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疾病轨迹护理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1-11-02 07:00周荣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67期
关键词:轨迹病情症状

周荣

(徐州市贾汪区人民医院呼吸科,江苏 徐州 221000)

0 引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作为呼吸系统消耗性疾病,以不完全可逆、进行性发展的气流受限为特征[1]。COPD的病程最终方向是螺旋下降的,患者肺功能、体力呈进行性下降,最终走向衰亡[2]。临床实践发现在COPD病程中一成不变的套用传统护理程序,与COPD的终身性、不可确定性特征不符[3]。Corbin、 Strauss于1991年首次提出慢性疾病轨迹护理,目的在于帮助慢性疾病患者稳定心态、控制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为慢性病护理模式发展提供了方向[4]。目前,慢性疾病轨迹护理被广泛应用于癌症、糖尿病、脑外伤等疾病护理中,并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作用[5]。但目前国内关于COPD慢性疾病轨迹护理的相关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对COPD患者执行慢性疾病轨迹护理,观察患者生活质量变化,旨在为COPD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研究对象:我院研究时间内收治的72例COP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6例。纳入标准:(1)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中COPD的诊断标准[6];(2)具有正常沟通交流能力,可清晰表达自己的意愿及患病感受;(3)入院时间>2周;(4)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意识障碍者;(2)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者;(3)合并严重精神性疾病者;(4)伴肺部肿瘤或其他严重呼吸系统疾病者;(5)中途退出研究者。试验组:男19例,女17例,年 龄53~77岁,平 均 年 龄(65.39±4.93)岁,病 程3~15年,平均病程(8.12±1.76)年。对照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54~75岁,平均年龄(65.06±7.14)岁,病程3~16年,平均病程(8.08±1.58)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具有均衡性(P>0.05)。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后批准,且符合《赫尔辛基宣言》要求。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性护理模式,包括入院时予以COPD相关知识宣教,针对性予以心理疏导,指导药物使用、饮食管理、合理运动及出院指导等。

试验组患者接受慢性疾病轨迹护理模式,包括评估、设定目标、计划、实施、评价5个步骤,根据患者BODE指数分为稳定期(0~2分)、不稳定期(3~4分)、恶化期(5~7分)、危险期(8~10分),根据不同时期患者的病情状态、身体状况予以重点不同的护理措施,具体护理内容如下所示。(1)稳定期:该时期患者的病情稳定,临床症状得到控制,身体基本状况较正常,但患者的日生活行为及自我概念受疾病影响被限制;此时护理侧重点在于控制疾病进展、预防并发症;护理人员应结合图片、视频、宣传手册等对患者进行COPD相关知识宣教,包括COPD病因、症状、治疗方案、预后等;住院期间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了解患者的内心感染,及时为患者解答疑惑,帮助患者宣泄内心压力。(2)不稳定期:该时期患者的病情不稳定,自我概念暂缓,此阶段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严重降低,此阶段的护理侧重点在于稳定病情、提高自我概念及日常生活能力;此时护理人员应定期评估患者的病情状态、身体状况,及时调整护理计划,强化患者的并发症控制、处理,协助患者挖掘其社会支持系统,为其提供充分的心理支持、社会支持,鼓励患者积极开展运动锻炼,促进运动功能恢复。(3)恢复期:该时期患者的机能恢复,自我概念重新恢复,心理、社会方面逐渐适应,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仍然受到疾病或并发症的影响;此时护理侧重点在于继续开展轨迹投射及计划;护理人员应着重围绕身体仅能恢复,为患者制定适宜的康复训练方案,监督患者每日训练。(4)危险期:该时期患者的病情严重威胁生命安全;此时护理侧重点在于紧急治疗及护理,去除生命危险,暂缓自我概念及日常生命行为;护理人员应遵医嘱实施护理措施,控制患者的病情,减轻临床症状。

1.3 观察指标

(1)于干预前(入院时)及干预后(出院前1d)采用美国森迪斯Vmax 221 V型肺功能测试系统检测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包括肺活量(VC)、呼气峰值流速(PEF)、第一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第一秒用力呼吸容积/肺活量(FEV1/FVC)。

(2)于干预前(入院时)及干预后(出院前1d)应用COPD评估测试量表(CAT)测评两组患者的健康状况,共8个维度,单项评分0~5分,总得分0~40分,评分越高则健康状况越差[7]。

