家蔡国强为雅昌25周年庆典创作的作品《书的阶梯》。

2.雅昌深圳印制工厂里正在印制的画册页。

3.雅昌的创始人万捷在北京雅昌艺术中心的办公大楼这里也是生活在北京的艺术家们常爱去玩一玩待一待的地方。

4.深圳雅昌艺术中心的书籍展示区这里有着宽敞的空间和安静的阅读氛围。

深圳雅昌艺术中心的印刷车间工人们正在细致地用数码设备核对版面也常有客户会进入车间参与到制作调整中。

猜你喜欢
雅昌画册车间
超过定额
北京雅昌艺术印刷有限公司与上海小羚羊软件有限公司确定合作关系
“扶贫车间”拔穷根
雅昌艺术财经指数
雅昌艺术财经指数
A7_p69
我的想象画册
我的想象画册
我的想象画册
我的想象画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