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腔内血管介入治疗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2021-11-02 07:00李明钟胜王有枝吴绍腾舒安康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67期
关键词:下肢有效率动脉

李明,钟胜,王有枝,吴绍腾,舒安康

(东莞市东华医院,广东 东莞 523000)

0 引言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一种因为动脉粥样硬化累及下肢动脉引起的病症,主要疾病症状为下肢无力、发凉、麻木及间歇性跛行,如果治疗不及时造成病情持续发展,可引起患者下肢疼痛、坏疽和溃疡,危害极大,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1]。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项机能下降,自身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血压粘稠,血流不畅,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比较大,导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发病率升高,且治疗难度大,护理困难[2]。采取有效的治疗方式对于改善患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程度,缓解下肢疼痛、间歇性跛足,改善患者踝肱指数有重要意义[3]。本文通过探究了经皮腔内血管介入治疗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综合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例数40例,时间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利用数字随机表法平均分成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男12例,女8例;患者年龄大小61-84岁,平均(74.45±2.15)岁;病程3个月-2年,平均(1.45±0.45)年。观察组男13例,女7例;患者年龄大小61-83岁,平均(74.17±2.08)岁;病程3个月-2年,平均(1.38±0.50)年。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分析。

纳入标准:(1)符合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断标准:下肢有发凉、麻木、间歇性跛足、疼痛等症状,MRI、CTA等检查确定下肢动脉血管斑块形成、闭塞、狭窄,同时排除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大动脉炎等疾病。(2)患者对研究知情,自愿接受相关治疗方案。(3)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排除标准:(1)介入手术不耐受;(2)麻醉过敏;(3)老年痴呆症患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本组采用保守治疗,遵医嘱为患者使用降压、降血糖、调脂药物,并嘱咐患者改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

1.2.2 观察组

本组采用经皮腔内血管介入治疗,经皮穿刺插入球囊导管至动脉闭塞区域,球囊直径选择6-8mm,使用适当压力膨胀球囊,维持15-20s,使得病变部位管腔扩大,恢复血流。同时可结合使用支架,选择6-8mm直径的股动脉支架,根据患者病变长度确定支架长度。支架直径大于同侧临近段血管1-2mm,在支架释放后壁病变两端各长0.5-1.0mm。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踝肱指数(ABI)以及生活质量。

①治疗总有效率标准:ABI提高≥0.1为痊愈;0.05<ABI提高<0.1为显效;ABI提高0.01-0.05为有效;无改善或加重为无效。

②ABI[4]:踝部动脉压与肱动脉压比值。

③生活质量:使用SF-36量表[5],满分100分,包括四个维度,各占25分。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 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2.2 ABI指标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ABI(0.45±0.05),对照组ABI(0.46±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BI(0.84±0.15),对照组ABI(0.63±0.08),t=3.452,P=0.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 生活质量比较

生活质量比较,如表2。

表2 生活质量比较(±s)

表2 生活质量比较(±s)

注:与护理干预前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

时间 组别 生理机能 精神健康 社会功能 躯体疼痛观察组(n=20) 22.24±0.47* 23.11±0.32* 21.52±1.12* 21.49±0.50*对照组(n=20) 18.21±0.52* 20.26±0.42* 18.21±0.98* 18.21±0.46*t 5.342 3.351 4.820 5.621 P 0.019 0.031 0.030 0.028护理前观察组(n=20) 15.45±1.14 16.28±1.15 15.34±0.50 17.24±0.54对照组(n=20) 15.46±1.25 15.86±1.11 15.28±0.31 17.27±0.58 t 0.628 0.438 0.481 0.367 P 0.469 0.448 0.315 0.421护理后

3 讨论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比较常见面的病症,多发生在中老年人群体,患者普遍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性慢性疾病,引发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液流通不畅而发病[6]。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存在明显的疼痛、跛行、下肢麻木等症状,生活及行动影响较大,需要及时治疗,以免引发更为严重的后果[7]。目前临床上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方式包括改善生活方式、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通过降低血脂、血糖、用药等保守治疗方式,可以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治疗过程时间比较长,且综合疗效不理想,血管通畅率有限[8]。手术是目前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公认最有效的方式之一,适应于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间歇性跛行、静息痛、坏疽、溃疡等病例,需根据患者动脉硬化病变部位、血管通畅程度、身体状态等实际情况选择不同手术方案,经皮腔内血管介入手术是应用比较多的手术方案,手术效果理想,且安全性高[9-10]。同时,经皮腔内血管介入手术可重复实施,及时手术失败也可以再次对患者采用传统的外科手术进行补救治疗,不会影响最终的治疗效果,但治疗费用比较高[11-12]。

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在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治疗中,应用经皮腔内血管介入手术可以获得比较理想的临床疗效,患者血管通畅率很高,症状改善明显。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ABI指数在治疗后均比治疗前高,说明保守治疗及经皮腔内血管介入手术治疗均可起到一定治疗效果,相比之下经皮腔内血管介入手术疗效更好。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在治疗后均有明显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经皮腔内血管介入手术治疗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有助于生活质量的提高。

综上所述,在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治疗中,应用经皮腔内血管介入手术方案,可以获得相对理想的血管通畅率,患者ABI指数改善明显,生活质量提高,相比于保守治疗是更加有效、可靠的治疗方案,且手术安全性高,值得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下肢有效率动脉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前支假性动脉瘤1例
术后强化护理预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研究
高频超声联合彩超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分析
颈总动脉高位分叉、舌动脉与面动脉共干1例
上颌动脉终末支参与眼球血供1例
单侧“腋深动脉”变异1例
很有效率
My Fa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