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进行强化护理干预的效果

2021-11-02 08:39李立群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71期
关键词:内科心率重症

李立群

(青岛市黄岛区中医医院,山东 青岛 266000)

0 引言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逐日提升,地球环境污染问题随之加重。人类呼吸系统健康状况受到严重威胁,极大的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1]。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主要症状表现为胸闷、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呼吸衰竭,随着病情加重,患者会出现发绀、呼吸窘迫、低氧血症,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2]。多数呼吸内科疾病反复发作、病况复杂、病程较长。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症状表现尤为明显,心率以水平及呼吸状态明显异常,进而导致血气指标出现异常[3]。应给予患者对症治疗,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护理干预,如口腔护理、呼吸道护理等,帮助患者巩固治疗效果,确保生命安全[4]。因此,为了提升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本文选取我院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共收治的80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01月至2021年01月于我院治疗的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共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1的比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纳入标准:患者临床资料、病理资料均完整,患者具有较高的治疗依从性;患者存在重症肺炎体征或相关症状,符合《内科学》中呼吸内科重症诊断准则;患者无精神疾病,交流无障碍;患者及家属同意并签字。排除标准:临床资料不完整;患有其他器官功能疾病;不配合病理检查的患者;孕期、哺乳期妇女;精神疾病患者;意识障碍者;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具体包括:合理的呼吸道护理确保患者呼吸通畅,按时行生命体征测量,指导用药;预防患者跌倒坠床,定期对床单、生活用户消毒,保持室内良好的通风,降低交叉感染概率;加强患者心理干预,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强化护理干预。具体包括:(1)心理护理:患者因病情易产生焦虑、苦闷、烦躁的情绪,护理人员需要及时有效的开展心理护理干预,与患者沟通时要平易近人、和善友好,使患者产生亲切感。通过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干预患者的不良情绪,避免因心情郁结而使病情加重。促使患者保持良好愉悦的心态,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2)卧位干预:为确保患者可以顺畅呼吸,对于意识清醒的患者,可以将床头抬高,调至65°,保持半卧位,不定时对患者行肢体按摩、肌肉按摩,每次按摩20min,每次两次,促进血液循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3)生命体征监测:对患者的生命体征需要进行严密监测,不定时检查患者的心率、观察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并做好记录,分析病情发展状况,调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4)口腔干预:患者大量服用抗生素类药物,致使口腔内出现菌群失调现象,易导致感染,护理人员应按时观察患者口腔黏膜的变化,清洁患者口腔,指导患者使用生理盐水漱口,同时需要帮助患者排痰。(5)氧疗护理: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出现的呼吸困难症状,及时进行有效氧疗护理,采用鼻面罩进行吸氧,改善患者缺氧状态。确保气雾剂使用正确,避免交叉感染。科学进行机械通气护理,气道内分泌物要及时清理,并且要合理湿化气道确保湿润。把控好脱机指征,及时撤掉呼吸机,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率、呼吸频率水平以及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评分量表,满分100分,60分以下为不满意,60~80分之间为基本满意,超过80分为满意。护理满意度=满意率+基本满意率;比较两组患者感染、肺心衰、呼吸衰竭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率、呼吸频率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前心率及呼吸频率比较(P>0.05);护理后,观察组心率(86.15±3.26)次/min、呼吸频率(18.26±1.48)次/min,对 照 组 心 率(94.27±4.22)次/min、呼 吸 频率(26.58±2.79)次/min,比较两组患者指标情况(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率、呼吸频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率、呼吸频率比较(±s)

分组 例数 心率(次/min) 呼吸频率(次/min)护理前 护理后 t P 护理前 护理后 t P观察组 40 104.54±4.23 86.15±3.26 21.779 0.000 28.69±2.17 18.26±1.48 25.114 0.000对照组 40 104.53±4.26 94.27±4.22 10.822 0.000 28.36±2.43 26.58±2.79 3.043 0.003 t - 0.011 9.631 - - 0.641 16.661 - -P- 0.992 0.000 - - 0.524 0.000 - -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3所示。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强化护理干预建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实行全方位针对性护理,帮助患者调整心理状态,缓解其苦闷、焦虑的不良情绪,护理者及时开展心理疏导,预防患者因情绪不佳而加重病情[5]。指导患者进行体位调整,清醒时尽量将床头抬高约65°,保持半卧位利于呼吸顺畅,依据患者相应的按摩,增加血液循环[6]。随时监测患者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心率等生命体征,完整记录下来便于分析患者病情,调整治疗方案。为患者宣讲口腔护理的重要性,提高其配合护理的意愿,按时帮助患者清理口腔,避免口腔黏膜破损。出现呼吸困难的患者进行氧疗护理,改善患者缺氧状态[7]。

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包括重症肺炎、肺栓塞等,本文研究仅对重症肺炎患者进行观察,避免不同疾病对数据产生干扰。重症肺炎患者大多数为老年人,患者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免疫力低,易引发多种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该病的并发症是治疗失败的重要因素,也是造成患者死亡的罪魁祸首[8]。因此,呼吸内科重症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应给予有效的护理,达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9]。为此,本研究中实施强化护理干预,旨在帮助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患者护理前心率、呼吸频率比较(P>0.05),经护理后,观察组心率、呼吸频率分别为(86.15±3.26)次/min、(18.26±1.48)次/min,明显低于对照 组 的(94.27±4.22)次/min、(26.58±2.79)次/min,经 比较(P<0.05)。由此证明,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实施强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呼吸频率和心率,获得比较理想的效果。由于强化护理干预针对患者独有的特点,展开针对性的护理,帮助患者口腔护理、排痰,依据患者病情给予机械通气和氧疗护理,排除呼吸道痰液的同时,吸入性肺炎发生率降低,患者可获得充足的氧气,提高患者舒适度。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0.00%,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2.5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证实,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实施强化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因为,强化护理干预从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展开护理,时刻保持患者呼吸顺畅,为患者提供舒适的住院环境,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时帮助患者清理口腔异物和痰液,降低肺损伤和感染的发生率,有效降低不良发生发生率,及时与患者沟通,疏导患者抑郁情绪,让患者保持愉快的心情,改善医患关系,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极大的提高患者满意度。观察组患者经强化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50%,对照组患者经常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7.50%,经比较(P<0.05)。由于强化护理干预对患者生命体征、体位舒适度、呼吸顺畅度、住院环境舒适度、心情愉悦度展开针对性护理,促使患者身心均处于良好状态,保证患者合理呼吸,定期消毒病房,降低感染几率,细致的护理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从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有研究显示[10],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实施强化护理干预,可有效将患者生活质量改善,身体舒适度提高,心里压力缓解,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随之提高,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本文研究相符。

综上所述,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实施强化护理干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明显改善,不良反应减少,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提高,值得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内科心率重症
内转科型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观察
心率多少才健康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老年重症肺部感染临床诊治研究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重症不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