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中化学发光免疫法的应用效果

2021-11-02 08:39谢丽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71期
关键词:标志物检出率对象

谢丽

(江西省崇仁县人民医院,江西 崇仁 344200)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活环境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加重,各类肿瘤疾病呈现日益增加的高发病率状态,就社会人群生命质量的威胁也日渐增加[1]。据悉,肿瘤患者因为细胞生物化学代谢出现紊乱,其排出物、血液组织、体液中的肿瘤标志物水平会逐步增高,这有别于健康人体,可作为诊断和鉴别肿瘤细胞发生、发展的重要依据,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鉴别资料[2]。目前,临床在诊断肿瘤疾病时多采用在抗体上标记物质,利用化学发光检测技术检测的方式,其中无酶标记化学发光法以及酶标记化学发光法属最典型的两种,均取得了不错的临床检测准确率[3]。故本院特以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时区内诊治的72例各类肿瘤患者为对象,开展了探讨化学发光免疫法就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应用效果的专项研究,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规划为样本收集时段,并以该时段中在我院诊治的72例各类肿瘤患者作为本研究观察对象,设为观察组。本组男女占比:男48例,女24例;年龄42~76岁,平均(57.56±5.45)岁;肿瘤类型:26例肺癌,21例肝癌,18例直肠癌,7例子宫癌。另将同时段本院抽取出的7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对照组男女占比:男40例,女30例;年龄31~65岁,平均(52.34±5.76)岁。纳入标准:(1)观察组对象临床诊断为肿瘤疾病,且经病理学确诊;(2)对象具完整的临床资料;(3)无心理障碍和精神类疾病者;(4)无其它慢性及严重器官疾病者。研究前,相关负责医师均就涉及对象针对研究过程、预期结果进行了详细的诠释之后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对象均于清晨(保持8h空腹状态)抽取静脉血液,抽取剂量为3mL,放入促凝管中,并按照3000r/min的设定离心处理15min。之后运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对象血液中肿瘤生物标志物情况,严格按照说明书执行操作。

1.3 评价指标

详细比对两组对象肿瘤标志物检出结果,标志物包括: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53(CA153)、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之后计算评估两组对象肿瘤生物标志物阳性检出率情况。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2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对象肿瘤生物标志物检出情况

观察组对象各项肿瘤生物标志物检出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各项比对结果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参见表1。

表1 两组对象肿瘤生物标志物检出结果对比表(±s)

表1 两组对象肿瘤生物标志物检出结果对比表(±s)

组别 例数 CA125(U/mL) CA199(U/mL) CA153(U/mL) AFP(ng/mL) CEA(ng/mL)对照组 70 23.2±5.4 19.46±5.5 22.4±7.5 13.3±4.3 2.6±1.2观察组 72 311.2±56.5 272.3±75.4 143.3±10.3 232.1±50.3 171.3±46.2 t值 -42.455 -27.981 -79.772 -36.262 -30.538 P值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2.2 两组对象肿瘤生物标志物阳性检出率情况

观察组对象各项肿瘤生物标志物阳性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对各项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参见表2。

表2 两组肿瘤生物标志物阳性检出率对比表 (例)

3 讨论

肿瘤是临床常见恶性疾病之一,现无完全根治方式。临床在治疗肿瘤疾病时,会根据患者肿瘤分期情况给予对症治疗,包括给予抗癌药物、手术切除以及放疗、化疗等方式控制患者病情,延长患者寿命[4]。据悉,早期的临床检测,对于肿瘤疾病的预防、检出以及已发肿瘤患者的早期对症治疗、预后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当正常人发生肿瘤疾病后,其体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会显著提高,远异于健康人体,通常被认为是临床诊断和筛查肿瘤疾病的重要方式。

肿瘤标志物顾名思义属于人体产生肿瘤后而出现的特异性物质,其广泛存在于人体的血液、组织以及细胞内[5]。而临床中的血液生化检测则可针对性的针对该类物质予以检测,成为肿瘤疾病的筛查及后期诊断的重要依据。标志物中,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53(CA153)、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等均属于临床常见肿瘤生物标志物。CA125属于卵巢癌生物标志物,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筛查工作中。该标志物就诊断卵巢上皮癌时具有70%的高敏感性能,诊断效果理想[6]。同时,CA125在诊断其他类型的肿瘤疾病时,也显示出较优异的阳性检出率,临床价值显著。CA199在诊断胰腺癌等恶性肿瘤疾病时的效果较好,其水平随着患者肿瘤细胞转移、分化、恶化等情况变化时存在差异,能较好的反应肿瘤患者的病情变化[7]。同时,CA199也可作为检测胃癌、肝癌、肺癌等肿瘤患者的标志物,具有良好的临床诊断价值。AFP属于原发性肝癌的生物标志物,随着肿瘤细胞的分裂、增长,其水平不断提高。据悉,AFP在健康人体内的含量极低,大致在20μg/L以下,而在肿瘤患者体内的水平较高,可作为肿瘤阳性率检出的重要指标。但与以上两种肿瘤标志物检出阳性率不同,AFP的阳性检出率仅为70%,因此在进行临床诊断时该标志物可采取与它类标志物联合检测的方式,进一步提高诊断价值[8]。CEA属于光谱性肿瘤标志物,广泛分布于乳腺癌、胃癌、直肠癌、肺癌等恶性肿瘤疾病患者体内,是检测肿瘤细胞转移、复发的重要标志。在健康人体内,CEA的含量仅在5μg/L以下,但肿瘤患者体内该标志物含量则存在显著的差异,故该标志物能为多种肿瘤疾病的诊断提供重要参考[9]。而CA153通常被临床作为乳腺癌的典型指标,其具有高达80%的乳腺癌检测敏感性,在肿瘤疾病的诊疗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针对上述各类肿瘤标志物,化学免疫发光法则属于是检测中十分普及的典型检测手段。该方法应用时间较长、应用范围较广,能通过高特异性免疫反应进行检测,取得了良好的检验效果[10]。而依据本次研究提示,观察组对象各项肿瘤生物标志物检出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对各项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该组对象各项肿瘤生物标志物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对各项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果进一步肯定了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的显著临床作用。

综上,检验肿瘤生物标志物中化学免疫发光法应用效果理想,在肿瘤疾病的诊断和筛查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标志物检出率对象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多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晒晒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拟推荐对象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筛选并验证前列腺癌诊断或预后标志物
判断电压表测量对象有妙招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区间对象族的可镇定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