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银行利率衍生品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1-11-01 06:11林茜茜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风险管理商业银行

林茜茜

【摘  要】在金融全球化程度加深的国际背景以及利率市场化深度改革的国内背景下,中国利率衍生品市场的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利率衍生品具有规避风险、价格发现等功能,极大地提高了金融能力,但其使用过程中存在市场性风险、信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性风险等问题,由此商业银行应通过找准利率衍生品市场定位、健全内控风险管理、建立系统的外部风险管理体系等制度对策对利率衍生品进行相应的风险管理。

【Abstract】Under the international background of the intensification of financial globalization and the domestic background of the in-depth reform of interest rate liberalizatio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China's interest rate derivatives market has been accelerating. Interest rate derivatives have functions such as risk avoidance and price discovery, which greatly improve the financial ability. However, there are problems such as market risk, credit risk, liquidity risk and operational risk in their use. Therefore, commercial banks should carry out corresponding risk management of interest rate derivatives through institutional countermeasures such as identifying the market positioning of interest rate derivatives, improving internal risk management, and establishing a systematic external risk management system.

【关键词】商业银行;利率衍生品;风险管理

【Keywords】commercial bank; interest rate derivatives; risk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83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1)11-0010-03

1 中国利率衍生品市场的发展背景

对利率衍生品的风险动因研究,首先要考虑其发展的国内外大环境。近年来,世界范围内以金融市场国际化等为主要特征的金融全球化程度加剧。各国国际金融市场迅速渗透融合,与此同时,潜在的金融风险随之增加,以利率衍生品为主的金融衍生工具也越来越在规避风险方面发挥出色的作用。

中国的利率衍生品市场,是金融市场自由化背景下亟待发展的金融领域。对于经济转轨型国家而言,为解决“金融开放”进程中国内外相协调的问题,中央需要对利率市场化的改革采取审慎渐进的步骤。我国目前处于规范市场、加强并创新监管的深化改革阶段。

除了以上金融全球化程度的加剧的国际背景和中国利率市场化的深度改革的国内背景,利率衍生品的自身动因也是促进利率衍生品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

初期经典的MM理论通过阐述财务困境、税收凸性、投资机会、风险暴露、市场不完全性、信息不对称性等因素,反映了这些因素对利率衍生品的内生影响。

随着不断深入的后期研究,利率衍生品的自身发展逐渐形成4种动因理论:一是风险分散动因论,即在传统金融机构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加入分散化模型可以使商业银行利用利率衍生品规避风险;二是债务重新定价期调整动因论,即银行在贷款业务中可能会遇到由于期限错配而导致的重新定价风险;三是信用利差套利动因论,由于信用评级而导致不同信用利差差额存在的公司之间通过利率互换,获得比各自独立借款更低的融资成本;四是降低代理成本动因论,研究表明,除了降低代理成本外,利率互换的需求驱动因素还包括公司管理层将短期利率和利率互换结合起来,以获得信息不对称的套利机会。

2 中国利率衍生品存在的各种风险

利率衍生品所起到的规避风险、价格发现、杠杆交易、优化资产配置的作用极大提高了金融创新能力,但其本身在使用过程中也会产生许多風险。

2.1 市场性风险

市场性风险是市场交易主体在交易过程中产生的与期限和头寸相关的风险,是利率衍生品存在的内生性风险。其本质因素是利率变动。引起市场性风险的具体原因如下:

①交易主体和需求同质化,交易品种单一。我国利率衍生品市场上目前只有4种衍生品,包括债券远期、利率互换、国债期货和远期利率协议。

②利率衍生品定价困难。基准利率缺失,产品定价困难,缺乏专业性定价人才。

③利率衍生品交易和风险信息披露不足。根据资产定价模型和风险中性定价理论,作为风险厌恶者的商业银行会以谨慎态度对利率衍生品定价。但由于该市场上投机者和金融投机机构的存在,如果其怀揣投机套利的目的,那么一旦利率上升,商业银行不仅会因为自身持有的利率衍生品陷入避险失败的境地,反而可能带来更多、更大的风险。现行市场下,利率衍生品交易和风险的信息披露不足,在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市场性风险会增加。

④不平衡头寸缺乏对应的风险对冲。受利率结构不完整和期限错配的主要影响,这些利率衍生品存在大量头寸失衡,缺乏相应的风险对冲。尽管理论上来说利率衍生品的市场风险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通過具体设计衍生品的合约和交易机制来降低整体风险水平。

2.2 信用性风险

对于利率衍生产品交易所而言,由于清算机构的三方担保和保证金制度的制约,利率衍生产品一般不存在信用风险问题,但在利率衍生产品的场外交易市场中,交易对手的信用状况在时间间隔的变化内,容易发生违约危险。