(3)应用BODE指数测评两组患者干预前(入院时)及干预后(出院前1d)的的临床症状,BODE指数包括4个部分:①BMI>21kg/m2为0分,≤21kg/m2为1分;②气流受限程度,FEV1≥65%为0分,50%~64%为1分,36%~49%为2分,≤35%为3分;③呼吸困难,无气短为0分,平地行走略有气短为1分,平地行走气短严重为2分,穿衣、脱衣气短为3分;④运动能力,6min步行距离>350m为0分,250~349m为1分,150~249m为2分,≤149m为3分;BPDE指数越高则临床症状越严重[8]。

(4)应用临床慢阻肺调查问卷(CCQ)测评两组患者干预前(入院时)及干预后(出院前1d)的生活质量,包括精神状态、功能、症状3个维度,分值越患者的生活质量呈反相关[9]。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5.0版软件处理数据,以表示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行LSD-t检验,组内比较行单样本t检验;以n(%)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表示数据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

试验组患者干预后的VC、PEF、FEV1、FEV1/FVC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s)

注:α表示组内比较,P<0.05;β表示组间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VC(L) PEF(L/S) FEV1(L) FEV1/FVC试验组(n=36)对照组(n=36)39.69±5.71 70.03±9.92αβ 40.23±5.45 55.68±7.65α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1.37±0.14 2.23±0.17αβ 1.34±0.11 1.79±0.16α 2.88±0.19 4.41±0.26αβ 2.90±0.18 3.65±0.23α 0.93±0.04 1.55±0.09αβ 0.94±0.05 1.21±0.07α

2.2 两组BODE指数、CAT评分比较

试验组患者干预后的BODE指数、CAT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BODE指数、CAT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BODE指数、CAT评分比较(±s,分)

注:α表示组内比较,P<0.05;β表示组间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BODE指数 CAT评分试验组(n=36)对照组(n=36)18.42±3.43 12.06±2.27αβ 18.57±4.01 14.33±2.35α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4.82±0.36 3.11±0.21αβ 4.84±0.43 3.94±0.27α

2.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试验组患者干预后的精神状态、功能、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s,分)

表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s,分)

注:α表示组内比较,P<0.05;β表示组间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精神状态 功能 症状实验组对照组2.38±0.14 1.52±0.08αβ 2.40±0.17 2.08±0.13α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2.27±0.11 1.57±0.04αβ 2.25±0.09 1.94±0.07α 2.35±0.18 1.61±0.10αβ 2.33±0.16 1.97±0.12α

3 讨论

COPD作为常见的慢性、终身性疾病,其护理、康复是复杂的过程,在疾病进程中患者的需求、状态因病情不可确定性而不同,护理侧重点也有所差异。临床实践中发现,传统护理模式缺乏协同性、连续性及针对性,与COPD的病情进展轨迹不符,不符合患者个体化病情,无法满足患者的身心需求,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不高。因此,临床迫切需要寻找一种适合COPD患者病情进展的护理模式。Strauss于1960年首次提出“轨迹”的概念,是指事物发展的道路或事物通过的路径,其后Corbin 与Strauss 提出“慢性疾病轨迹”的概念,慢性疾病轨迹为多维度、可演变的慢性疾病进展,虽然慢性疾病螺旋下降的最终无法改变,但可将此概念用于慢性疾病患者护理中,根据疾病轨迹分期变化、患者不同需求及状态而改变护理侧重点及护理目标,以推迟或延缓疾病进展,减轻临床症状并减少症状困扰,稳定患者的心理状态[10,11]。

本研究中,试验组患者干预后的VC、PEF、FEV1、FEV1/FVC值显著高于对照组,BODE指数、CAT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说明,实施慢性疾病轨迹护理模式干预可有效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分析原因在于慢性疾病轨迹护理包括评估、设定目标、计划、实施及评价5个步骤,依据疾病、自我概念、日常生活行为3个维度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基于COPD患者的疾病轨迹分期制定个体化目标,并根据轨迹分期、实际情况从3个维度制定具体的护理计划并实施,通过评价护理效果及时对护理计划作出调整,适宜的护理措施可辅助药物发挥减轻病情的效果,其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控制,肺功能有效恢复,生理、心理健康处于良好状态[12]。本研究发现,试验组患者干预后的精神状态、功能、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慢性疾病轨迹护理模式聚焦COPD患者的重要因素,提供包括健康教育、照护、监控等综合护理,从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帮助患者逐渐适应生活,改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慢性疾病轨迹护理模式干预可控制慢阻肺患者的病情,促进临床珍珠鸟好转,提高肺功能,改善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轨迹病情症状
有症状立即治疗,别“梗”了再抢救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解析几何中的轨迹方程的常用求法
茄子主要病虫害识别与为害症状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重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达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轨迹
轨迹
基于在线轨迹迭代的自适应再入制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