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地形区矿山地质灾害的类型及危险性评价研究

2021-11-03 13:05魏建华
世界有色金属 2021年13期
关键词:危险性泥石流灾害

魏建华

(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四地质矿产勘查院,甘肃 酒泉 735000)

矿山地质灾害也可称作矿井地质灾害,灾害发生原因多是由于矿床在开采挖掘过程中,严重破坏了矿井以矿山岩体,导致矿山地质发生形变,在受到水文影响、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发生的灾害。在矿山地质灾害中,不仅会破坏原有的矿井结构、也会损毁重要的采矿设备,最为严重的是会带来人员的伤亡,因此矿山地质灾害是十分严重的灾害形式,应受到人们的重视[1]。矿山一般包含了煤矿、金属矿等多种矿产,矿山在开采前需根据其规模、产量等多种因素进行分析,以求降低开采成本,提高开采效率,使矿山发挥最大的潜能,在此过程中需要做到科学开采,不能以利益为第一考量,应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基础确保安全持续开采[2]。

1 矿山地质灾害的类型

矿山地质灾害一般分为地面灾害和井下灾害两种,地面灾害是我们较常见到的,如泥石流、滑坡、崩塌等;井下灾害多为矿震、冒顶等[3]。一般情况下煤矿的灾害发生概率较大,伤害也较为严重,而对于金属矿,当发生灾害时,由于其矿产资源带有放射性,还有可能伴随着放射性伤害,矿山地质灾害实景如图1所示。

图1 矿山地质灾害实景图

下面对常见的几种矿山地质灾害进行分析。

1.1 滑坡

滑坡是指复杂地形去矿山岩块及土体,因降水、河流冲刷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受重力作用沿着某一斜面整体或分散的下滑,这是一种灾害发生的前提是山体斜坡面有足够的滑动空间,这种山体构造一般山势陡峭,土壤松散,极易发生滑坡灾害。

1.2 崩塌

崩塌一般也被称为塌方,是指在陡峭坡体上的山石,在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受重力作用与山体脱离、自然滚落的现象。在崩塌灾害发生之前,多会出现不同情况的预兆,首先,坡体会出现裂缝;其次,坡体在不同部位出现小范围、小程度的崩塌现象,滚落小体积的岩体或土块;最后,山体会在发生崩塌灾害前发出岩体碎裂的声音。

1.3 泥石流

泥石流多发生于山区以及地形复杂严峻处,泥石流灾害发生的诱因多是自然灾害,如暴雨、暴雪等。在泥石流中夹带了大量的泥沙及山体岩块,另外,由于泥石流速度较快且流量大,因此具有较大的破坏性。泥石流不仅会损毁房屋,还会对道路等公共设施造成损害。

1.4 地面塌陷

地面坍塌是指山体上覆岩层受到损害,岩体出现下沉的现象,由此形成塌坑。地面塌陷灾害造成的塌坑大小不定,且在塌坑周围多存在裂缝,容易出现二次危险事故的发生,且塌坑具有规则性,在塌坑附近也可能出现不规则的鼓起。地面塌陷在矿山地质灾害中叶较为常见,在我国东北部地区具有较多矿产资源,由于前期的开采不当,也常发生地面塌陷的灾害事故,塌陷发生较快,且面积一般较大,极容易给人们是生命安全带来伤害。截至目前,我国约有23各省份均发生过地面塌陷灾害,多达1400例之多,产生了超过40000个塌坑。

2 复杂地形区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2.1 确定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范围

要想实现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需确定评估范围,首先搜集矿山基本信息,包括矿山地理位置、开采现状、开采方式、采空区范围等所有信息,同时需要了解矿山岩层性质以及地质基本构造,只有做到基础数据搜集详细,才能做到矿山危险性准确评估。如果矿山地质基础构造简单,且地质岩层强度较大,则地质环境破坏的可能性较小,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也就越低。

其次,充分比对分析搜集到的矿山资料,判断矿山地质的复杂程度,根据这些可以基本判断出矿山地质灾害的范围及灾害等级,当评价后发现矿山的灾害危险范围仅局限于矿山用地周边区域,则可以根据矿山用地范围等信息,判断矿山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做出准确评估。

2.2 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经过上述分析,确定了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范围,下面对其危险性进行准确评估。判断复杂地形区矿山地质灾害发育状态及危险程度,准确采集矿山地质基础信息及活动相关参数。