该风险实际上是以市场性风险为基础的,由于市场利率的变动,利率衍生产品合同的价值和损失发生相应的改变,形成交易双方的盈亏,引发信用风险问题。

近年来,金融机构的信用状况下降成为利率衍生品合约违约的重要原因。宏观经济形势增速减缓,导致相关产业下行,其中许多大型金融机构承受了巨大的经营压力:收入减少、利润缩减甚至出现亏损,财务状况恶化,相应的信用等级也发生下移,违约风险几率大大增加。

2.3 流动性风险

根据利率衍生品流动性相较于一般衍生品较高的特点,利率衍生品在市场波动加上信用状况的变动的双重影响下会加剧流动性风险程度,一般与市场性风险和信用性风险一起发挥作用。当然,这种情况往往发生于场外交易的利率衍生品,如利率远期等。

场外衍生产品多为非标准合约,流动性较低,市场交易量不足,得不到交易主体所需的合约,因而无法实现规避风险的目的。远期合约由交易双方直接商定时间期限之后进行实际交易,如果其中一方违约,不能转卖,流动风险较大。

2.4 操作性风险

操作性风险作为一种内部控制不完善、外部偶然性事件发生所造成的额外风险,它不是独立存在的问题,一般会通过市场性或者信用性风险等相结合并产生负面影响。以下为操作性风险的原因分析:

①交易机构内部控制不完善,信息披露不足。商业银行对利率衍生品风险管理手段落后,没有将VaR和CVaR方法模型应用到利率衍生品中,对其衍生品的发布信息只是每年利率交换的名义金额、资产和负债,并没有公布利率衍生产品的交易情况、操作程序和风险管理方法,从而引发对其衍生品的信息披露不足的操作性风险。

②内部人员的操作失误。在涉及执行、交割以及交易过程中,内部操作人员因操作不当而可能产生交易数据输入错误、未经批准访问客户账户等问题。

③定价人员的技术缺陷。商业银行缺少为利率衍生品定价的高质量人才队伍,无论是模型构建还是策略运用等技术性层面的理论实操经验都存在不足与缺陷。

3 根据现存问题得出相应的风险管理对策

利率衍生品这一工具的特点与功能使得商业银行在规避风险方面获得更多建设性的可能,但其本身也会给商业银行带来风险,乃至影响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因此,利率衍生品作为一项操作性强、灵活性高的产品,商业银行必须加强制度和监管层面的建设,采取科学有效的风险管理对策予以保障,将业务的运营控制在合理的风险范围内。由此,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制度可细化为以下几个部分。3.1 找准利率衍生品市场定位

①改变趋同思维,走差异化道路。对于利率衍生品这一市场,竞争优势表现在运营效率和战略定位上。既然市场参与者有多样化的需求,那么在产品设计与选择上也必然应该提供多元化的服务。这种竞争方式为客户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为市场提供了更多的创新可能性。所以,商业银行出于自身发展的考虑,必须改变趋同思维和趋同发展模式,调整利率衍生品业务结构和运营管理,通过差异化战略抢占市场份额。

②提高利率衍生品的研发能力。我国利率衍生品市场发展历史较短,交易规模较小,交易种类单一化、同质化,交易流程不规范,发展的范围和深度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此外,商业银行在利率衍生品的创新方面动力不足,能力有限。因此,商业银行要深入研究其价格发现功能,在保证市场健康发展的同时,避免结构错位,防范中国经济的高杠杆率对衍生品的影响。上述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商业银行对利率衍生品整个市场体系的整顿与风险管理,从源头上解决利率衍生品研发存在的问题并激活其研发积极性与创新活力。

③扩大利率衍生品交易规模和增强灵活度。利率衍生产品的价格已成为该市场的竞争核心,为提高利率衍生产品的定价能力,商业银行可以将现货市场作为出发点,既可以针对不同利率衍生产品的特点、资金成本、定价模式风险容忍度、竞争策略,也可以根据客户价格和目标利润等自行定价。除此之外,商业银行还应该在经营模式上进行革新与转型,加强与外资战略投资者的合作,扩大利率衍生品的交易规模,这将会大大增强其灵活度。

3.2 健全内控风险管理制度

科学有效的内部风险管理体系是商业银行作为利率衍生品操作性强、处理高要求业务时稳定实施的保障,制度建设亟待加强。业务运营在合理风险范围内要控制好利率衍生品的风险特征,针对不同的风险敞口,实行支出制度,做好拨备计提的准备,并健全相应的风险管理制度。

