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历案学习过程的深度互动策略研究——以“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为例

2021-11-02 04:53庄再英
中学生物学 2021年8期
关键词:反射弧学历建构

庄再英

(天津市北辰区华辰学校 天津 300400)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高度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实践经历,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主动参与的过程,让学生积极参与动手和动脑的过程,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或完成工程学任务,加深对生物学概念的理解”。核心素养时代下的课堂教学强调支持学习者的学习,教师应从“为教学设计”转向“为学习组织”,让课堂发生真学习。

1 学历案学习过程与深度互动的关系

1.1 学历案学习过程

学历案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提出的“关于学生学习经历或过程的方案”。它以学生为立场,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学习主题或单元为学习单位,以“学会什么”为目的,强调学生自主建构或社会建构经验或知识,重点关注学生学会的过程。

学历案由学习主题与课时、学习目标、评价任务、学习过程、检测与作业、学后反思六大要素组成。学习过程是学历案的核心所在,包含资源与建议、课前预习和课中学习三部分。课中学习又是学习过程的关键,在明确学习目标和评价任务之后设计,是“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1.2 深度互动的概念

互动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互相作用、互相影响。课堂教学中的互动主要指学生与学习环境之间发生的学习活动,学习环境不仅包括教室的物质环境,还包括教学情境、学习任务、问题设置、教学活动以及师生之间的交流等。

深度互动是实现深度学习的重要保障。学生通过深度互动可以有效进行反思认知、信息加工、知识建构、迁移运用和高阶思维,深度互动是促进深度学习的有效方式。

1.3 学历案学习过程促进深度互动的发生

学历案的学习过程强调学生发现知识、形成知识和应用知识的经历,是学生主动建构概念和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过程。学习过程的活动设计会基于学生的前概念,探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驱动性问题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实现与任务、教师、学生之间的深度互动,从而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

2 以“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为主题的学历案学习过程设计

2.1 资源与建议

将“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这一主题分成2课时,本节课为第一课时,内容涉及人教版初中生物学教材第91-93页。由于本节课涉及的名词多且抽象,因此教师给学生设置真实的生活情境,提供具体的生活实例,使学生在建立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再建构概念。

本节课的学习要按照以下流程进行:通过亲身体验,完成活动一“初步建构反射的概念”;通过实例分析、建构“反射弧结构”模型,完成活动二“描述反射弧的结构”;通过运用“反射弧结构”模型分析问题、合作探究,完成活动三“概述反射与反射弧的关系”。

反射与反射弧的关系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可以和同组伙伴合作,利用教师为每个学习小组准备的反射弧结构卡片,先建构“反射弧结构”模型;再联系本章第二节“神经系统的组成”的相关知识,通过活动三的运用模型和合作探究突破重、难点。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要逐渐形成“结构与功能观”和“局部与整体观”的生命观念。

2.2 活动一:建构反射的概念

教师先带领学生复习“神经系统的组成”,播放兴趣小组课前录制的微视频“膝跳反射”演示实验,并提出问题:观察在实验中受试者应该注意什么?试验者需要注意什么?学生在明确动作要领的基础上,两人一组轮换进行实验,体验“膝跳反射”。若实验不成功,学生讨论、分析失败的原因。接着,教师追问:当叩击膝韧带时,小腿有什么反应?

学生体验“眨眼反射”,思考问题:当在同学眼前突然拍手时,他会做出什么反应?这种反应有规律吗?尝试补充其他反射的实例。

教师提出问题,促进学生建构概念:依据上面的实验和体验,尝试说一说什么是反射。在教材的第92页圈画出反射概念的关键词。根据反射的概念,判断“草履虫对外界的刺激做出有规律的反应、含羞草被触碰后合拢、学生听到铃声准备上课、海豚经训练后顶球表演”,这些属于反射吗?说明理由。

2.3 活动二:描述反射弧的结构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①膝跳反射是生来就有的,还是在生活中逐渐形成的?②膝跳反射受到大脑的控制了么?③为什么有的反射不受大脑的控制呢?

学生体验“缩手反射”,思考:当你突然摸到烫手的玻璃杯时,你做出了什么反应?并以缩手反射为例,研究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观察教材的第92页“缩手反射示意图”,完成表1。

表1 反射弧结构与功能

在自主学习后,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将被打乱顺序的反射弧结构卡片按正确的顺序拼接好,完成反射弧结构模型的建构。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①当感受器感受到刺激后,产生了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什么方向传导?用箭头在“缩手反射示意图”上表示出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②在完成缩手反射的同时,人体还会感觉到烫,是先感觉到烫,还是先缩手?为什么?③这样的反射有什么意义?④说一说膝跳反射的反射弧。人体能完成许许多多的反射,具有许许多多的反射弧,在图1中构建这些反射弧共同的结构模式。

图1 反射弧共同的结构模式

2.4 活动三:概述反射与反射弧的关系

教师提出问题:反射必须依靠什么结构来完成?这个结构需要具备怎样的条件?

