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公安专业的《网络情报搜集与分析》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探索

2021-10-30 05:19曾倩倩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21年10期
关键词:公安舆情教学内容

◆曾倩倩

面向公安专业的《网络情报搜集与分析》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探索

◆曾倩倩

(山西警察学院 山西 030401)

网络情报搜集与分析课程是一门学科交叉课程,他涉及传播学、舆论学、社会心理学、计算机信息科学、大数据处理等学科。面向公安专业,如何培养具有舆情素养的公安人才是新媒体时代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公安实战为前提,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与探索,构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舆情素养能力。

网络舆情;教学内容;课程改革

随着移动互联网应用的普及,我国网民数量与日俱增,网民每天都在进行相应的网络活动。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的网民数量已达9.89亿,其中手机网民用户达到9.86亿。新媒体平台如今日头条、抖音等日新月异,网络舆情信息呈现矩阵式增长。新媒体环境下,公安机关如何对舆情监控?如何获取、分析、编报、如何开展舆情引导工作?这均是摆在面前的问题,也是舆情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

当前的公安队伍中,网络舆情工作者十分短缺,对舆论场中的相关理论知识[1]和实践能力都很缺乏,面对舆情危机,公安机关需要增强舆情素养,掌握舆论主动权,提升舆情管控能力。目前公安院校关于网络舆情的相关课程更是缺乏,仅有公安类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开设了关于舆情内容的课程,而其他公安类专业并没有开设相关知识的课程。针对目前开设的舆情课程,仅仅是独立的一门理论课程,而将大数据分析融入到新媒体分析及应对[2],并囊括新媒体素养等内容的课程,目前还是欠缺,这也是公安院校公安类专业面临的一个全新问题。本文结合公安工作的优势与行业特色,立足实战化应用,探索公安院校网络舆情课程的建设。

1 网络情报搜集与分析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

网络情报搜集与分析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课程。它既与传播学、社会心理学、情报学、计算机技术等基础学科相关[3],又与公安工作紧密关联。因此,公安院校公安类专业的网络情报搜集与分析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既要培养公安舆情工作岗位所需的人才,还需要掌握关于数据分析的处理技术,从而为公安舆情工作赋能,助力网络舆情工作。本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具体包括三个方面:

(1)知识目标——理论知识人才

本课程以公安舆情工作岗位为基础,培养具备传播学、社会学、统计学、管理学方面专业知识的网络舆情专业型人才。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网络舆情检测和舆论导向的策略;研究网络舆情形成的社会背景、过程和原因,分析舆情对人格的影响等;研究网络舆情的主要理论知识。重点是让学习者具备深厚的网络舆情理论知识,从而为舆情处置与引导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2)能力目标——专业技术人才

自媒体的发展,改变了传统媒体舆情实践的传播模式。因此,我们要尝试“新文科”与“新工科”背景下新闻传播与技术的交叉融合,作为舆情工作者,我们既要研究舆论传播途径、分析网民社会心理,做好舆论引导编辑工作;同时也要对媒体和网民结构做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并掌握网络舆情相关的一些法律。重点是具备网络舆情信息搜集、舆情事件分析的能力,如舆情监测、舆情数据采集、舆情研判分析、舆情处置与引导、舆情报告的撰写。

(3)素质目标——舆情素养

新媒体时代,在培养学生技术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舆情素养。重点培养学生对网络舆情、危机实践等基本规律性的认识,以及应对处置中的实操应用能力。具备新媒体思维,通过新媒体平台,提升公安机关的网络影响力和公信力。

2 网络情报搜集与分析课程的现状

目前,网络舆情课程[4],主要偏重于理论教学。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舆情工作的现状、舆情的相关理论,熟悉舆论传播平台,掌握舆情搜集、舆情分析、舆情处置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舆情意识。教学方式主要以课堂教学讲授为主,学生缺乏主动思考分析的过程,以及对相关分析技术的掌握,且与公安舆情的处置和引导相脱节。主要表现如下:

(1)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重视理论知识教授,缺少与学生的互动,尤其是学习舆情知识的过程,虽然在讲授过程中融入很多的舆情事件,但是学生实际应用能力还欠缺,因此,改革教学模式,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对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和创新。

(2)舆情课程的学习,需要舆情监测为前提,因此需要给学生提供良好的舆情监测平台。目前,舆情监测系统软件不够完善,只能注册一些公共的舆情系统软件来学习,因此,目前舆情学习的硬件条件与环境还不是很理想。

