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与全身麻醉治疗髋关节置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1-11-02 08:39赵丽娜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71期
关键词:腰丛全麻国药准字

赵丽娜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成都办事处医院,四川 成都 610000)

0 引言

全麻是髋关节置换术常用麻醉方案,近年来不断有研究指出,该麻醉法应用后,患者存在较突出的应激反应,尤其是老年患者,在全麻下有较大概率会发生苏醒延迟问题,且术后更容易受到相关并发症的困扰[1]。对此寻找更加安全可靠的麻醉方案,是麻醉科当前最主要的任务。此次手术患者研究结果显示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应用不仅效果更理想,而且对患者安全更有利,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9年05月至2021年05月时间段院内实施髋关节置换术病例,共100例,依据手术中实施麻醉方案的不同进行分组,n=50,分别提供全麻(对照组)、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59-72岁,平均(65.26±3.58)岁。观察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60-72岁,平均(65.47±3.82)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

1.2 诊断标准

符合《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2]中髋关节置换术实施相关标准。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ASA Ⅱ级、ASA Ⅲ级,患者具备髋关节置换术适应证。

排除标准:患者重要脏器、呼吸系统等合并严重功能障碍。

1.4 方法

患者手术方案均为髋关节置换术,按医嘱在术前适当时间停止饮食,推入手术室后,迅速连接仪器对血压、心率等进行监测,完成静脉穿刺为治疗打开静脉通路,同时给予氧疗(6L/min氧流量),并以复方氯化钠纠正失水。两组实施不同麻醉方式,(1)全麻:用于对照组,以四种药物联合进行麻醉诱导,①江苏恩华药业生产的咪达唑仑(国药准字H10980026),剂量范围2-4mg;②宜昌人福药业生产的瑞芬太尼舒芬太尼(国药准字H20030197),我科麻醉诱导常规使用药物,剂量4μg/kg;③上海恒瑞医药生产的阿曲库铵(国药准字H20061298),用药0.5mg/kg;④江苏恒瑞医药生产的依托咪酯(国药准字H32022379),剂量范围0.3-0.4mg/kg,确定麻醉诱导实施成功之后,予以气管插管通气。术中麻醉维持用药包括3种,①四川国瑞药业生产的丙泊酚(国药准字H20040079),剂量范围2-3mg/kg;②上海恒瑞医药生产的七氟醚(国药准字H20070172),吸入浓度范围0.8%-1.0%;③瑞芬太尼,药物使用剂量0.10-0.25μg/kg。术毕0.5h前提供适当的止痛药物辅助术后镇痛,手术完成后停止麻醉药输注,并护送患者至麻醉苏醒室。(2)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首先给予2-4mg咪达唑仑,然后分别开展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其中腰丛阻滞实施时要求患者配合保持侧卧,患肢置于上方,屈膝、屈髋,检测肢体在下方伸直,借助超声技术进行引导穿刺,穿刺点位于髂嵴连线、棘突连线交叉点向外距离3-4cm位置,垂直进针后将注射罗哌卡因(广东华润顺峰药业生产,国药准字H20050325),剂量范围20-25mL;坐骨神经阻滞实施时要求患者配合保持侧俯卧体位,同时屈膝、屈髋,以超声扫描坐骨结节、股骨大转子中间区域,于坐骨神经附近进针注入20-25mL罗哌卡因,注射中为了确保神经周围均匀分布局麻药,需要适当对针尖位置进行调整,阻滞生效后调整为平卧体位。

1.5 观察指标

(1)对比麻醉效果,涉及指标包括麻醉起效、感觉阻滞、恢复痛觉等时间指标。(2)对比麻醉苏醒情况,涉及指标包括苏醒、定向力恢复、拔管等时间指标。(3)对比不同麻醉下血流动力学受到的影响,含心率、平均动脉压等。(4)将不良反应率进行对比。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麻醉效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麻醉起效、感觉阻滞、恢复痛觉等用时更短,(P<0.05)。见表1。

表1 对比麻醉效果(±s,min)

表1 对比麻醉效果(±s,min)

组别 例数 感觉阻滞时间 麻醉起效时间 恢复痛觉时间观察组 50 9.09±2.45 7.68±2.35 16.47±3.58对照组 50 16.75±3.52 11.69±2.58 22.13±5.45 t 12.630 8.125 6.138 P 0.000 0.000 0.000

2.2 对比两组麻醉苏醒情况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苏醒、定向力恢复等用时更短,(P<0.05)。见表2。

表2 对比麻醉苏醒情况(±s,min)

表2 对比麻醉苏醒情况(±s,min)

组别 例数 定向力恢复时间 苏醒时间观察组 50 23.01±2.64 14.35±2.64对照组 50 27.01±3.45 17.61±2.74 t 6.512 6.058 P 0.000 0.000

2.3 对比两组血流动力学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麻醉后15min、术后15min时的心率与平均动脉压水平更高,(P<0.05)。见表3。

表3 对比两组血流动力学(±s)

表3 对比两组血流动力学(±s)

组别 例数 心率(次/min) 平均动脉压(mmHg)麻醉前 麻醉后15min 术后15min 麻醉前 麻醉后15min 术后15min观察组 50 78.16±5.34 75.16±5.14 77.83±5.26 126.72±6.74 108.13±6.28 124.58±6.55对照组 50 78.32±6.31 62.583.14 71.213.54 127.39±6.54 98.46±5.12 115.53±6.14 t 0.137 14.769 7.383 0.505 8.439 7.128 P 0.891 0.000 0.000 0.615 0.000 0.000

2.4 对比两组术后不良反应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更低(P<0.05)。见表4。

表4 对比两组术后不良反应[n(%)]

3 讨论

髋关节置换,即通过手术以人工假体替换人体损伤关节,帮助重建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活动能力的有效手段[3]。该手术在国内外临床的应用时间较长,理论与技术均已经较为成熟,是众多骨损伤严重患者的福音[4]。老年人受自身骨质、基础病、意外跌倒等多因素的影响,骨折、股骨头坏死等问题较多发,基于缓解病痛、减少疾病对生活的拖累、重建功能等目的,临床主张实施髋关节置换术[5]。但是手术的顺利进行离不开麻醉,而老年患者体质差、耐受不佳、合并较多病症的特点,使得麻醉操作具有更高的风险[6]。全麻在该手术中应用较多,但随着临床麻醉风险管理重视程度的加深,全麻所造成的苏醒延迟等缺点受到瞩目[7]。与之相比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法,作为一种局麻方式,其利用超声能够精准定位,使得药物精准作用于手术区域,同时还能对麻醉扩散状态进行观察调整,避免了大剂量用药的风险,是一种效果佳、安全有保障的麻醉方案[8]。

本文中相较全麻,实施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所得麻醉效果更为理想、苏醒更快、血流动力学受到影响更小、术后不良反应更少,优势更加突出。

总之,髋关节置换术实施中,麻醉效果与安全至关重要,麻醉方案的选择意义重大,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在其中不仅见效快,而且不良影响小,对手术安全、顺利进行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猜你喜欢
腰丛全麻国药准字
右美托咪定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胫腓骨骨折病人镇静效果及苏醒质量的影响观察
更正声明
羟考酮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术中镇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骨科全麻围术期腹胀便秘的中医护理方案效果评价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对全麻拔管期呛咳的影响
视频宣教对全麻患者麻醉术前焦虑及配合程度的影响研究
瑞芬太尼联合硬膜外麻醉对食管癌术中患者应激的影响观察
探讨超声引导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在老年患者单侧下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定位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用于危重患者下肢手术的麻醉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