学生运用模型,合作探究:思考当反射弧的某个结构遭到破坏时,机体受到刺激后,还能否做出反应?是否有感觉?运用活动二已建构的反射弧结构模型,尝试破坏其中一个结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将结果填写在表2中。

表2 反射弧结构破坏时对其功能的影响

教师引导学生尝试概述反射与反射弧的关系。

3 基于学历案学习过程,实现深度互动的策略建议

学历案学习过程的设计要指向生物学知识,让学生理解和建构生物学概念,在建构概念中形成生命观念,发展学科核心素养。要在深度互动中实现深度学习。

3.1 设置真实任务情境,实现学生与任务的深度互动

真实任务情境是实现学生与任务深度互动的前提,有利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与任务情境的持续互动中才会发生深度学习。

在“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的学历案学习过程中共设计了3个任务情境,分别为“膝跳反射”实验演示微课、“眨眼反射”体验和摸烫手玻璃杯的“缩手反射”体验。教师创设的情境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基于学生已有的经验,形象且具体。通过实验演示微课,学生准确、高效地完成了“膝跳反射”实验,体验了当叩击膝盖下方的韧带时,小腿会不自觉地向前抬起。学生在经历了“眨眼反射”体验和反射举例后,发现人体在受到刺激时,会发生有规律的反应,水到渠成地建构了反射的概念。

基于前概念调查,大多数学生认为摸烫手的物体时,是先感觉到烫后缩手。当学生亲自体验后,得出缩手反射这一过程是“不由自主”或“没有意识”就发生的,在真实情境中转变了错误的前概念。

学生在真实情境的学习任务中深度互动,真做、真思考。班级中有身材较胖的学生难以完成“膝跳反射”实验时,学生会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同学坐在较高的位置,要求身体放松后再次进行实验,在解决问题中真正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3.2 设计驱动性问题,实现学生与教师的深度互动

有效的驱动性问题是实现学生与教师深度互动的保障,教师和学生的深度互动非常重要。在互动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要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大的学习空间,又要主导学习的方向和基本进程。好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深度思考,设计直指课程标准、教学目标、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驱动性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的学历案学习过程中,教师在每一个活动中都设计了思考问题,在活动二中设计了2个问题串,组织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表达”的模式开展基于教材文本的探究。学生在初识了反射的概念后,通过“为什么有的反射不受大脑的控制”驱动性问题,增强学生想要研究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的求知欲。在认识了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后,教师又设计了“当反射弧的某个结构遭到破坏时,受到刺激后,机体还能否做出反应?是否还有感觉?”的驱动性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反射弧结构模型,分析反射弧结构破坏时对其功能的影响,得出反射与反射弧的关系,理解反射概念的内涵。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适时搭设支架,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建构模型、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在质疑中发展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3.3 组织模型建构活动,实现学生与学生的深度互动

模型建构活动是实现学生与学生深度互动的途径,生物学学科教学的本质是建构概念的过程。建构概念常用的教学策略有建构概念模型、建构物理模型和建构数学模型。建构概念本身就是建构概念模型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认知特点,引导学生建模。初中生物学常用的模型建构策略主要为物理模型的建构,学生在建构物理模型中通过互动发生可见的学习。

在“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的学历案学习过程中,教师分别设计了两次物理模型建构的活动:①建立反射弧结构模型,需要学生确定反射弧各结构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以及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②运用反射弧结构模型,得出反射和反射弧的关系,此活动帮助学生认识生命活动的规律。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会发生学习小组内和小组间的互动;为了形成标准意义,需要通过辩论等方式对问题进行探讨,在争辩的过程中会产生新的想法,并对想法进行验证。两次模型建构活动都使学生的科学思维得到了训练,认识事物的方式得到了拓展。

模型建构活动需要一定的流程,可以概括为初建模型、批判思考、完善修正模型、建构概念和拓展延伸。学生在此过程中会发表意见、讨论修正、争论辨析和分享结果,学生的思维也会由表层到深层进阶,从而最大程度地促进学习。

猜你喜欢
反射弧学历建构
学历造假引发法律纠纷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学历军备竞赛,可以休矣
疯狂动物城
——反射弧
疯狂动物城
——反射弧
建构游戏玩不够
基于“源于生活经验”的教学设计
例析神经调节中的关键问题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