(3)网络舆情经典教材缺乏,关于公安院校的涉警舆情教材,仅仅是一些实用手册,但是这些手册不系统,且没有将理论和实践很好结合。一本系统、完善的舆情教材需要囊括传播学、社会学、新闻学、计算机技术等多学科的知识整合,强调知识的复用性。

(4)本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5],且网络舆情事件源于现实,课程内容和现实生活密切关联,讲授时可以用到生活中的真实案例,但是与公安实际工作有所脱节,因此要加强理论与公安岗位的结合。

鉴于本课程存在以上的教学现状,我们希望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改革,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修订以实战为依据并高于实战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掌握舆情分析、舆情应对的技能,提升学生的舆情素养,为公安舆情工作赋能。

3 公安类专业网络情报搜集与分析课程的教学设计

网络情报搜集与分析课程的教学设计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

(1)理论教学内容设计

网络情报搜集与分析是公安类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的专业课程,32课时,2学分,其中理论学时16学时,实验16学时。在课程内容方面,我们依据公安舆情岗位的实际工作,将理论教学内容分为六部分。如图1所示。

图1 课程理论知识框架

其中,第一部分网络舆情工作流程,介绍网络舆情的内涵、特点等基本理论知识,并融入公安岗位工作流程。第二部分信息搜集,介绍通用信息搜集方法和公安的信息搜集平台。第三部分网络舆情信息研判分析,针对前期搜集的数据,对数据进行鉴别清洗,然后介绍工具和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研判。第四部分网络舆情编报,包括编报的选题、要求等方面。第五部分网络舆情应对与引导,从舆情的应对和引导策略进行讲解。第六部分网络舆情相关法律法规。六大部分理论内容对应人才培养目标中的知识、能力目标。

(2)实践教学内容设计

网络情报搜集与分析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实践课时占1/2。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将理论教学更多放到线上,同时,我们推进“校局培养”的理念,在整个课程建设中,深入开展课程与网安支队的合作交流,目前,正初步构建舆情的实践教学体系。目前的实践课程主要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校内的实践,另一部分是成立舆情小组,并以舆情小组为依托,与网安舆情实战岗位对接。如图2所示。

图2 实践教学内容设计

其中,网络舆情编报和舆情引导以网安舆情小组为依托,实践课程与网安舆情实战工作结合,完成每日的编报、巡查,以及境内外的舆情引导。

本课程的实践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收集、信息分析、舆情编报、舆情引导等四个方方向,8-10个实验项目。课程实践内容中的实验项目根据不同专业培养目标的不同,开展不同层次的实验项目,至少8个实验项目,从而满足不同公安类专业学生对课程实践内容的需要。其中技术实践类实验,属于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的专业必做实验,而新闻编辑与新媒体素养主要针对的是其他公安类专业学生的素质培养训练。

(3)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网络情报搜集与分析课程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前提,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本课程的教学模式。首先,教学形式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线上是对线下理论学习的一种补充,也是对线下实践的一种指导。其次,教学实践通过校局合作的方式,公安舆情岗位对接学生的实践训练,让学生更好融入真正的舆情工作环境中。第三,教学方法通过项目驱动的方式,并于实战教官协作,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最后,教学评价通过教师、教官和实践工作三方面进行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及反馈。

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尽量要融入前沿知识,如新媒体的传播、大数据技术等方面内容,让学生主动搜集相关的经典案例,利用相关技术完成案例的分析,积极参与案例的讲解与讨论活动,从而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4 小结

网络情报搜集与分析课程作为一门舆情学、传播学学、社会心理学、计算机技术等学科交叉的课程。教学内容方面,我们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坚持新文科理念与“新工科”交叉的教学设计思路,并引入新媒体与大数据分析技术等研究热点,结合公安网络舆情工作的实际需求,为学生讲授相关理论的同时,让学生应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网络舆情的数据获取与智能分析;教学模式方面,采用授课和实践相结合,融入鲜活舆情案例,让理论知识更加形象化,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与实践动手能力;并形成教官与教师的双考核评价机制。

[1]周蔚华,徐发波.网络舆情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2]赵磊.网络舆情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3]管宇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观视域下网络舆情管理课程教学探究[J].传播力研究,2019(25):212.

[4]张祎.大数据背景下“网络舆情”课程改革实践[J].科教文汇,2018.

[5]徐迪.网络舆情理论与实务课程建设实践的可行性探究 [J]. 教育教学论坛,2014(45).

2020级院级教改创新项目YJ202035:课堂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的研究

猜你喜欢
公安舆情教学内容
Frequent attacks on health workers in China: social changes or historical origins?
“10岁当公安”为何能畅通无阻
消费舆情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舆情
公安报道要有度
舆情
舆情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论公安司法鉴定人出庭作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