首先是分析了从危险区域到危险发生的时间、范围、严重程度和频率的概率,根据损害程度对不同损失进行了推算,并利用SIUD分析方法进行了地质危险性地雷风险评估。对塌陷和泥石流进行定性分析,利用力学原理计算了当滑坡面变平或变简时的稳定系数。其公式如下:

公式(1)中,K表示矿山斜坡稳定系数,β表示矿山地质斜坡坡脚,K≥1若,表示矿山斜坡较为稳定,K值越高,表示斜坡稳定性越好;若K≤1,表示矿山斜坡稳定性较差,容易出现失稳问题。分析矿山泥石流发生概率,根据矿山地形区基础信息,如地貌、地质信息等临界值,判断该是否发生泥石流:

公式(2)中,Gx表示泥石流发生的评价因子,v2表示复杂地形区矿山地貌信息,ji表示发生泥石流的临界值,由此得出矿山发生泥石流的风险性,并利用平衡方程确定矿山地质灾害发生的危险性:

公式(3)中,F表示复杂地形区矿山地质条件,i表示判断因子,q代表复杂地形区矿山的历史情况,由此实现复杂地形区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3 复杂地形区矿山地质灾害防治

本文分析了矿山地质灾害的类型及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方法,矿山地质灾害发生时十分快,人们还没来得及在第一时间做出应急反应就已经发生了危险,因此复杂地形去矿山地质灾害不仅要了解其分类和危险评估方法,还需要在平时多加注意,进行必要的防治。下面对复杂地形区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方法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对矿山地质情况做出实时评估,评估矿山环境情况及风险性,更有利于人们的预防。在矿山开采前、开采后以及开采状态都应准确记录、实时评估。在科学完善的政策体系化进行开采行为。第二,注意相关宣传,通过矿山地质灾害危险宣传及防治方法宣传,让相关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矿山地质灾害的危险性,提高安全意识,在作业中带有危机感和警觉性,让人们自觉规范作业行为,做到全员防治地质灾害。在宣传中还需要普及地质灾害发生时防险、除险、避险的方法,当地质灾害发生时不仅可以自救也可以救助他人。第三,引进先进的勘察技术,当前社会飞速发展,科学技术不断更新,矿山地质勘察技术也应做到与时俱进,通过物理勘察、化学勘察、信息化勘察都手段对复杂地形区地质灾害进行监测,以跟踪监测的方式掌握矿山实时信息,做到严密监测,提早预防。第四,对矿坑进行优化设计,加强矿坑稳定性,降低矿产挖掘过程中的开裂可能性,降低矿山坍塌、滑坡等灾害的发生概率。第五,是在矿山救护方面需加强建设。由于矿区自然条件艰苦、工作环境恶劣,同时,人们对矿难客观规律认识不全面,时有疏忽、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等原因,是灾害发生的原因之一。为迅速有效地应对煤矿突发事件,保障井下旷工的生命安全,同时,减少国家资源和财产损失,必须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救援规程》的规定开展救援工作。与此同时,也需要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使他们在发生事故时能够主动自救,互相帮助。但是,矿区地质灾害是不可避免的,加强采矿救援服务,以减少遇难者人数实在必行。第六,采用科学的矿山资源开采方法,降低开采危险性的同时,也降低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随着实时矿山测量、GPS实时导航与遥控、GIS管理与辅助决策和3DGM的应用,国际上一些大型露天矿山(包括我国的平朔、霍林河矿区)已可在办公室生成矿床模型、矿山采掘计划,并与采场设备相联系,形成动态管理与遥控指挥系统。

4 结语

矿产资源开采是一项危险性极高的作业,不仅在矿产开采过程中存在风险,在后期也会对矿山带来一定危险,矿山地质区域极易发生灾害事故,为了降低矿山地质灾害的危险性,提出复杂地形区矿山地质灾害类型分析及危险性评估。文章分析了几种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并解读了危险性评估方法。虽然本文在理论上取得了一定结果,但未进行实验验证,这是本文的不足之处,这一问题将在未来研究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

猜你喜欢
危险性泥石流灾害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O-3-氯-2-丙烯基羟胺热危险性及其淬灭研究
危险性感
一起汽车火灾调查与油品泄漏危险性分析
输气站场危险性分析
千年蝗虫灾害的暴发成因
蝗虫灾害的暴发与危害
泥石流
地球变暖——最大的气象灾害
“民谣泥石流”花粥:唱出自己