①明确目标与职责。商业银行规范对利率衍生品交易的审批程序要合理合法,尤其对利率衍生品的信用性风险等有明确规范的审批程序。

②建立严格的限额体系和授权制度。通过风险评估系统,商业银行应对利率衍生品影响资产组合收益及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并量化银行可承受的风险边缘,由此确定一个相对合理的风险限额。此外,利率衍生品的交易必须由符合资格的高级管理人员签批进行,这种授权制度进一步将交易程序规范化,有利于风险管理的优化。商业银行需要加强对风险管理机构设置的优化、扩大利率衍生品交易规模和增强灵活度、提高利率衍生品的资本充足率。

③实现由经验性管理到数据性管理的转变。商业银行要全面地、及时地完善风险信息披露及定期报告制度。可以借鉴美国的风险管理经验,将商业银行与金融数据服务公司信息联合,实现全面的信息共享;可以通过实现定期规律的大数据调查,针对数据库的历史数据和参数进行合理性检验,并通过穿行测试将模型估值与历史交易数据、标准化衍生品合约及其市场价值进行对比,以判断合理性;行业间横向纵向对比分析,包括模型定价的估值范围;全方面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和风险意识,完善定价机制,提高衍生品的定价和设计能力。

④鼓励研发量身定制产品的机制。在利率衍生品市场交易中,商业银行能否获得利润,主要取决于银行能否设计出高复杂度和服务专业性的产品。这需要商业银行对客户的财务状况信息、风险偏好等进行理解性的、明确的分析,并在了解其融资习惯的基础上创建独家服务计划或定制产品。商业银行应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促进科学、实用的风险计量体系的发展。

3.3 建立系统的外部风险管理体系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出于利率衍生品可能会产生交叉复合风险的考虑,商业银行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体系化的外部风险管理体系,以防范和化解可能产生的重大风险。该体系主要分为以下3个部分:

①风险监测。商业银行需选用合适的模型,同时利用大数据完善预测,对利率衍生品进行风险评估,范围从现有存在的风险到潜在风险,步骤从风险性质识别到风险量化评估,跨度从交易活动开始到交易过程再到交易系统的内在操作风险。在评估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多重风险,这无疑增加了风险识别与分析的难度。商业银行在识别风险时应继续保持创新和前瞻性,如选择适当的模型来衡量VaR和CVaR风险。同时,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改进利率预测和利率衍生品评级体系也是一种高效、合理的创新对策。商业银行可以提取相关数据,灵活运用数学领域的计量模型获取风险资本金的数值与比例,以此来降低利率风险产生的可能性。

②风险管理。包括风险分散、风险对冲和风险转移。对于风险分散,商业银行可以进一步改进风险度量和壓力测试。从总体上看,商业银行可以针对上一步风险监测的结果,对利率衍生品产生的市场性、流动性、操作性风险进行处理,包括建立最优资产配置体系以分散风险、利用合适的模型实现风险对冲或风险转移。这不仅达到成功管理利率衍生品风险的效果,还能同时获得收益最大化。

③监控模式。创新监管系统,防止利率衍生品风险升级为跨境转移。商业银行应开展跨境合作,建立统一标准,实行共同监管。首先,要加强原有的机构型监管模式,弥补监管重叠、效率低下的监管模式短板;其次,建立并加强穿透式监管模式,很大程度上解决在商业银行的交叉业务中发生空白性监管、过度监管、监管不一致、协调成本较高的问题。最重要的是,针对失信违法的行为,设计并实施好征信体系,对交易主体双方、资产征信,通过立法的手段实行失信惩治机制,银行与政府共同实现监管标准化。

4 结语

综上所述,风险管理对策的引入和完善对我国商业银行利率衍生品的创新发展乃至整个利率衍生品市场的良性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利率衍生品业务交易规模的扩大,其所带来的风险对于风险管理的规范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国外发展史经验来看,这是一个从无到有、日臻完善的过程。商业银行可以借鉴国外丰富经验,从抓准市场定位、健全内控风险管理制度、建立系统的外部风险管理体系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利率衍生品的风险管理。

【参考文献】

【1】程军.我国金融衍生品风险管理研究[J].现代商业,2018(10):85-86.

【2】杨丹丹.探讨我国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品的风险管理[J].中国集体经济,2014(16):71-72.

【3】杜鹏.我国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品的风险管理研究[J].中国外资,2013(01):202+204.

【4】李艳.我国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品的风险管理及策略[J].时代金融,2012(09):139.

【5】周威皓.中国商业银行利率衍生品风险管理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2019.

【6】徐鹤龙.利率衍生品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7.

猜你喜欢
风险管理商业银行
住房公积金风险管理信息化审计探讨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2020中国商业银行竞争里评价获奖名单
2019年农商行竞争力评价报告摘要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2018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结果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