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裴仙宫直播中秋“摆塔”

2021-11-03 07:15刘可耕
海峡姐妹 2021年10期
关键词:基隆台湾同胞福州

文.图/刘可耕

“湖田种稻重收谷,道路行人半是僧。城里三山千簇寺,夜间七塔万枝灯。”是宋代诗人谢泌在《福州即景》中描绘的当年福州城的繁华景象。

9月20日,传统中秋佳节将至。为了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福州裴仙宫暂停对外开放,通过举办网络直播,展现福州特有的中秋“摆塔”民俗文化。

福州民俗专家介绍,中秋摆塔是旧时福州民间一项特有的民俗活动,历史悠久,盛行于明代嘉靖年间。相传戚继光赴闽平倭患大获全胜,回到福州恰逢中秋节,福州百姓为欢迎凯旋之师,将家里的贵重物品摆在门口以示庆贺。因老福州多寺多塔,摆设品也多为古塔的模型,故称“摆塔”。

当天,该宫观近16平方米展示区内,大殿一侧乌塔、白塔灯光璀璨,供桌上供奉着民间传说中广为流传的汉钟离、张果老、吕洞宾、韩湘子、何仙姑、铁拐李等“八仙”,神态生动;抗疫医护天使、宇宙空间站、载人飞船模型等新添元素也吸引线上观众的眼球。

台湾基隆代天宫也专门录制了宫观内中秋“摆塔”及送祝福的视频画面,通过此次网络直播节目予以展示。

福州裴仙信俗(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福州裴仙宫住持陈锦丰道长受访时称,自2006年他担任住持以来,已连续15年举办该民俗活动,从未间断。“福州裴仙宫与台湾基隆代天宫建立友好宫观已十余年。这次因疫情影响,台湾同胞无法亲临福州裴仙宫参加中秋‘摆塔’及榕树节等活动,因此改为线上展播的形式。”

“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希望疫情早日过去。今后,福州裴仙宫将继续致力与台湾同胞进行文化交流、宗教交流等,增进彼此间的情谊。”陈锦丰表示。

据悉,福州裴仙宫始建于北宋年间,为道教庙宇,因主祀督署裴真人而得名。该宫观举行中秋“摆塔”民俗活动开始于清代。

猜你喜欢
基隆台湾同胞福州
刘毕新
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 2020年将在福州举行
以人为本 追求卓越——福州十中简介之一
以爱之名 和谐至美——福州十中简介之三
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的?重大意义
福州暫扣超標電動車2.2萬輛 場面震撼
打造台胞创业的乐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